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助遵义贫困县华丽转身:点蚕成金,卖出了全球1/7吉他

上海助遵义贫困县华丽转身:点蚕成金,卖出了全球1/7吉他
2020年09月20日 15:45 一财网

今年8月初还在外地打工的肖列,在看到遵义星丝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招工启事后立刻报名申请,并在8月中旬顺利入职。作为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肖列长年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如今能回家工作,兼顾家庭,他直言:“收入增加的同时,人也过得更有归属感了。”

20世纪90年代,凤冈县曾是贵州养蚕四大主产县之一,但受市场制约、加工工艺和技术的影响,产业发展遭受打击。2019年,上海企业水星控股在上海援黔干部的牵线搭桥下,与当地政府合作启动了星丝路项目,成立遵义星丝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丝路”)。目前,该产业基地已正式运行两个多月,陆续吸纳劳动力,其中优先招录贫困户。

在遵义,多个曾经的贫困县已经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的方式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在今年3月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表示,长远看,东西部扶贫协作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

2013年以来,东部帮扶城市向贵州省投入的财政帮扶资金逐年增长,累计达121.97亿元。其中,2020年已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8.64亿元,计划实施项目1317个,已开工建设1306个。

与龙头企业合作打通产销渠道

“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是东西部协作项目中颇具成效的带贫机制之一,在“造血式”扶贫之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据了解,凤冈县星丝路项目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建立村级种养经济专业合作社,企业按收购价每公斤蚕茧1元支付给合作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投入的项目资产归属村集体,并进行确权。另外,星丝路预留20%的股份,让合作社、蚕农入股。

星丝路入驻凤冈县后,为养蚕户提供优质蚕种,养蚕户则为企业提供蚕丝。45岁的村民吴勇是村里的养蚕大户,不久前与星丝路达成合作。吴勇说:“我非常看好这个产业,今年增加了10多亩,这是一个长效的产业,来钱快,发展久。”2年间,吴勇已经成功养殖了3批蚕,累计产茧2700余公斤,产值达10万余元,目前第4批蚕茧也即将结茧,未来将为星丝路源源不断地提供蚕丝。

作为国内家纺业龙头企业,总部驻扎在上海奉贤的水星控股为何偏偏相中了群山环绕的凤冈县作为生产基地?

上海第三批援黔干部、凤冈县扶贫办副主任陈奕道出了其中的机缘巧合。2019年,水星控股希望向该区对口帮扶的凤冈县捐赠物资,上海援黔干部在交流中发现,水星控股正在全国寻找蚕桑基地,饲养“水星一号”蚕种,该蚕种经过特殊培育吐出的金丝,是编制高档纺织品的原料。

“凤冈在气候等各方面条件都比江浙地区好,另外,当地农户有种桑养蚕的经验,老一辈都会养蚕,这个是最关键的。”星丝路总经理李惠强直言,接下来打算把水星控股等丝绸生产线都搬到凤冈县,预计2021年底完成。

对于企业而言,营商环境是建厂入驻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李惠强表示,在沟通过程中,他发现凤冈县在聚集力量办大事方面的效率,让他很是佩服。他举例称,星丝路在7月1日与当地政府签订合同,7月3日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据了解,星丝路公司还以凤冈基地为中心,逐步辐射其他县,在建成30万亩蚕桑基地后,可实现年蚕桑生态综合产值25亿元,茧丝绸工业产值20亿元,年利润8000万元、税收3000万元,为贫困户就近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

同样的带贫机制,也让贵州大山里不为人知的农产品,走进了上海人的菜篮子里。

道真县发展“固菜兴菇”也采取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基层党支部牵头,村民自我管理委员会配合,负责土地流转等事宜,同时有相关公司负责培育菌棒、技术服务和保底收购,基地示范园对种植户集中培训,农户自愿作为合作社社员入股承租大棚种植香菇,享受政策补贴。

上海第三批援黔干部,道真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沈迪介绍,为了让蔬菜、食用菌走出大山,沪遵两地政府牵线搭桥,引入上海、重庆等地的龙头企业,着力打通当地蔬菜食用菌销往上海的渠道。

“上海市场对蔬菜食用菌的要求很高,打通渠道后也倒逼我们提升品质。”沈迪表示,当地还开始从事食用菌型菌种研发,依托上海农科院技术力量,实现了四个新品菌型,从源头上增加竞争力,以此获得市场认可。

据了解,道真县隆兴镇浣溪村花园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共建成标准化大棚195个,年投放菌棒近4万棒,年产鲜菇近800万斤,实现产值270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就业300余人。

筑巢引凤打造国际吉他园

8月底的贵州正安县夏风习习,随着夜幕降临,县城也开始变得热闹起来,人们饱饭后悠闲地散着步,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大吉他广场。半年前,这还是一个深度贫困县。

今年3月,深度贫困县正安官宣脱贫摘帽,这标志着遵义原有的8个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率先在贵州全省实现整体脱贫。

正安的脱贫与吉他产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013年,正安县有了第一家吉他生产企业,如今已发展到89家,包括吉他生产及配套、销售、物流、吉他培训,还有10余家招商引资已签约企业排队等待入驻。从单一的生产吉他发展到现在的销售、物流、培训、箱包等,基本形成了闭合的产业链。

目前,正安县年产600余万把吉他,占据全国产销额的五分之一、全球的七分之一,是全国乃至全球最集聚、最规范、最大的生产基地,被称为“中国吉他制造之乡”。

“过去,正安的吉他产业园只是做各国品牌的代工,我管这个叫吉他界的‘富士康’。”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干部,正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国文说,“这几年,我们致力于吸引全国的吉他品牌来正安创业、发展,打响我们的自主品牌。”

李国文介绍,上海杨浦区除了在资金上定点帮扶产业园二期工程,还定期组织产业园内企业参加上海国际乐器展等展会,以此增加知名度和订单;同时,积极帮助产业园内企业开拓电商资源,打开市场;2018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曾在正安举办过专场。

娜塔莎乐器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娜塔莎吉他”)就是在2019年的上海国际乐器展上与正安县政府正式签约入驻的。娜塔莎吉他创办于2016年,是一家集吉他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年轻企业,致力于打造完全自主的中国吉他品牌。该公司的品牌创始人赵建峰表示,发展至今,正安吉他的名声相当可以,未来应该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吉他产业园。

“我去年8月来正安县考察时,就感觉跟两年前完全不一样了,这个园区建得很漂亮,变化很明显。”赵建峰在2016年就曾前往正安考察,当时还没有萌生入驻的想法,随着正安县在吉他产业上的招商引资以及国际吉他园二期的完工,赵建峰决定把公司整体迁入正安县,将在广东清远前期已投入300万元建造的工厂关了,带着50多名业务骨干入驻正安。

李国文表示,目前来说,吉他产业对于正安最大的贡献在于解决就业问题,附近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份工作,不需要再外出务工了,同时还能解决一些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的问题。未来随着企业的逐渐发展,形成聚集效应,相信将创造更多的工业生产附加值,创造更多的税收。

据了解,目前全园已带动就业14731人,特别是解决了1374个贫困人口就业,有效保障了6690人稳定脱贫。

“目前,我们的园区还缺少龙头型企业,企业的实力还不够强,自主品牌还不够多,这是我们的一个短板。”李国文坦言,如何把吉他产业做大做强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原来是做大,接下来要想办法做强。

接下来如何吸引更多更多的企业入驻?李国文表示,第一,要靠招商引资,要抓住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的历史契机,吸引更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大型加工企业,实现产业梯度转移;第二,要大力培育本土企业,把本土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政府给予金融信贷支持等方式,积极为这类企业创造市场机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