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利差走阔但违约未蔓延,国际机构当前这样看中国信用市场

信用利差走阔但违约未蔓延,国际机构当前这样看中国信用市场
2020年11月29日 19:26 一财网

解读金融反弹,细拆中期行情,来新浪理财大学,看《每周A股内参》,深度解读A股详情。

近两周,国企违约事件相继出现后,投资人高度关注,债市再次经历信用风险引发的利率债抛售风险。11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下称“金融委”)召开会议,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投资人的担忧有所缓解,信用利差扩大幅度低于预期。

观察彭博近期最新推出的中国高流动性信用债指数(LCC),本月该指数期权调整后利差扩大了6个基点(BP)至65BP。由于LCC主要覆盖的是高流动性、高评级的中国境内信用债,也是国际投资者最可能参与的品种,因此更适合被用来分析违约事件对交投活跃的投资级企业债的影响。

“永煤事件引发的债券价格下跌主要集中在少部分资质较弱的城投和国企券种上,能源类居多,绝大多数板块包括地产类在内的高收益债表现都很稳定。大家更多的担心主要是永煤背后的逃废债,担忧这可能颠覆国企信仰和一直以来分析信用债的基本方法,因此市场这几天都在观察监管措施和后续的解决方案。”某外资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信用利差走阔,但违约并未蔓延

11月16日,清华紫光和华晨汽车双双违约,此前,永煤也未能按期偿付本息。国际投资者认为,随着国内需求正在复苏,决策者有信心加强市场纪律。

在一系列冲击下,LCC期权调整后本月利差扩大了6BP至65BP。尽管幅度不大,但在年初疫情暴发、全球债市出现抛售的时候,它反而下降了2BP,当时中国境内债市被国际投资者称为“避风港”,AAA国企债券收益率一度大幅下降。

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本月AA级3年期人民币企业债较AAA级的收益率溢价扩大了4BP至39BP。有交易员表示,风险较高的债券流动性非常有限,一旦面临压力,价格将迅速下跌。例如,在11月26日15时10分左右,“18冀中能源MTN004”净价涨近78%,报96.79元;但到了同日16时后,“18冀中能源MTN004”发生一笔30元的成交净价,较前一日收盘价的54.5元跌44.95%。当日,有消息传出,冀中能源已为其提供担保的一款违约信托产品支付本金和利息共计人民币5.076亿元。

此外,LCC指数中部分行业受到的冲击更大。查看该指数的1个月利差变动可发现,银行组的利差走扩幅度远低于其他金融证券和公用事业组,后者利差扩大了近20BP。

LCC指数的编制基于BBGA彭博巴克莱中国综合指数体系(除政府和政策性银行发行债券),同时采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债券成交金额和全球三大评级机构的发行人评级确定可被纳入的债券。尽管当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市的投资仍以利率债为主,但他们对信用债的兴趣也在攀升,随着贝莱德等境外投资机构对中国在岸企业债的投资规模日益增长,LCC指数和相关的评级可被作为投资参考。

彭博亚太区指数业务负责人庄戟此前对记者表示:“BBGA尚未纳入中国信用债,LCC只是一个独立指数,旨在帮助全球投资者更加了解中国信用债市场的结构和发展,这是提升投资者兴趣的第一步。”他称,未来会继续评估这一市场,何时纳入中国信用债,将取决于投资者的接受度和参与度,以及如何解决一些仍具挑战性的问题。

债市将维持胶着,超跌个券存机会

近期一系列事件导致市场再次经历了信用风险带来的利率债抛售风险。下一阶段,国际机构认为,中国债市将处于胶着状态,但一些超跌个债将迎来交易机会。

“很小一部分政府背景的弱资质国企债券跌幅很大,但有一些只是超跌了,不一定真的会出问题。”上述外资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国际投资者主要布局的是利率债,违约事件不会对他们造成太大扰动,毕竟是主权信用,而且此前爆雷的只是一些出了问题的地方国企和低效民企。”

针对近期高等级地方国企信用债违约事件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强调,要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尽管信用违约和不良贷款在疫情冲击下不可避免地增加,但没有看到系统性信用危机的迹象。”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记者表示。

不过,国际机构并不认为债市将出现大反弹行情。施罗德投资管理(上海)债券基金经理单坤对第一财经记者称,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突破3.2%(年初疫情前)后在11月中旬迅速突破3.3%关口。目前,中国经济复苏的程度依然好于预期,这个趋势预计可以维持到明年第二季度前,“不少正面因素帮助了国内经济复苏,比如出口订单和海外消费回流。”

另一个关键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趋势不断得到确认。“控制金融风险和继续调整金融结构化改革可能是央行一并考虑的。”他称。

根据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对宏观杠杆率的表述从二季度报告中的“随着经济增速向潜在水平回归,宏观杠杄率也将逐步回归至合理水平”,改为“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三季度以来,经济实现较快复苏,中国宏观杠杆率增幅也快速回落。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数据,三季度实体经济杠杆率从二季度末的266.4%增至270.1%,上升3.7个百分点,显著低于一季度上升的13.9个百分点和二季度上升的7.1个百分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