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B和我妹:两个有趣灵魂的量子纠缠

大B和我妹:两个有趣灵魂的量子纠缠
2023年10月02日 18:42 一个PR的自我修养

每当我在朋友圈发起大B和我妹的段子的时候,都有朋友问我:他们是谁?他们在哪?他们去哪了?我也每次都统一回复:他们是两个“人物”。确实,他们是两个虚拟的人物,他们不是谁,却也是你,是我,是她。

我从2014年11月开始在朋友圈“搬运”段子。一开始每天都发,最近几年工作忙了,每周不定时发一次。现在只有心情郁闷的时候才发,就当作一种情绪的宣泄吧。大概十年前,微信公众号刚刚流行,大家都比较爱看像小说的长段子,所以我原创了一个短片小说,用来宣传京东力推的一款智能水杯。大B这个人物第一次出现在这篇小说中,只是个配角。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我只是想,他是一个配角,所以肯定不是A而是B。还有他可能是个逗比,还有一点傻,所以叫大B取一个谐音梗。

后来他才逐渐开始出现在我的朋友圈段子里成为了男主角。再之后,我觉得一个直男的视角太单一了,于是“我妹”也开始出现了,她代表了女性的视角。每当有人在评论中感叹,这些段子太有趣了是你原创的吗?我都坦诚的给对方回复:段子原文95%以上都不是我原创的。但是我通过对大B和我妹的人物定位,挑选了这些段子,通过他们的口说出来了。让他们看上去像活在我的朋友圈里一样。

就这样,10年一晃而过,具体搬运过多少段子我自己都数不清了。虽然我一般都会改一下结构,或者改几个字,让段子更加符合大B和我妹的人设,但是我依然非常肯定,这不是原创。在这里我感谢坚持在社交平台原创段子的所有作者们,是你们让大B和我妹真正拥有了生命。

在构思这两个人物的过程中,我本人做了三件事:给他们两个写了人物小传,把他们定格在一个时间里。每次按照他们会说什么话,这次对话的主题是什么,怎么通过一种错位结构造成他们仿佛在对话又没在对话的感觉。他们按照什么节奏完成整个对话。所以定位、节奏和结构才是我具体做过的事情。下面拿最近的一套段子举例:

大B:你能吃苦就会有吃不完的苦。如果你不能吃苦,就得哭着吃那些吃不完的苦。

我妹:我一个肉食动物,自从吃素后,睡眠果然好了很多。下面晒出我的菜谱:褪黑素。

我妹:如果你去相亲,对方有钱且颜值高,但吃饭时爱唆筷子,还给你夹菜。你会怎么办吗? 在线等,挺急的。

我妹:根据我的恋爱经验,如果男生说“以后我会无条件对你好”,一般指的是无经济条件。

大B:经过审慎的思考,我在搞对象和搞钱之间选择了搞笑。因为,搞钱会亏损,搞对象可能人财两空,只有搞笑最划算。 至少可以自娱自乐。

大B:我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一个好身体,两个好朋友,三个亿。

我妹:真的,我劝你们别再抢盐了,本来就是咸鱼,抢盐干嘛啊!

大B:我究竟有多穷呢?昨天我碰到了下自己的电瓶车,电瓶车呜呜报警,我都觉得自己真的是偷车的。

大B:我以前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现在才发现,我是不可能努力的。

我妹:难怪我结不了婚,首先我不觉得我命好,其次我没想好我应该过哪一种人生。也不想深度参与别人的生活。

大B:我发现,现在都市人的情感状态一般是:从来没有被坚定的选择,只会彼此坚定的放弃。所以一但感受到一点温暖的情感,就会立刻躲开,等它慢慢冷下来,然后回到自己的世界里。

我妹:社交最令我痛苦的一点就在于,我理想中的人际关系只有好和不好,很简单很明确,不需要你去维护和经营。但TMD问题就在于,现实中更多的关系都介于好和不好之间,撕破脸不至于,好哥们也不存在。你得小心翼翼搭建。什么时候我能做到把这部分关系无所谓地丢掉,我的人生才会开始快乐起来。

我妹:要是日子过得舒服的话,谁TM天天上网啊。

我妹:原来把事情搞砸了,我:完了完了我完了

现在搞砸了一切,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B:如果一个人像我一样,稍微爱好点文艺,会画点画,会唱点歌,偶尔还会说几句有意思的话。那绝大部分人就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看清楚,我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废物。

今天就发到这吧,我能在朋友圈装热爱生活本身就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是一种自救,没救的,装都懒得装。

但我还是要郑重声明,我没有原创大B和我妹的段子,并不拥有版权,也没有拿这些段子做过商业化。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也有清醒的认识,虽然我对这些段子做了再创造,但是我本人没有能力原创这些段子。在其他文体中,我也是一个原创作者,所以我更加尊重每个原创者的知识产权,感谢你们!

如果我们把朋友圈当作一个虚拟世界的话,在现实世界中,我最讨厌的工作就是发通稿了。通稿这个中心化媒体渠道时代的流毒,现在依然在毒害公关行业,而且暂时看不到终止的一天。非常遗憾的是,在我职业生涯中,如果单纯按照工作量来衡量的话,写通稿和发通稿却是我做得最多的一种工作。目前,也没发现有可以停止的迹象。

通稿是死板的,固定的,商业化的,可读性极差的!因为通稿是品牌请公关撰写的,所以一般都会写得非常的“官方”。他们根本就不像新闻,更像是一篇通知——通知读者,我很厉害。通稿是重渠道,轻内容时代的产物,是将公关资源当广告发的毒瘤。

2010年到2015年期间,是中国社交媒体逐渐发展成熟的5年,众多大V横空出世。从那时候开始,中心化媒体渠道的“结构”已经开始崩塌了。从理论上来讲,在去中心化媒体时代,我们应该更重内容而轻渠道。大B和我妹的故事就是我对发通稿的一种反抗和讽刺。我把这个发段子的过程当作一种传播实验。

2014年10月我进入京东集团公关部开始负责IT数码品类的公关传播。也是在那一年,我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发段子。一开始,我固定在早上7点钟发她们的段子。是因为我想看看通过内容是否可以在“一个时段”中创造传播中心。早期的微信朋友圈还没有出现朋友圈广告、H5、小程序、话题等等可以汇聚流量的工具,也没有发现明显的算法推荐。基本上,你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单纯的即时信息流,连信息沉淀功能都没有。那么在这个即时信息流中塑造传播中心,应该是难度最高的,因为它的即时性基本上让它产生了“阅后即焚”的效果。

跟多人都在跟我感叹现在要把传播量拉起来太难了,根本就不具备这种客观条件。我就不信这个邪,我觉得抱怨客观条件的人,一般都是在主观上能力不足。如果在一个“阅后即焚”的舆论环境中,都能创造传播中心,你还有什么理由说你的传播量上不去呢?

虽然微信朋友圈没有统计浏览量的功能,但是当时我每天发段子都会获得50个左右的赞,而且有朋友开始每天早上7点期待看我发的段子。在每天早上7点到7点30我基本上算是拥有了一个30分钟的传播中心。数据证明,在社交媒体中,我们不用通过中心化媒体渠道,单纯只是依靠内容,依然能够创造一个传播中心。

在这个长达十年的传播实验中,我认为结论跟我预期的基本一致:好内容+对渠道的好理解=好传播。大B和我妹的故事是怎么构建起来的呢?一个公关不是就把通稿发出去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吗?段子和品牌传播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我认为重渠道轻内容的传播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通稿”最后的苟延残喘。对于一个公关来说,应该对自己把领导吹上天,再把领导吹过的NB写成通稿,再花钱找媒体发感到羞愧。应该对那些顾左右而言他,文过饰非的道歉声明感到汗颜。当然,这还只是极少数已经职业觉醒的人,大部分公关都还在安心的写着发着这些只有他们自己看的垃圾。

我们打破了品牌与受众仅仅使用通稿单方面宣贯的藩篱,未来品牌究竟应该怎么构建自己跟受众之间的沟通体系呢?我认为任何事物的底层逻辑都并不复杂,我们如果没想明白,不是傲慢就是傻。

现代公关先驱爱德华博纳斯对于传播技巧的阐述非常直白且实用:投公众所好。我认为,不论是弱传播原理还是整合传播方法论,还是什么其他传播流派,“投公众所好”,就是品牌传播中颠簸不破的真理。

可能还会有人质疑,品牌要说什么和公众要听什么并不一样,难道品牌要为了“投公众所好”而改变自己吗?对于类似的问题还是乔布斯看得清醒:消费者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你还看过《乌合之众》,你会更加清楚乔布斯到底在说什么。当传播受众超过20个人,成为一个群体的时候,受众就会从拥有独立决策能力的个体,变成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乌合之众”。所以只要传播者,能够掌握人性,从受众的基本需求出发,去定制传播内容,那么达到提高传播量,并且影响受众的目标并不难。

那么,一个段子能够满足受众的哪些基本需求呢?搞笑、放松、发泄、嘴替等等,一言以蔽之,就是情感慰藉。至于具体承载这些情感的信息是什么,其实受众并不关心。在“阅后即焚”的微信朋友圈真的不能培育阅读习惯吗?我看未必。

我们把视线从微信朋友圈拉出到现实世界中来。大家在什么时候肯定会打开朋友圈浏览呢?一般都是无聊的时候,都市人什么时候会固定无聊呢?我觉得确定的场景就是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当你要在地铁上站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公司,四周都是突破安全界限,紧紧靠在一起的陌生人,你肯定是非常无聊的。那么对于一个白领来说,最保险的“杀时间”的方法就是看手机。这就是我当时选择在早上7点发段子的原因——这个时间段,我最容易截取流量。

你看,是不是好内容(搞笑段子)+对渠道的好理解(只在通勤时间发段子)=好传播(塑造传播中心)呢?接下来就是我们如何构建一个好内容的问题了。如果我的时间段是有限的,如果我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表达的内容是有限的,那么这个内容就必须聚焦成一句话。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也认为,如果战略用一句话说不清楚,那就必然会失败。

首先,我确定的是这两个人物究竟满足了人们什么样的情感慰藉。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传播的底层逻辑了,我们要思考的是公众最需要看到什么,而不是我们自己有什么。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人们在需要“杀时间”的时刻,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刺激她动手给这个内容点赞呢?我觉得这个内容一定是说出了,受众心底最渴望最想要获得的东西。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里,在每个工作日,你最缺失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自由。

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伊赛亚·伯林在他的名著《两种自由概念》中首次区分了两种自由概念,即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在他看来,积极自由意味着自我控制和自我实现,也就是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而消极自由则是一个不受外在力量干涉的私人领域,也就是我可以不做我不想做的事。

受到柏林的启发,我将大B的性格定位成了消极的自由:老子绝对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将我妹的性格定位成了积极的自由:老娘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关于他们两个的关系,一开始我想把他们设定成男女朋友或者夫妻。尝试了一段时间,觉得缺少美感,于是做了现在的节奏设定,此处暂不论述。

首先,我给他们分别写了人物小传:

大B,物理学学士,社会学硕士,校办杂志办公室主任,离异,月薪8000元,40岁了还跟小年轻们住在单位的宿舍。他从小聪颖,一直是学校里的尖子生,大学学习的是核能物理,励志夺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再他大三的时候,他所研究的领域诞生了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诺贝尔奖的评奖规则,最近一百年内,不会再将物理学奖颁给这个领域了。大B顿时万念俱灰,觉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方向。愤而放弃物理学,转投社会学,并且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的社会学硕士。当他毕业的时候,满怀激情要去改造社会的时候,却发现,这是一个比较难找到好工作的专业。至此,他还从来没有离开过象牙塔和实验室。虽然是研究社会学的,但是他却对社会充满了恐惧。

于是退而求其次,他想在校办杂志谋求职位。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有编制的办公室主任,每天的工作就是迎来送往的行政工作,彻底脱离开了自己的专业。但是比较安稳。一个是合同制的责编,薪水更有竞争力,上升空间也非常大。他最终选择了有编制的办公室主任。

毕业没多久,他在别人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合适”的人,结婚了。婚后,大B老婆很快就发现,他是一个“窝囊废”于是开始了对大B的冷嘲热讽,骂他没本事,不会赚钱,只是一个跟屁虫。没几年,他们就离婚了。

作为一个高智商并且对物理学有深刻理解,又具备深厚社会学基础的“废物”。大B了解人类社会运行的客观和主观规律。他失望透顶,每天都在办公室里行尸走肉着。他的人生信条只有一个:我不做我不想做的事情。

我妹,25岁,传媒专业大学刚刚毕业。她是别人眼中传统的乖乖女,家长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她人格和经济都非常独立,并且有自己的世界观。她属于易胖体制,所以要一直减肥才能控制体重,但是她又非常贪吃,属于一直减肥一直肥的类型。

我妹刚刚脱离小女孩的稚嫩,可还没有被社会磨去棱角。她还没有被一个男人伤透了心,目前还觉得自己力大无穷。她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想要去看看。同时,她拥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呕一眼看穿对方想要做的事情。这就是她最痛苦的点,因为她发现大部分人不是在伪装就是在欺骗。面对世界,她还是勇敢的摆正自己的态度: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其次,我构建了他们说话的结构。我们再用一组2022年发的段子举例。

大B: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你的对手啊,你得打败他,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妹: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电子游戏,玩玩就得了,别太当真。

大B:什么是人生?人生本来什么事都没有,结果为了一件事生出好多事,最后还是什么事都没有。

我妹: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人的一生。

我妹:哎,疫情和我的青春哪个先结束呢?

大B:我靠~~我真不敢想,疫情和我的人生哪个先结束了……

我妹:每天凌晨12点我都跟自己说:放下手机,立地成佛……现在开始倒计时25分钟。

大B:每天凌晨1点我都跟自己说:靠!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我妹:被爱的感觉就像是,你被这个世界催熟了很多年,突然有人告诉你,你又可以做小孩了。

大B:你们可能不了解,我的被动就是我的主动技能。

我妹:每个周一的工作计划一定要写的妙笔生花,因为这是给老板画饼的唯一机会。

大B:我总是在深夜里,想起白天似乎无所谓的人。

大B:别人每天从睡梦中醒来,都抱着爱人,抱着孩子,而我只能抱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大B:自从我发现人性都不值得端详,我就不想深入了解任何一个人,也不想被任何人深入了解。

大B:“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本来以为海子这句话,最难的地方是“和你心上人”,现在发现是“一起走在街上”。

我妹:那些你嘴上说着“不认识”的人,有些人真的是不认识的,有些是你爱过的。

今天就发到这吧,大部分的选择都是经过痛苦之后作出的,但所有的结局却又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结束的。

如果你能从这些段子中得到安慰,那一定是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在作祟。一开始她们之间只有浅层次的充满多巴胺的对话,因为在舆论的世界中肤浅的内容更加容易传播。但是后来我想,微信朋友圈并没有转发功能,你也不会因为获得了更多的点赞和评论在朋友圈信息流中被加权,所以一味的浅显易懂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所以,我开始实验螺旋结构对于锁定传播受众的作用。我想,如果这些段子能够形成一些粉丝,那么也许即使是错过了早上7点,还是会有人点开我的朋友圈来看这些段子。那时候,他们就拥有一种上帝视角,从第一条看到最后一条,这些读者应该获得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所以我开始在段子中构建七层结构:

第一层:段子本身具备递进结构。

例如:大B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你的对手啊,你得打败他,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本人非常喜欢这句话。他说的就是我们想要做自己的时候的一种消极的无奈。每个人都可能在早上起来向天呐喊:今天我要做自己!但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我们怎么才能做自己的?我们得有能力去打败现实,然后才有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然,其实是现实让我们做什么,我们才能去做什么。但是这个段子采用了倒叙+反问+设问的结构。

他先不讨论怎样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是上来就晴天霹雳的问:什么是现实?并且明确的把现实设定成我们的对手。最后说出答案,我们得打败现实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但是可悲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无法打败现实的,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同时,还有一层意思是,你自己的世界跟现实世界到底有多少链接?如果你的世界本来就是隔绝于现实世界之外的,那么其实当你处于自己的世界时,你已经打败了现实世界了。

最后我感悟到的确是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人间最大的现实,就是你得打败现实才能做自己。否则,你只能穿上伪装,被现实打败。

第二层:大B和我妹的对话结构

大B: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你的对手啊,你得打败他,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妹: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电子游戏,玩玩就得了,别太当真。

大B:什么是人生?人生本来什么事都没有,结果为了一件事生出好多事,最后还是什么事都没有。

我妹: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人的一生。

有一句废话文学:当你在照镜子的时候,你才能看清自己。我觉得也不全是废话。在这两段对话结构中,大B的无奈和愤世嫉俗与我妹的纯真和大智若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B认为只有打败现实世界才能做自己,我妹认为只要我们不把现实当回事,把它当游戏,我们就可以做自己了啊。其实大B之所以困扰还是被俗尘烦恼的缘故。大B对人生的理解正是他人生经历的写照,他彷徨、抉择、后悔、内耗,其实还是得失心太重导致的。而我妹呢,更加享受当下,更加关注自己的体验,她认为:人生就是人的一生。

我个人更加倾向于我妹的观点,但是我知道自己根本就做不到。

第三层:由虚到实或者由实到虚或者虚实结合的递进结构

在一条一条段子中,或者在一组一组对话中,你总会发现,有时候他们感叹人生,有时候他们评论现实。但是一般都会有一个递进或者对称的结构。我觉得我们的生活有时候先被灌输了道理,然后在实践中发现没用。有时候先在生活中受挫,才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第四层:同一个话题不同观点的呼应结构

我妹:被爱的感觉就像是,你被这个世界催熟了很多年,突然有人告诉你,你又可以做小孩了。

大B:我总是在深夜里,想起白天似乎无所谓的人。

我妹:那些你嘴上说着“不认识”的人,有些人真的是不认识的,有些是你爱过的。

大B:自从我发现人性都不值得端详,我就不想深入了解任何一个人,也不想被任何人深入了解。

在这些看似没在对话,看似又在对话的结构中。我们仿佛感觉到了某种不可名状的连接。有人对被爱的渴望和无奈,有人对人性的悲哀和怜悯,有委屈、有控诉、有渴求......这不就是千百个深夜中,我们百转千回的跟自己对话的内容吗?当我们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几乎不会有一应一和的对话,但是我们也会自己推动自己找到自己的观点。

第五层:前面的对话与最后的总结的对应结构。

很多人觉得我按照自己的模子创造了大B,其实了解我的人会知道,他正好是我的反面。至少在现实生活中,你看到的我永远都为战胜困难实现目标奔忙着,并且过度自信。当然我也没有我妹那么的直爽。我虽然还不算油腻,但是现在连第一反应都没有了,非常可悲。严格来说,他们几乎就是我的反面。我在想,也许设计这两个人物,也是我个人对于自己无法实现的人生状态的一种渴望和宣泄吧。但她们真的不是我。

只有最后一句更像是我本人会说的话。比如:大部分的选择都是经过痛苦之后作出的,但所有的结局却又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结束的。这句话是说不论你在现实生活中做出多么痛苦的选择,哪怕你都被自己感动了。但是现实生活永远都按照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则运行着,你也只能去适应现实的标准,所以“所有的结局却又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结束的”。个人的努力在现实面前不值一提,人生的遗憾,不过如此吧。

有的时候最后一句跟前面的对话有点题或者概括总结的结构关系,有的时候也没有。但是我会故意让他们两个人都退出最后一句,让一个类似我本人的角色出现,像旁白一样说:今天就发到这儿吧。

最后一句是谢幕,也是感慨。今天就发到这儿了,今天也就只能发到这儿了,一切都结束了,一切看上去才刚刚开始。如果你还能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们说的话,那你一定是对生活有感悟有思考的人,并没有局限于表面的欢闹。

第六层:男性视角和女性视角

我妹:真的,我劝你们别再抢盐了,本来就是咸鱼,抢盐干嘛啊!

大B:我究竟有多穷呢?昨天我碰到了下自己的电瓶车,电瓶车呜呜报警,我都觉得自己真的是偷车的。

同样都是说自己穷,他们的视角代表了积极和消极,男性和女性的特点。当然因为这是非常底层的结构,所以可能每段对话里面都有这个结构的影子。

第七层: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

我妹:根据我的恋爱经验,如果男生说“以后我会无条件对你好”,一般指的是无经济条件。

大B:经过审慎的思考,我在搞对象和搞钱之间选择了搞笑。因为,搞钱会亏损,搞对象可能人财两空,只有搞笑最划算。 至少可以自娱自乐。

关于两种自由,在这里不再赘述。

在这些对话的结构中,看上去大B出世而我妹入世,其实是我妹出世而大B入世。大B愤世嫉俗的源头还是他的俗,他在乎凡尘俗世,所以才被俗事所扰。我妹深夜emo,但每次都打算干翻世界。我妹是勇敢的,大B是懦弱的。

我认为,有心人,能够从这些结构设计中,获得阅读的愉悦。

最后,他们的对话具备一种特殊的节奏。

节奏就是时间线上发生的事情。他们的节奏不是从前到后,也不是从左到右,而是螺旋平行。因为他们的对话没有一条具体的故事线,所以我故意设计了一种“错位”的节奏在对话之中。看上去他们在说一件事情,看上去他们又不像在彼此对话,更像是分别在感叹彼此的生活。你总觉得他们认识,但是自己看看,又觉得他们真的只是在自说自话,只是碰巧谈论类似的话题。这种对话节奏,取决于他们彼此的关系:他们分别处于不同的时空,彼此并不认识!

这些看上去嬉笑怒骂,欢快异常的对话,其实并不是对话,而是他们各自在各自的时间中对同一个事物的观点。他们不曾遇见,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此了吧。他们就像两个分处宇宙两端正在量子纠缠的有趣的灵魂,一颦一笑都在互相影响,但是确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我想借此表达:有趣的灵魂太难遇见了。如果你遇见了,一定不要放手!

这就是我对大B和我妹对话的全部思考,还是用一个老标题来总结吧:思考越冷静,传播越疯狂。我认为传播的战略定位、策略执行、好内容、对渠道的好理解、节奏、结构才能构建一个传播中心。而未来的大部分传播中心一定不是辐射型的,而是交互成长型的。更加重要的是,虽然这些段子具备结构和节奏上的各种思考和实践,但是他们都满足一个共同的底层逻辑:投公众所好。

在这里请允许我悲观的感叹:虽然比起发段子,我有能力构建更大的传播中心。但是可能我有生之年,没有机会去做了。我能在朋友圈装热爱生活本身就是热爱生活的表现,是一种自救,没救的,装都懒得装。

今天就写到这儿吧。最后提个问题:能够纠缠在一起的灵魂到底是一个还是两个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