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机车司机让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90后机车司机让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
2025年01月16日 20:31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冯宁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2025年1月14日6时,中国铁路武汉局第一辆“年货”班列开始装货,不到一个小时,满载货物的X8015中欧班列(武汉)驶出货场,从吴家山站出发,开往德国河港杜伊斯堡。

90后的张书拉是武汉局武昌南机务段“共青团号”机车司机,担任中欧班列调度工作已十年,他成功将列车精准对位偏差缩短至5厘米,在货流量最集中的春运高峰为装卸工作每次节省近20分钟,这是十年前的司机不敢想的事。

2014年,中欧班列(武汉)实现常态化开行,23岁的张书拉一毕业就遇上了中欧班列机车司机的选拔考核,从事列车调度工作。刚坐上驾驶位的张书拉与开行初期的中欧班列一样青涩,欠缺经验。

和其他线路相比,中欧班列运输货物体积大、数量多,车厢的精准对位也更难。“起初,车厢一次性对位偏差通常在100厘米,对位调整延长了装卸时间。”张书拉说,“那时候春运当值是个苦差事,运输任务增多,我们只能不断调整制动距离,与吊装组磨合沟通。”

张书拉告诉记者,迎接春运的第一年,他与同事近一个月没有午休,货场、车站两头跑,效率提升却并不明显。

“只让吊龙配合我们是不行的,列车应该适应货场,适应轨道。”张书拉意识到只有牵引机车主动缩小对位偏差才能有效缩短运输时间。为了更精准对位,张书拉每次当值都是第一个到机车旁,最后一个离开,记录下不同股道的龙门吊间距、推进速度、制动距离等数据。

十年时间,经过上百次推演,2000多次试验,他和同事将偏差从100厘米(常规技术标准)缩小至50厘米、30厘米、10厘米,最终稳定到5厘米左右,大大提高装卸效率。

开行十年后,中欧班列(武汉)首启全程时刻表,货物班列实现客车化的准点运行,整体运输时间压缩了24%左右,车次从每周一列增至每周至少7列,车厢数量也从41节增长到55节。2024年,中欧班列运行线路已达55条,辐射亚欧大陆40个国家、117个城市,初步形成了“联通欧洲、覆盖中亚、衔接日韩、连接东盟”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网络。张书拉也从一名职校毕业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货运机车司机。

据武昌南机务段负责人介绍,九省通衢的便利交通让武汉成为“钢铁丝路”的重要起点,春节将近,茶叶、海鲜、水果等货物运输需求大增,欧洲奶制品、中亚粮食作物也正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流入武汉,巧克力、坚果、红酒等“必备年货”继续由武汉送往全国各地。

“春运期间,货运线路正常开行。铁路人将做好运输仪表盘上的螺丝钉,让国人的年夜饭更丰富,将“中国年货”送到世界各地的餐桌上。”第十次迎接春运货运高潮,张书拉希望自己始终如一跑好中欧班列“第一棒”,让装卸作业迈上高速路,为钢铁驼道高质量发展做好后勤保障。

张书拉在操作精调。中国铁路武汉局武昌南机务段供图
张书拉在检查设备。中国铁路武汉局武昌南机务段供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