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疫情加大社交疏离,数字普惠金融体现强大优势

周小川:疫情加大社交疏离,数字普惠金融体现强大优势
2020年07月02日 16:38 一财网

过去十年中,G20领导人峰会提出了多个重要的全球普惠金融发展倡议,亚洲国家在这方面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则在提供快速、无接触金融服务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7月2日举行的“亚洲普惠金融生态建设与数字化发展圆桌会”期间,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发表主旨演讲时称,和全球一样,中国也特别重视普惠金融生态建设,既取得了不少成绩,也面临众多挑战,包括要为普惠金融提供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并保持简捷和有效的公司治理,不断改进对普惠金融的监管与指标体系等。

周小川认为,需要进一步鼓励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并预计后疫情时代,用户会更加认同无接触式金融服务,金融数字化转型可能会进一步加速。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各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征信系统、反洗钱系统和金融服务技术标准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重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中国普惠金融的实践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中小微企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到2019年,中国的中小微企业法人和个体工商户占市场主体的90%以上,贡献了80%以上的就业、70%以上的专利发明权、超过60%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

“不过,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一样,中国的小微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这一方面源于小微企业自身经营风险高、竞争力不强和资信不足的普遍特征,另一方面则与包括营商环境、金融基础设施在内的整个金融生态密切相关。”周小川称,多年来,中国通过持续的制度变革来推动普惠金融生态改善,花大力气改革农村信用社,增强服务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能力,逐步建立起大中小型金融机构都参与进来的多元化、广覆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同时,加大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2015年,中国制定了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发展五年规划。

周小川也谈及了从中国普惠金融的实践和发展进程中得出的体会。在他看来,六方面内容尤为重要。

首先,全社会应强化、深化普惠金融认识,推动普惠金融实践。这需要建立清晰的概念,包括目标、组织形态、工具、效绩度量和政策支持等。统计和指标体系的建立十分重要,不仅用于业绩评估,更有助于从跨国比较、跨地区比较中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看清发展与改进的空间。

其次,扎根并面向基层的机构及组织形式应该财务健康、可持续,实力不断增强、脚踏实地,这包括资本、资产负债表、金融工具、识别和吸收风险的能力等多项指标,同时也需要有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机制。

同时,要为普惠金融提供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周小川说,有针对性的(并非慷慨无度的)财政和结构性金融政策,及某些社会导向政策是必要的。所谓激励,重点不在于补贴,而在于机制,如对小型机构有利的存款保险机制,气候与病疫风险的保险产品和定价机制等。

还要建立并保持简捷、有效的公司治理。周小川认为,需要不断探索、改进机构的自身治理和内控,辅之以适度有效的监管和社会(或社区)监督。已经有大量的机构失败的实例,是与公司治理失效相关的。

此外,周小川认为,需要改进对普惠金融的监管与指标体系。虽然对普惠金融机构或业务的监管原则并非不同于一般金融监管原则,但应特别关注其有特点的业务模式、健康性和风险。特别要识别扎根基层、面向普惠的数据,并为激励机制提供依据。

周小川说,减少扭曲、防范道德风险也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普惠金融带来的监管复杂性是不可回避的,包括对待大中型金融机构的普惠业务成分。

疫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

今年以来,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不断加速。周小川认为,疫情加大社交疏离,数字普惠金融体现强大优势。

事实上,中国一直鼓励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2016年,G20杭州峰会明确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中国的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企业更是把普惠金融服务作为重要的业务突破口。

过去,传统的普惠金融业务往往把焦点放在小微企业和居民个人获得贷款的难易和成本上;现在,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大大延伸了金融服务的半径,而且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务的类别,从账户开立、支付、存款、理财到贷款、保险甚至期货交易,基本金融需求和升级的金融需求全部涵盖,而且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地通过移动终端完成。周小川说,我们知道,世界银行在编制全球普惠金融指标时就十分重视多类别的普惠金融服务,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对小微企业和居民的贷款。疫情也进一步突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优越性。

周小川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帮助克服信息不对称,为小微企业纾困;无需线下分支机构,零距离接触长尾客户,提供低价、便捷的服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生成个人信用信息,减少对不动产等传统抵押物的依赖,降低金融机构信用管理成本。

“预计后疫情时代,用户会更加认同无接触式金融服务,金融数字化转型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周小川说。

但周小川也指出,为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各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支付体系、征信系统、反洗钱系统和金融服务技术标准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各国和各地区更要重视解决“数字鸿沟”问题,防止边远山区、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群或老年人由于无法接触或有效使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成为信息弱势群体,被排斥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之外。这个问题在疫情下尤其不容忽视。此外,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还要重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需要在普惠性与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