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投入3000万的“劲松模式”有哪些生意经

老旧小区改造,投入3000万的“劲松模式”有哪些生意经
2020年11月21日 12:55 第一财经网

“我们给老旧小区改造算的‘平衡账’是先用10年左右的时间收回投资成本,并保持每年8%~10%的现金流入,再有六七年的利润回报期。这意味着需要拥有小区20年的土地经营权。”近日,第一财经对话了北京愿景明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下称“愿景集团”)董事长陶红兵。

为什么要进入老旧小区改造的赛道呢?在陶红兵看来,对于类似于愿景集团的房地产服务、运营商们,这是存量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待耕耘的沃土。

“由于不涉及土地交易,房地产开发商鲜有涉足社区微更新,而政府又需要可长期下沉社区的接盘手。但没有资产做担保,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陶红兵也说出了他们具有的优势和面对的难题。

根据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意见》还明确,到“十四五”期末,结合各地实际,力争基本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目前,这场接棒棚改的工作已在全国多地铺开。17日,住建部消息称,2020年1-10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数已经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94.6%。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长期的、需要通过十几年运营才能收回投资的事业。金融机构是否能提供低息、优质、长期的贷款,政府是否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关乎社会资本参与的可持续性。”陶红兵说。

投入逾3000万的“劲松模式”,后劲在哪里

在北京市东三环劲松桥西侧,距离国贸CBD不足4公里处,有一片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住宅区,叫做“劲松小区”,这是申师傅夫妻呆了二十年的地方。2年前,这里曾因环境差、配套设施不足,没有物业管理,一度成为都市核心圈内“隐秘的角落”。

2018年7月,北京市首个有社会资本介入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选址劲松,作为社会资本主体的愿景集团和劲松街道达成了劲松一区到八区综合改造规划。当年,愿景集团投入3000万元资金,用于劲松一、二小区的综合治理。作为投资回报,愿景集团获得了社区里低效闲置空间20年的经营权。

愿景集团城市更新事业部高级经理郑旻砚透露,低效闲置空间经营所产生的租金收入占愿景集团投资回报的46%。此外,物业费占26%,停车费占19%,其他款项占9%。

“危房在改造中被拆除,我们开在危房里的理发店也就关了。后来被告知,作为腾退的便民商户,我们可以低价租到小区新建的商铺,生意又起死回生了。”申师傅说。现在,夫妻二人在劲松二区靠近马路的位置拥有了自己的合法店铺,叫“美好理发店”。

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到,在愿景集团引入的5家商铺中,除了保留如“美好理发店”这样的底商外,新增了如百年义利的便民商业。郑旻砚表示,前者属于公益扶持型,收取较低的租金;后者的租金渐与市场接轨。

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劲松小区

既然采用了市场化操盘的模式,为何却始终引入投资回报甚微的商铺呢?

“这是因为在老旧小区中,人均消费能力有限,消费需求不足,便民商铺是较为契合的商业模式。”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业管理系主任程鹏说。

对于建筑密度大的老旧小区而言,将闲置空间的再利用为主要盈利来源,具有可持续性吗?

陶红兵称,纵向的空间开发是不合适的。一方面,无法增添容积率;另一方面,地下空间开发成本高,也涉及产权、安全等其他问题。但在横向的空间开发上,仍存在更多的想象空间。

他说,“我们预期新增一些简易低风险类建筑,这类建筑不占规划面积,相当于一个准临时建筑。”

将社区延伸至街区,是陶红兵对于空间利用的另一设想。他表示,劲松街道的绿化、保洁工作,一直由北京园林绿化局外包给专门的保洁公司,未来这块业务有划归物业的可能。

这样的想象并非没有依据。日前,社区内的保洁、绿化工作已由愿景集团旗下的和家物业接管。前三年,政府给予每年143万元的转移支付。“政府方面,除了在前三年予以财政补助外,省去了后续的外包费和成本上涨的风险。而和家物业也将多了一部分营收来源,是一件‘双赢’的事。”陶红兵说。

作为比较稳健的投资回报方式,物业费和停车费的年收入情况如何呢?

郑旻砚称,目前,物业费已收缴约150天,收缴率达74%;而停车费一直保持93%-94%的收缴率。

第一财经记者做了一个简单的估算:

在物业费方面,按目前的收缴率,并以低层住户每月0.43元/平方米、套均房屋住宅面积55平方米为标准,结合劲松一、二区总户数为3605户的实际情况,每年物业费总收入约76万元。在停车费方面,小区共有停车位约600个,每个停车位的年费约为1800元,依照94%收缴率,每年停车费总收入约102万。二者相加,每年可带来总收入约178万。

除了日常工作外,和家物业已投入对劲松一、二小区智能化改造和适老化的提升。那么,物业费的收入是否可以填补物业的运营成本呢?

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到,目前,在可经营性物业改造上,和家物业添置一些“使用者付费”项目,如公共饮水机、快递驿站、停车棚等,并提供少量的家政、保洁等便民服务。

郑旻砚称,今年下半年,将开始劲松一、二区整体改造计划,同时会对劲松三区至八区启动物业确权和进驻工作。“未来,随着物业管理面积的扩大,物业成本将会摊薄,收入也会增加。”他说。

社会资本盈利模式待破局

在陶红兵看来,“劲松模式”是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的具象化表述,具体到区域还应因地制宜。

山东省3月印发的《山东省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提到,创新老旧小区及小区外相关区域“4+N”改造方式和融资模/p>

那么,制约社会资本盈利的因素有哪些呢?

陶红兵认为,政府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是老旧小区综合治理过程中的一大痛点。他举例称,在存量空间的利用上,由于一些小区配套商铺的产权被开发商拍卖或被政府部门占用,造成房屋的经营权无法收回,也失去成为社会资本增值提升空间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融资难,也掣肘了社会资本经营的可持续性。

北京思源地产股份集团副总裁邢成刚告诉第一财经,老旧小区改造具有“大投入、小产出”的特点,且仍处于探索阶段。这项业务获得融资的前提是该商业模式的成功。

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员石蕊称,目前,全国仅北京、上海等地有关老旧小区改造的金融产品相对成熟。

7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与吉林、浙江等5省,中国建设银行与重庆、南京等9个城市,分别签署《支持市场力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战略合作协议》。根据签约内容,在未来五年内,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预计将向5省9市共提供4360亿元贷款,重点支持市场力量参与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由于社会资本介入城市更新还是一个新业态,商业银行不能测算出其盈利模式,融资较为困难。未来,随着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更多的项目落地,金融机构或将降低对社会资本的融资门槛。此外,社会资本还应考虑保险类对于投资回报要求低、更稳健的融资产品。”陶红兵说。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称,在“十四五”这五年的窗口期,如果保持以每年更新速度最多为5%的势头,老旧小区改造的市场总投资额或可达到5亿~6亿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