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有这样一组数据:20人,1年,组织、参与非遗传承实践活动500余场,辐射近16万人,带动14217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帮助农民增收1.3亿元。近日,“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工作交流会在四川省彭州市举行。首期入围的20名传承人,分享了工作经验和做法。
在中央统战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于2022年发起,包括资金扶持、培训交流、展览展演、宣传推广等一系列措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表示,该扶持计划是一项有利于非遗传承、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工作,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青年传承人在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和身边群众就业创业。
90后羌族刺绣传承人张居悦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专注羌绣。“我们作为青年一代的非遗传承人,的确更懂青年,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市场的变化,用新理念、新模式带动当地老一辈的绣娘们就业,让非遗技艺接轨市场需求,融入现代生活。”
工作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传统文化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分享了过去三年间的非遗调研故事。她认为,非遗承载了历史人文与时代风貌,在当下科技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面临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青年传承人正是这一过程的关键力量,“要充分发挥青年传承人的优势,因为他们离互联网更近,用创造和创新赋予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
本次会议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举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