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多方调研,揭露消费陷阱,也给消费者们更多避坑建议。
又到一年3·15,近期,第一财经启动《3·15消费者维权调查问卷》,经过两周左右时间,收集到近1000份样本反馈。
根据这些样本来看,80%以上的受访者在日常消费过程中遇到过被商家侵害权益,但是约50%的受访者并不十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比例最高的消费纠纷[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聚集在食品餐饮、电商和零售购物三大产业领域,而医美、健身连锁等也是纠纷不断。
第一财经记者近期多方调研,揭露消费陷阱,也给消费者们更多避坑建议。
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有84.14%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有被商家侵害权益的经历。
谈及具体的维权方式,92.21%的受访者知晓消费者热线,但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内容并不了解,比如只有15.9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50.1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认知一般、29.1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了解一点、4.82%的受访者根本不了解。
而被问及“你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吗?”的问题时,91.22%的受访者知道知情权、81.16%的受访者有自主权知道有自主选择权、68.27%的受访者知道公平交易权。接下来的大量权利,都只有不到50%的受访者知晓,比如45.89%的受访者知道求偿权、34.28%的受访者知道获知权、38.39%受访者知道监督权,至于结社权仅有16.57%的受访者知晓。
对此,法律界人士建议消费者多了解一下消费者权益相关法律。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直接规定的权利包括安全权,指人身安全权和财产安全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合理安全性的商品和服务,以及确保消费场所的安全性;消费者有权了解与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服务相关的真实情况的知情权;消费者有可以自主地选择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不受经营者强迫的自主选择权;在与经营者交易时,消费者应获得公平的交易条件,包括合理定价和自愿交易的公平交易权;当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过程中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害时,有权依法获得赔偿的求偿权;消费者有权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结社权;消费者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消费者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的监督权等。
食品餐饮纠纷比例最高
根据问卷调查,受访者们遇到的侵犯消费者权益事件大多集中在商品质量方面。涉及假冒伪劣的占比达80.17%、虚假宣传的为74.79%、价格问题的为61.33%、退赔售后问题占41.64%。
在被问及具体的侵犯消费者权益事件涉及哪些产业时,78.33%的受访者选择了食品和餐饮,其次是占比69.41%的电商平台、第三位的是占比61.47%的零售购物、然后是旅游酒店占48.58%、电子类产品占27.34%、快递物流为20.82%、医美占15.58%、房地产占12.32%、汽车占11.05%。
受访者反馈涉及食品安全的投诉纠纷中,虚假成分占比最高为74.08%、危害健康占比71.1%、食品质量比如过期问题为61.9%。
就虚假成分或宣传方面,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食品领域并不少见。比如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特别是中老年消费群体,国内乳基营养品消费也呈现增长的势头,但部分门店在销售骆驼奶粉、羊奶粉产品时,对产品的功能进行虚构,声称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并以疗程为名,诱导中老年消费者大量购买。在2023年上海市场监管局公布一系列查办的典型案件中,就有类似的情况,当事人通过会销的方式,声称骆驼奶粉可以治疗肾病和糖尿病,向附近老人兜售推销骆驼奶粉,但其实际销售的骆驼奶粉仅为普通食品。
对此,赵占领认为,“骆驼、羊奶粉包治百病”是典型的虚假宣传,也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因为食品是不能宣称有保健效果的,更不能宣称有医疗效果。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国家对于食品安全这一块,历来都是非常重视的,颁布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但也有很多不良商贩的存在。在消费者需要合理维权的时候,可以通过315投诉热线进行举报,去维护消费者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315投诉热线的处理结果还没有达到消费者的预期,还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去维护权益。
消费者难辨真伪,购买新兴产品需谨慎
当被问及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原因主要是哪个方面时,有82.58%的受访者选择了缺乏辨别真伪能力、超过75%的受访者认为是权益保护意识不强、另外各有40%多的受访者认为是违法成本太低和商家素质欠佳。
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也体现在被问及电商、电子类产品的纠纷主要涉及哪些问题时,高达81.87%的受访者选择了虚假宣传。这与上述食品类纠纷中涉虚假问题占较高比例一致。
尤其是一些具有专业门槛的电子类商品难以让普通消费者鉴别真伪,存在虚假宣传嫌疑,比如无创血糖监测手表。血糖作为重要的生理体征指标,也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除了传统的需要扎针的血糖仪之外,近年来动态血糖检测仪(CGM)作为一种微创且能持续监测血糖的方法,创造了一部分新的需求,但CGM设备属于易耗品,需要不断更换传感器,使用费用较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能够有一种可穿戴设备,既无须扎针采血,又能持续提供精准持续的血糖监测,那将是用户的理想之选。然而,直到目前为止,包括苹果和华为在内的企业,都尚未研发出这种无创血糖监测的可穿戴设备。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京东等购物平台,搜索相关的“无创血糖手表”,就会显示一大堆相关的产品,在产品介绍上,大部分都明显标有“无需扎针”“精准测量血糖”之类的字眼,而这些产品的价格区间跨度也相当大,从数百元到4000元不等。而所有自称是“无创血糖监测”的这些设备中,没有任何一款能够提供正规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有部分产品在“使用需知”一栏中,用非常小的字写道:“产品监测数据及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用途”。
记者在京东上搜索到一款价格5000元左右的BLEB品牌智能手表,在产品介绍首页中,该产品被标注为“新高精准血糖手表”,且自称获得了“2024医学认证”。在产品的详细介绍页面中,该品牌贴出一张盖有“重庆市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药物临床检验机构”印章的《同意报告》,并用显著字样标注:“手表无创测血糖通过临床验证,准确度高达95.37%”。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赵晓龙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智能手表这类所谓的“无创血糖监测设备”不同于连续动态血糖仪(CGM),后者是通过插入特定的电极直接测定组织间隙液的葡萄糖水平,而前者是利用通过不同波长的光学信号与葡萄糖之间的吸收、反射、散射等现象的不同响应,非接触(组织间隙液)测量葡萄糖的浓度,受外界的干扰因素较多,数值可靠性有限,目前全球也尚无一款无创血糖监测设备的测定数值可直接指导临床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剂量调整,而不准确的测量值也会给患者带来困扰。
业界认为,电商平台上出现产品的虚假宣传,也与监管的缺失有关。直到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没有任何一款具有“无创血糖监测”功能的智能手表或其他可穿戴设备获得医疗监管机构的批准,其安全性或有效性均未得到评估。
类似“无创血糖手表”这样的产品还有很多,那么,如果遇到了纠纷,消费者如何维权?有66.15%的受访者表示会协商解决、61.05%的受访者会求助热线电话、寻求媒体曝光则占比52.27%、真正到法院起诉的仅占9.92%。
业界认为,法院起诉当然是一条维权途径,但占比这么低主要是因为举证、耗时和耗费资金等,所以如果能从源头上解决,比如完善相关法规、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消费者理性购买、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等,那么就能减少消费纠纷的出现。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