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理”)奉贤校区宿舍楼外的商店一条街上,每家店的门前都摆了一排由学生手绘的招牌,各种画法、热词惹人注目。学生自助超市、文印社、咖啡屋、文创商店、正装租赁店……这些小店都是华理勤工助学实业集团的业务,从进货到定价,再到卖货获利,完全由学生自主运营。在这里,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可以通过不同岗位劳动获得奖助学金之外的补贴。
这家“校园公司”见证了学校勤工助学工作开展30年来实现从“保障型”到“发展型”的转变。公司每年为学生提供超2000个工作岗位,共惠及学生25.3万人次,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木纳瓦尔·木沙、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杨孟平、“上海市领军人才”谢应波等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从这里走出。如今,这家公司也成为华理的“育人名片”。
1994年,华理成立勤工助学指导中心,成为全国首批统一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自我扶助、服务社会等工作的高校之一;1998年,建立首个校外勤工助学基地;2006年,成立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勤工助学实业集团;2014年,成立首个校内创业工作室;2021年起,勤工助学正式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从资助发展向劳动教育转变。
2021年,华理依据《本科生“美育”和“劳动教育”学分修读暂行办法》制定《勤工助学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将勤工助学正式纳入劳动教育学分体系。自纳入劳动教育学分体系以来,累计已有3316人次通过勤工助学获得劳动教育学分。
在华理勤工助学实业集团“打工”的学生,不仅有学分,体验感也很真实,从管理架构到企业文化,公司该有的,这家“校园公司”一样都不少。
学生担任经理,设计实施、货源采购、商品摆放、内部管理、销售服务、财务结算等所有流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勤工助学事务办公室下,还设有人力资源部、市场部、行政部、物流仓储部、创意工作室等10个部门。
公司每月评选“优秀实体”和“星级员工”等,每年评选“勤工助学工作奖”和“荣誉勤人”,举行“勤工助学年终总结表彰大会”,选树优秀勤人典范。定期推送“勤人专访”,汇编《勤业勤行》《寒梅吐蕊》等文化专刊,拍摄《匠心》等劳动主题视频作品,记录学生劳动风采。
公司“像模像样”,学生经营有方、商业嗅觉灵敏。
“晚上泡面销量好,所以我们会在晚上将泡面货架补得十分齐全,以便大家选购。”生物科学专业大三学生刘驰是超市经理,商品如何摆放、什么商品可以加大进货量、什么时候拿什么产品做促销冲销量,他心里都门儿清。刘驰和超市收银员、理货员的时薪是24元/小时,多劳多得,月薪在600元至1000多元不等。
超市隔壁的正装租赁店“益彩坊”就是学生瞄准师生答辩、会议、晚会等活动的需求,开设的店铺。这里租赁一套西服的价格是40元/天,还有可供搭配的衬衣及领带、皮鞋等。
最近,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馥闲雅舍咖啡馆里,来自华理食品专业的学生经理研发的冬季新品上架了,“知识拿铁”、菠萝热红茶,扫码就能点单。这里每月的营业额约3万-5万元。
在华理勤工助学事务办公室,物流仓储部经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杜远辉正对着电脑,整理近一周华理勤工助学实业集团所有相关物资的出入库情况。这个工科生几乎把自己生生练成“总会计师”。
在华理,勤工助学已成为一种全链条“育人方式”。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实践活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国内各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模式,多为“学校给岗位、学校发工资”,像华理这样“把公司交给学生运营、学校负责监督管理、学校补贴工资”的模式并不多见。
华理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曦介绍,中心根据“专业对口”原则,开设和学生专业相适应的勤工助学岗位,将勤工助学与专业认知、科研创新、就业目标和创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岗前培训、竞聘上岗、专业培训、岗位督查以及换届选举,一整套“闭环”助力学生提升技能、激发学习内驱力。
比如文创商店“创意空间”售卖的文创产品很多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作品。这所学校连续7年开展“校名纪念品设计大赛”,学生设计的作品,变成可以售卖的文创产品,拿到小店销售。
这里也是个“孵化器”,出过上市公司董事长。2000级学生谢应波来自山区,入学第一个月就找到了勤工助学工作,当过送报员、搬货员等,后来还创办了学校第一个“电脑吧”。毕业后,谢应波与同学一起创办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该公司成为科创板首家“科学服务”上市公司。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实习生 何奕辰 俞佳一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08日 01 版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