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联战略转型初步完成,海康威视发力数字化业务

智能物联战略转型初步完成,海康威视发力数字化业务
2024年04月26日 17:18 一财网

在开启智能物联(AIoT)战略转型的三年后,海康威视(002415.SZ)初步完成智能物联转型,并在2023年的实践与探索中,找到了下一阶段更加清晰的业务发力点和“第二增长曲线”——数字化转型业务。

海康威视日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海康威视实现营收893.40亿元,同比增长7.42%;实现归母净利润141.08亿元,同比增长9.89%;实现扣非净利润136.66亿元,同比增长10.83%。

海康威视起家于视频监控业务,经过二十年的持续深耕与创新,成长为全球安防龙头。近三年来,海康威视持续铺垫业务转型之路,将业务定位从安防转向智能物联,如今,安防业务仅是海康威视AIoT战略的一个业务方向,而场景数字化,尤其是企业场景数字化,已成为其AIoT战略的另一个重要的业务方向。

目前,海康威视已经陆续推出了一些产品线,形成系列数字化产品,正逐步深入企业生产核心领域,成为OT(OperationalTechnology,运营技术)厂商。

“做OT公司,也就是把智能物联技术应用到企业运营活动的场景中去,解决场景中的问题。”海康威视称,“公司将基于更加丰富的感知技术,为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众多场景下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会持续改善内部运作机制和优化运营流程,成为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伙伴。”

中国数字化转型市场增速位于全球前列

数字化业务在当下高速增长,具备广阔市场空间。

市场咨询机构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投资规模超过1.5万亿美元,并有望在2026年迈过3万亿美元大关,2021-2026年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16.7%。

聚焦中国市场方面,“数字中国”概念在2016年“十三五规划”中被首次提出,在2021年的“十四五规划”中,“数字中国”被确定为国家重要战略之一。同时,伴随着《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系列利好政策支持,各行各业的终端用户出于降本增效的考虑,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不断增加。

根据IDC数据,到2026年,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规模预计超过6000亿美元,五年CAGR将达到17.9%,增速位于全球前列。

海康威视的业绩表现也佐证了这一点。2023年,海康威视企事业事业群(EBG)实现营收 178.45 亿元,同比增长 8.12%,其中工商企业、能源冶金、教育教学、金融服务等行业均实现了较好的增长。“我们认为企业市场未来的增长是比较好的。我们以前和现在都在这个市场里,帮助企业提质、降本、增效,这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我们利用技术手段和方案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品质、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海康威视表示。

发力数字化业务时机已至

分行业看,IDC表示,制造和政府等行业仍是数字化转型的支出主体,二者支出规模合计占比超过四成。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以物理世界为中心构建的企业(非数字原生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来说,他们过去已完成了大量的IT信息化工作,但对于其核心主营业务流程,缺乏启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数据、缺乏基于数据实现智能控制和智能决策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仍然是众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最大痛点。

海康威视就具备解决这一核心痛点的能力。

事实上,物理世界场景的数字化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单元。物理世界广泛存在的“信号”,需要借助丰富的感知能力来采集多维度、多类型的数据,才能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映射。

八年前,海康威视开始构建电磁波、机械波和物理传感的感知技术平台,通过融合AI(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构建和完善了智能物联AIoT的技术体系。如今,海康威视已能够通过全面的感知能力助力更丰富的物理世界数据获取。

年报显示,海康威视以视频感知为基础,构建了包括可见光、热成像、雷达、X光等电磁波,声波、超声波等机械波,以及多种物理传感技术的全面感知体系。据悉,目前海康威视已有的物联感知产品系列型号多达数万种,涵盖前端摄像机、物理传感产品等多个品类,可实现图像、声音、振动、温度等多维数据的全方位汇聚。

海康威视构建起物理感知的智能化产品矩阵,不仅是打造数字化转型应用方案的支点,也是数字化转型最大市场所在。IDC表示,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中硬件支出在五年预测中占比最大,未来五年接近五成投资份额将流向硬件市场。IDC预计,到2026年中国数字化转型硬件市场支出将超过3000亿美元。

如前文所述,海康威视将AI技术应用到各种感知产品中,也把AI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用于系统解决方案中。

“使用人工智能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方面的帮助,从自身技术迭代的角度说,我们使用AI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信号处理,提升产品的性能,改善原有算法的效果。如果没有AI对于感知技术的提升的话,海康现在要做数字化转型的业务,挑战会是非常大的。”海康威视投资者交流纪要显示。

海康威视早在2006年就开始布局AI领域。2021年,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和数字化场景落地的实际诉求,海康威视开始启动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相关的研发工作,随后创新推出海康威视观澜大模型。

观澜大模型整体分为基础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任务模型三级架构。基础大模型吸收了海量数据知识,具有参数量大、高可泛化、性能优异等特点。行业大模型在基础大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行业数据进一步预训练和微调,在针对性行业领域具备专家级别能力。任务模型专注于具体的场景或业务,是实现大模型能力落地的重要方式。

由于智能物联领域存在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数据规模巨大、信息密度低。为此,海康威视从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应用等相关大数据技术维度入手,逐步夯实大数据基础架构,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存算技术、大数据应用技术等核心技术,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大数据技术体系,以更好实现智能物联数据的价值释放。

整体看,海康威视智能物联战略转型已初步完成,在物联感知、AI算法、大数据技术等方面都储备了核心技术、积累了产品和实践经验。当下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已成大势所趋,海康威视发展数字化业务,已经处于占据“地利”,顺应“天时”的有利位置。

数字化产品进入核心业务场景

面对势不可挡的数字化浪潮,2023年,海康威视在现有30000多种型号的硬件产品基础上,针对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应用需求,研发出了系列创新、智能的数字化新产品,涵盖从辅助管理的数字化到核心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广泛应用于能源冶金、快递物流、商贸零售、建材化工、生态环保等领域。

从技术维度来看,海康威视依托不同感知技术而开发的产品越来越丰富,更多“物”的数据被感知,如水质情况、原材料成分、设备状态等,让“物”的更多数据变得触手可及,构建数字世界的基础。

2023年,海康威视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正在打开核心业务场景。过去,海康威视更多在安消一体、园区管理等场景,提供辅助管理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随着其技术能力的持续深化,海康威视打开了更多核心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场景,如生产运行、品质(质量)检测、设备状态监测、安全生产、环境要素监测等。

例如,海康威视近年来开发了光纤听诊相关产品,通过将光纤接收到的信号还原成音频进行分析和诊断,能够有效识别皮带运行异常,能够为众多如能源、冶金、港口等企业的数十万条皮带传输设备进行智能化巡检诊断,帮助企业增效降本。

目前,海康威视正努力推动OT与IT(InformationTechnology,信息技术)、DT(DataTechnology,数据技术)相融合,在企业大连锁、智慧园区、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业务方向持续打造企业级数字化应用。

海康威视表示,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是智能物联产业的核心技术,也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公司在智能物联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具备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能力,有信心抓住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和伙伴一起助力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