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民族医药品牌

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民族医药品牌
2024年04月16日 20:39 一财网

为提升我国中医药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当注重“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民族医药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的科技投入持续加大,道地药材、中药炮制、质量保障、新药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得以不断加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得以建立和完善,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更加符合中医药规律,中药科技创新不断深入。

为提升我国中医药核心竞争力,从企业的角度上讲,应当注重“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民族医药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目前,我国中医药企业“重销售、轻研发”现象得到一定改善,应当继续强化驱动创新系统布局、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强化驱动创新系统布局,已成为中药企业谋求新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在顺应新的中药审评审批制度、集采制度的情况下,逐步改变发展思维,从以往的重销售思路转向立足基础产品、重视创新发展的思路,以中药发展为主体,同时统筹推进化学药、生物药协同发展,通过“研发一代、规划一代”的合理布局研制具有临床意义和特色的创新药物。

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药品已经开始表现出其在销售方面的潜力,诸多创新药品均实现千万元级的销售量。一款新药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疗效的强弱,也取决于其生产节能降耗水平和患者可负担程度的高低,中药企业需要特别重视现代制药新技术在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通过不断探索科技创新的中药智能制造之路来实现精准制造,提升中药生产效率,带动中药制造行业的品质革命,并真正实现药品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

操作层面上,企业需根据自身产品特点,探索在中药药效物质提纯、分离、纯化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如超微粉碎、超声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分子蒸馏、树脂吸附、膜分离和冷冻干燥等),或中药制剂成型的新技术、新工艺(如固体分散、包合、微型包囊、乳化、缓释、控释和脂质体制备等),追求高新技术产品规模化、新型中药品种系列化、质量检测控制现代化、创新与进步持久化。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法规逐步落实,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对中药企业而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类资源,构建合理的机制,以求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有效结合。企业应当加强与高等学府、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这不仅包括与医药高校在药学方面的合作,还包括与信息类高校在中药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和利益,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通过彼此优势互补推动科研项目发展。

树立民族医药品牌,壮大产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民族医药品牌建设卓有成效,同仁堂、白云山、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已经形成品牌效应。为进一步扩大民族医药品牌格局,医药企业应当坚定实施民族品牌发展战略、着力改善药品供给、打造优良生产环境。

坚定实施民族品牌发展战略。随着国民保健意识与医疗消费意识大幅增强,我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逐年提升,中药产业消费需求日益旺盛。企业应当树立商誉意识,以品牌建设为统领,明确自身产品定位,加强品牌战略规划。

一是强化中草药品牌意识,在全局性的谋划方略基础上构建和管理品牌,通过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实现有效的中草药品牌管理和发展,充分利用优势、机会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并根据医药市场和用药需求来制定中草药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

二是实施品牌定位,通过建立精准化的品牌定位、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消费者对中草药产品的需求和利益点,找到与之最佳连接的定位,为品牌管理提供依据,并注重个性化,创造差异化以树立鲜明的形象。

三是加强品牌维护,力求每次的品牌活动和新产品推出都传递出符合品牌定位的核心价值,保持中草药品牌战略的统一性,加强中草药知识产权保护。

着力改善药品供给。中药企业应当以用药需求为中心,设计为产品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的目标,持续扩大卓越产品规模,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中药企业应当探索多品种均衡发展策略,以减少原材料涨价及集采降价带来的冲击。

打造优良生产环境。优良的生产环境,包括原料生产环境、药品生产环境。受产地生境、自然灾害、人工成本、游资炒作、中药饮片集采要求等因素影响,企业在原料方面面临较高的挑战,建立自建规模化基地、保证药材来自道地产区已经成为企业谋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保证民族医药品牌建设,必须通过自主投入或谋求合作的方式,保证原材料的优良、稳定。

药品生产环境方面,除上文提到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以外,还应当设立标准化的生产车间,保证空气流通系统合理、区域洁净、温湿度控制合适,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通过设立质检实验室、建立质量标准、进行产品检验,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质量审核,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企业是医药产业的建设主体,医药企业的建设水平,事关中医药产业形象是否良好、根基是否稳固。医药企业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应当加强中药人才培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经营合规意识。

加强中药人才培养。可以参考中国中药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一个中心、两个试点、六项举措、多个单位/领域”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完善高技能人才“传帮带”机制,构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体系。还可以参考许多优秀药企的做法,通过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一步共享公司发展利益,提升员工积极性,减少高管短视行为,达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目的。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需要提炼药企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如同仁堂就以其百年祖训“炮制虽繁,绝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绝不敢减物力”树立了其价值理念体系。其次,需要提炼符合药企未来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以提升药企的竞争能力,提升药企的运营效率,提升药企的管理水平。最后,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制度建设,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增强经营合规意识。2023年下半年,“雷霆反腐”持续推进,各省份均已建立了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协作机制。多部门联动反腐,集中突破、纠建并举,以期实现医药领域腐败问题治理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这轮被称作“史上最强”的医药反腐风暴与此前最大的不同在于涉及医药领域全行业,涵盖生产、流通、销售、使用、报销的全链条。

对中药企业来说,可以采取的做法包括:一是制定反商业贿赂制度并要求员工遵守,其中包括签署反商业贿赂承诺书;二是在合同或订单中明确反商业贿赂条款,并主动推进与合作方(如供应商)签订廉洁协议;三是设立审计监察部门,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监督检查,以管理或限制关键岗位人员的对外兼职、对外投资等可能导致合规风险的行为;四是强化公司内部治理,为企业产生全程合规闭环,包括强化事中事后管理,并形成各类营销运营模式的合规风险清单;五是通过自建专业法务团队或外聘律师团队提供法律服务,为企业全流程业务提供指导与咨询,帮助企业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过程中“平稳运行”,不触及法律红线。

(作者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卫生法学教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