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队走了之后|引水、修路,黄河边上的这个古村落活了

扶贫队走了之后|引水、修路,黄河边上的这个古村落活了
2020年09月29日 18:32 一财网

沿着东山底村的山路,往下走10分钟,是蜿蜒曲折的黄河,往上走10分钟,是云雾缭绕的黛眉山景区。可是,这样一个美如画的村庄,却曾是河南省新安县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

穷成啥样呢?“没钱盖房,更没钱娶媳妇。”东山底村村民李超指着不远处的一栋栋土坯瓦房说,因为没钱翻修房子,很多家庭祖祖辈辈就住在这些土坯房里,有的房子,甚至已经历经一百多年的沧桑了。

因为距离县城太远,当年的乡村公路又没有通,东山底村的村民们,即便是去一趟县城,也得走上一整天。

交通阻隔、信息闭塞,当别的村庄都在为致富找门路时,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里的不少村民,却在很长一段时间每年的粮食只够勉强糊口。

新安县水利局驻东山底村第一书记仝战胜回忆说,东山底村不大,全村不过307户、862人。可2014年时,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却有89户、295人,这意味着,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都是贫困户。

后来,一些不甘贫困的年轻人,开始三三两两弃村而去,他们背井离乡,去郑州,去广东,打工去了。

当年的李超,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家庭,甚至比别的村民要更贫困一些——他的父亲,在他2岁多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10多岁时,李超去了外地一家养猪场打工。

如今的李超已经是一家民宿的老板,同村的邻居也都已经摆脱贫困。

修路找水

2016年4月,到东山底村任职第一书记的仝战胜,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行路难,通组入户的道路大部分没有硬化,晴天是“扬灰”路、雨天是“水泥”路,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非常不便;吃水难,全村几百名村民的水源,仅靠一眼山泉,平均每小时出水量不足3立方米,碰上天旱时山泉断流,全村人甚至连最基本的饮水做饭都成了难题;增收难,山脚下的东山底村,大部分都是石头,仅有的几亩地,每年产的粮食,也不过刚够养家糊口。

驻村一段时间后,仝战胜开始逐渐发现,村里在册的有800多名村民,可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还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为数不多几个看着稍微年轻点的,却是外出打工没人要的聋哑人和好吃懒做的“啃老族”。

“没钱、没技术、没门路,村里年轻人要想多挣钱,只好外出打工、干苦力去了。”东山底村党支部书记杨天份向他诉苦说。

不过,也有好消息,杨天份告诉他,东山底村虽然穷,却因为那些一栋栋的土胚房、古建筑,被评为国家级的传统古村落,村里的杨家大院,已经历经了百年风雨;山上的黛眉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山下的黄河与小浪底水库,每年也能吸引很多游客。

2014年时,伴随着黛眉山景区正式运营,村里的窘况开始逐渐有一些好转。由于占用了村里的一部分山地,景区会每年拿出利润的1.5%作为林坡资源流转的分红上交村集体;村里一些能人,也开始去景区培育苗圃、承包工程,还有一些能人,还在村里开了农家乐、乡村旅馆,承接一些落地游客。

但总体上,这些还都是小打小闹,不成系统。为啥呢?一个是因为路,另一个是因为水。

仝战胜发现,虽然从县城到景区的公路已经硬化成了水泥路,但通往村里的道路,却仍是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的乡村土路,车辆通行,人员进出,都很不方便。再加上村里的水源本就稀缺,这么多年全村的吃喝拉撒,都是指望着山上那一汪山泉,游客来了没水喝,也没水洗澡,根本没办法留住游客。

“要想富,先修路。”仝战胜这样想着,一边回“娘家”新安县水利局争取水利资金,一边到处申请资金为东山底村修通“最后一公里。”

随着一条150米的乡村道路的硬化,村外的游客们,终于可以直接开车进村了;随着110余万元水利资金的到位,东山底村终于建设成了一处引山泉供水工程、一眼百米深水井,还为村民铺设10000余米的输水管网,困扰村民们几辈子的吃水难,总算是解决了。

年轻人回流

在外打工多年的李超也回了村,他的家正好在村口,瞅准机会,他把自己的房子改造成了一家宾馆,既能供游客住宿,还能给游客烹饪一些山野菜、自养土鸡等山野口味的饭菜。

随着房子不断扩建,如今,他的这个小宾馆,已经有了近20间客房,能同时接待30多人住宿。

他还摸索着,把宾馆挂上了网,远在江苏、郑州的游客们,开始逐渐慕名而来。

“这几年,跟我合作的旅行社,已经有四五家了。”趁着给游客做醋焖土鸡的空闲,他向第一财经记者“炫耀”说,生意好的时候,他一天就能收入四五千元,“刚开业那一年,正好赶上十一,我七天就卖了快4万块钱。”

如今,这个当年的贫困户,已经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不仅自己脱了贫,还雇佣了村里好几个贫困户,每月给他们发一两千元工资。

对李超而言,他是再也不想出去打工的事儿了,“也不可能出去打工了,这才是俺自己的事业,俺自己的产业。”他指着身后靠贷款60多万盖起来的宾馆对第一财经记者说,虽说他的宾馆不挨路,位置有点偏,但环境安静,每年总会有一些回头客,专门到宾馆来住几天,呼吸些新鲜的空气,体验下纯正的山野农家菜。

即便是2020年,整个旅游行业都遭受重创,但李超的宾馆饭店也因为房子没有房租、工人都是弹性的临时工,避免了倒闭的命运。

就在第一财经记者在东山底村采访的当天,便先后有好几拨游客,或来自郑州,或自驾从洛阳赶来,三三两两从繁忙的都市赶来,到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去求得半日宁静。

如今,更多的东山底村民们,开始吃上“旅游饭”:诸如李超这样的,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也有一些村民,把山里的土特产摆了出来,开起了土特产经营店,还有一些村民,去了山上的黛眉山景区,或在景区里打工,或在景区里开店,也都找到了自己的营生。

但还有贫困户。仝战胜注意到,这些贫困户,要么是年龄大了,干不动了,也不愿折腾了,要么,是身体有残疾,不方便跟人沟通,譬如上文提到的“聋哑人”。

一条仿古街

还是得帮扶他们啊!仝战胜和杨天份等人,挨家挨户征求他们的意见后,又向上级申请了专门的帮扶资金,在村里盖起了30幢仿古建筑,共同构成了仿古休闲一条街,村里剩下的30户贫困户,每家一幢,可在里面经营小吃,也可售卖土特产。

每幢房子的成本为6万元,帮扶资金支持1万元,剩余5万,则由当地政府帮助这些贫困户们申请银行贷款。

这样,有了压力,也有了赚钱的营生。村里的贫困户们,开始越来越少了。

到2018年底,曾经占据全村三分之一的贫困户们,终于近乎全部地脱贫了——还剩一户“聋哑人”,外出打工别人不愿意雇,在家做生意又不好跟人沟通,村里就给她安排了打扫卫生的公益性岗位,每月给发几百元工资。

脱了贫的东山底村,开始逐渐有了一些更系统的规划。在仝战胜等人的组织下,杨天份还率领一些村民代表们,西进袁家村,去向这个关中特色的民俗文化村学习运营之道,还去三门峡的地坑院,看这个特色村落如何定位发展。

如今,这个黄河岸边的小山村,也正在规划一些围绕黄河文化的观景定制路线,将东山底村打造成为黄河文化民俗村,吸引更多游客去体验黄河文化,为游客讲述黄河故事,致力于成为新时代的黄河文化传播者。

从小在村里长大的李超也发现,现在的村民,忙起来后,整个村庄的状态,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我小时候,村里经常有人吵架,张家长、李家短的,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都能吵个两三天,现在,好像大家素质都提高了,遇到事儿,不仅不吵,还会共享、合作了。”

至于李超自己,也会经常把接不完的游客单子,主动分给村民,让他们也尝到了民宿建设的甜头,一起把东山底村的黄河文化民宿特色做大做强,吸引更多游客。

与东山底村毗邻的寺坡山村,同样曾因地处偏远山区,成为当地的深度贫困村,吃水难、行路难、增收难……一个个“难”像大山一样横亘在村民面前,年轻人找对象、孩子上学都成了头疼事儿,导致很多村民陆续逃离山村,村里人口从500余口锐减到不到200口人。

后来,寺坡山村在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以古宅为景观、传统文化为内容、传统小吃为特色、民宿山居为体验,集古民居、传统美食、自然山水于一体的传统文化旅游区后,伴随着寺坡山村的旅游产业崛起,寺坡山村也摘掉了贫困帽子。

如今,东山底村所在的新安县,正在依托当地这些偏远山村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致力于将“村庄变景区、农地变农场、农房变民宿”,将这些贫困村落,打造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模式样板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