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阻击战背后:60天的“信息抗疫”

疫情阻击战背后:60天的“信息抗疫”
2020年03月31日 17:41 一财网

3月31日,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组建的2953人的“抗疫信息紧急战队”,也正在准备收编回营。

3月17日起,援鄂的346支医疗队4.26万人启动陆续返航。3月28日,援鄂中央指导组防控组社区防控队坚守50天离汉。

前方阵地上“真枪实弹”的军队正在整编回营,全民抗疫的队伍中一支看不见的队伍,也在整编回营:3月31日,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组建的2953人的“抗疫信息紧急战队”,正在准备收编回营。

在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不仅需要治疗、控制传染源,还需要对抗因为对新冠的未知而产生的“恐慌”。

“疫情全面爆发后,公众对信息的需求非常迫切,媒体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披露和解读,可以使公众信息的需求得以满足,从而增强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包容能力,使思想和行动趋向冷静理智,反之如果信息披露不及时,会导致公众对形势的判断模糊不清,甚至感到无所适从。”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常务副主委、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副局长刘哲峰对第一财经表示,如果任由公众对信息做出盲目的选择,则容易形成各种流言蜚语和不利的舆论导向,甚至引起大规模的社会恐慌。

在这场发生在全媒体时代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全民阻击疫情战的同时,信息疫情战也随之打响。

健康科普传播首当其冲

2020年的这个春节,因为新冠肺炎突然变的不一样,一个病毒引发了一场灾难:武汉封城了,很多地方封路了,不能出门了,不能聚会了,口罩脱销了。各种提醒和约束接踵而来…这些巨大的变化,让人们猝不及防。

“我们甚至不知道怎么戴口罩,什么口罩才能防住病毒?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该洗手,什么洗手方式算是洗干净了?去超市买东西,到底需要怎么武装才算是安全的?回到家是不是全身都要喷酒精?怎么做才能把病毒带到家里来?”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茫然无措。

刘哲峰对第一财经表示,信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大众关心的信息传递的越及时,交流的越充分,就更有利于社会从“无序”尽快走向“有序”。“我们紧急成立了抗疫信息紧急战队,从专业组织角度用PGC方式为政府和公众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1月23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局、中国医师协会的指导下,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下称“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组建“抗疫信息紧急战队”,以互联网为战场,关口前移,创新联动,以科普辟谣、舆情引导、形象传播、基层指导为四大主线,向14亿中国公众传递抗疫的力量、正确的防控知识,避免恐慌并协助共建基层防控。

“疫情初期,健康信息鱼龙混杂,为此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紧急组建科普组、辟谣组,由百名优秀的医学科普大咖组成,利用其强大自媒体基因,针对健康类信息谣言,做出有针对性的辟谣。”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施琳玲表示。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宇也对第一财经表示:“现代医学是一门科学,而社会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备足够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素养来处理这些复杂的信息,疫情、病毒、传染……这些概念混杂在一起急速传播的时候很多人无法一下子消化,以讹传讹的过程中又容易引发歧义、误解甚至谣言,反而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健康传播委员会有组织地经由大众媒体和自媒体传播兼具科学性、公开性和通俗性的疫情相关信息,既提升了传播的有效性,也满足了公众的相关信息需求。此时,医学大V科普解读很容易让人们出于信赖而缓解焦虑,是对社会情绪的一种舒缓。”

在过去的60天里,传播工作委员会一共产生了原创科普作品11500余篇,传播总量达到120多亿。

同时,最大程度实现抗疫知识的全覆盖真落地,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防控知识“不专业”“不扎实”的现实,通过“云培训”模式服务基层,由基层指导组领衔开展“云模式”下的培训课程,培训老师既有国内顶尖医学大咖,也有来自社区公卫的一线人员,充分结合基层所急所需进行课程设置。为扩大培训效果,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科协等十多个平台共推出25期,总流览量为8750万。随后,又开展了“基层健康传播能力提升工程,以及根据中央赴湖北省指导组防控组指南录制视频教程和系列科普动漫,在战疫全媒体平台设置高清版下载专区,给基层学习尽可能带来便利。

充分运用数字化传播优势

通过一系列创意活动,“勤洗手”“戴口罩”以喜闻乐见的线上展示形式传递给公众,以指尖之力播撒正能量。

据了解,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特别注重在短视频领域发力,与多家数字化与客户端媒体平台合作,发布一线抗疫、权威辟谣、防护科普等类型视频 8126个,截止目前仅战队成员以直播形式科普的流量已经达到177亿人次,有效引导公众互联网信息传播行为,为稳定公众情绪起到正面的积极效果。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活动是三百余位明星防控疫情公益科普海报和“致敬最美逆行者”公益科普视频以及“龙抬头”和“巾帼英雄,点亮中国”系列海报,全国百万个重点场所广告大屏播放,包括235个偏远农村地区。而“带口罩拜年”特别活动,19万人参与讨论,9亿阅读量。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健康文化推广平台等联合推出的“洗手舞”大赛,全网话题阅读超4.7亿,话题讨论数破50万。“2020 春节医路守护话题”讨论数为7.3万,阅读数为5亿;“健康守护者假期我值班”线上活动共收集作品1569条,总观看数超过 14.1 亿次。“医”无反顾、战“疫”时刻话题,征集短视频作品1900 余部,总播放量近25亿人次;…类似这样的数字化传播活动,不一而足。

抗疫初期,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通过战疫全媒体平台,积极为缺乏传播能力的基层医疗机构物质招募提供端口,自发在海内外进行N95口罩、防护服等物资筹集以及发起开展相关公益活动。

“通过线上线下的传播,将抗疫工作真正下沉基层,为国家抗疫工作提供扎实有效的助力。”刘哲峰表示。

实时动态辟谣

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伴相生的就是“信息疫情”。对此,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等人等专门撰文呼吁要应对”信息疫情“,因为阴谋论和各种谎言等“信息疫情”阻碍遏制疫情的努力,传播恐慌和混乱,并加剧分裂,造及危及人类的生命。

“我们采取每日定时发布科普关键词和辟谣关键词,有效充实网络空间的抗疫科普内容,保障健康科普信息集中发力。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内容,把新冠病毒的拗口与神秘的信息,用最简单的方式把信息告知公众。”施琳玲表示。

抗疫期间,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腾讯“较真”平台组成强有力的联合辟谣中心,实现了实时动态辟谣,以最快的速度从源头上对互联网谣言进行有效遏制。

例如,当群众出现线下聚集购买药品双黄连时,经辟谣,有效劝阻群众不再聚集购买;又例如气溶胶传播风险等信息发布时,引发公众情绪波动,经辟谣信息发布之后,公众情绪趋于稳定。截止3月30日,共计辟谣520余篇,总访问次数(PV)达到 6.9 亿,总访问人数(UV)达到3.12亿。在此基础上,辟谣组和科普组形成强大联动,每日公布辟谣关键词,以正确的医学知识科普和聚合力量传播,快速挤压谣言空间。

刘哲峰表示,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全球抗疫形势堪忧。我们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有关课题,形成理论成果;加强国际合作,陆续推动疫情防控健康传播领域的高层对话;编撰《特别战“疫”》丛书分享中国经验,编撰《致敬最美逆行者》丛书传递中国力量,借助新媒体平台来传递科学抗疫的声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