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浦东再出发:用创新引领未来

“90后”浦东再出发:用创新引领未来
2020年11月11日 22:42 一财网

哪里最能感受上海浦东三十年来的变化?

是陆家嘴金融城的建筑集群,外高桥挂牌的全国第一个自贸区,还是张江科学城以上海光源为代表的大科学装置?

几组数据更能说明浦东这位“90后”成长的速度。开发开放30年来,浦东的高度已经从最初的24米(东昌路瞭望塔)成长为如今的632米(上海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已从1990年的60.24亿元变为2019年的12734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316亿元,是1993年(11.15亿元)的387倍。

“高度”和“速度”指数级增长,见证了浦东高质量发展历程。

在浦东开发开放之初设立的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四个国家级开发区,如今已变身为金融城、贸易城、智造城、科学城,推进开放创新。

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浦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体现,就是它是上海建设五个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不管是金融中心还是科创中心,高质量发展的特点是投入产出都比较高。浦东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保证了高质量的发展,这一点跟其他地区不太一样。“这个地方资源的集聚度、功能的辐射度,体现出它高质量发展的特点,高质量发展既有载体也有功能。”

临港管委会供图

集聚全球高端人才

人力资源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对于当初还是阡陌农田的浦东。

“美国有硅谷男,中国上海有张江男。”作为上海科创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不同于如今软硬件环境完备的科学城,20多年前的张江条件还是很艰苦的。

华领医药创始人陈力曾对记者回忆说,当初到张江,一个最大的感触是没有吃饭的地方。朋友来了,地铁附近的一家饭店里最高档的一个商业套餐,内容是一听可乐、一份鳗鱼套餐。不过,随着配套设施兴起,张江先后有了商业综合体——传奇广场、长泰广场等,从产业园区逐步向 “科学园区”、“科学城”转变。

随着产业集聚,浦东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前来创业。“2016年回国创业时,在3个办公地址里选了浦东张江。”上海森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马汉东回忆说,把公司放在张江,一是熟人推荐,二是对只有4人的创业公司来说,租金是真的便宜,“公司最初的地址在天之骄子商业广场,第一个办公室当时每个月租金是4000元”。

这位“90后”海归习惯背着电脑包乘地铁上下班,如今公司已经发展成有400多名员工了。

权衡认为,“90后”这代人最突出的是好奇心和探索性,浦东开发开放经过30年之后的发展,为“90后”这代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认同。“我们现在高科技产业包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90后都开始成为主力军。这也跟他们成长的环境、面对的氛围不一样。所以高科技的产业引领,包括对制造业的升级带动,其实在浦东是非常明显的。”

浦东也在持续吸引着全球人才。比如,仅浦东新区金桥镇碧云国际社区,辖区内1.1万常住人口中,就有来自美、英、法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人士5000余人。

就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在开幕致词时表示,科学无国界,各国科学家、研究机构在应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作出的努力,必将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典范。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将深化与上海的全方位合作,依托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和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载体,邀请各国科学家来沪参与并开展前沿科学研究、贡献智慧力量。

数据显示,浦东现有海内外人才总量达145万,超过常住人口1/4,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6人,海内外院士90人。

张江人工智能岛。张江集团供图

科创产业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上海要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聚焦关键领域,集合精锐力量,尽早取得重大突破,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在今年8月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4月在《人民日报》刊发的署名文章中说,(浦东)始终以锐意创新强动力,从无到有兴建了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等一批世界级大科学设施,培育了“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等新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不管是策源能力还是高端产业引领,上海近年来成果显著。比如,北斗、墨子;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脉冲峰值功率创世界纪录;诞生国际首个体细胞克隆猴,这些重大科技发明和产业成果都能找到浦东的身影。

11月10日,刚与中国商飞公司签署了100架国产民机的华夏航空,接收了其第一架国产ARJ21支线客机。ARJ21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

从C919再到ARJ21,都是名符其实的浦东制造。

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郑大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第一架C919大型客机在这里总装下线,又从这里前往浦东机场第四跑道首次飞上蓝天,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在短短11年间,从一片芦苇荡变成占地4000余亩的现代化商用飞机总装基地。

据中国商飞介绍,2009年,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开工奠基,2012年,中国商飞/p>

依托大飞机,民用航空相关产业加快向浦东新区布局,逐步形成了位于祝桥的商用飞机产业集聚区、位于临港的航空航天特色产业集聚区、位于张江南区的民用飞机设计研发集聚区和分布在外高桥、张江、世博等区域的上下游相关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

中国商飞供图

而在集成电路领域,浦东2019年全区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占上海71.5%;生物医药领域,浦东累计上市I类新药10个,占全国19%。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陈宪撰文表示,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生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具有集群的空间特征。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形成创新生态和新兴产业集群,这是因为,创新需要若干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如人才、资本、基础设施、创新生态,甚至气候,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够具备这些条件。这些要素和条件同时存在,均衡配置,要求近乎苛刻。所以,创新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一般生成于某个都市圈或中心城市,分布于世界为数不多的地方。

在权衡看来,而立之年的浦东,再出发的出发点,还是在于开放引领科技创新。“疫情的影响下全球化虽然受到一定冲击,但是全球的创新是一个整体的网络,浦东只有继续高举更高水平的开放,才能够集聚到全球的科技创新要素,集聚起人才、技术、信息、数据这些现代生产要素,以这里为科技创新的龙头,然后辐射到长三角,并带动整个国家的创新发展。”

发力新兴业态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的同时,上海也在聚焦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疫情背景下,生鲜电商、无人工厂、云会议、在线医疗等在线新经济行业快速发展。

4月13日,上海公布了《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集聚“100+”创新型企业、推出“100+”应用场景、打造“100+”品牌产品、突破“100+”关键技术等行动目标,聚焦12大发展重点,实施6项专项行动,落实5条保障措施,支持在线新经济发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近日对包括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介绍,浦东在多个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优势,相关代表企业约100家、体量达千亿级。“我们正在大力发展新生代互联网,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量,着力塑造面向未来的竞争优势。”

浦东本土生鲜电商企业叮咚买菜,今年1~9月份全国营收同比增长近3倍。叮咚买菜CEO梁昌霖对记者表示,互联网企业中,生活服务类公司在上海有明显的优势。他说,从创办企业至今,不管是张江、浦东新区还是上海市政府,一直会有相关负责人来公司实地调研,听取他们的实际需求并跟进解决。

在外高桥森兰商都,10月1日,首个中国品牌仓储式会员店盒马X会员店开业,从选址到开业运营仅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我们将借助浦东外高桥的区位优势,将探索跨境电商体验服务,为保税区带动新型产业业态的集/p>

而这家X会员店,距离在金桥开设的全国第一家盒马鲜生店(2016),才过去4年时间。当时,这种融合了超市、外卖、物流、餐饮多种模式的“四不像”,办证准入、监管机制都是不小难题。

“浦东将餐饮和食品流通 ‘两证合一’,为盒马发放了第一张 ‘准生证 ’。”盒马方面表示。4月,盒马百亿产业基地在浦东正式动工,建设集全自动立库、自动存储输送、分拣加工为一体的加工配送中心,2022年将投入使用,年营收超过100亿元。盒马方面还透露,盒马总部将于2020年12月落户浦东,助力在线新经济创新发展。

杭迎伟表示,下一步,将全力助推新兴经济加快发展,支持更多新模式、新业态在浦东诞生和成长,特别是帮助疫情期间获得爆发式增长的企业,把短期高增长转化为长期市场份额,加快推动本土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