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需加速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专家: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需加速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2024年05月13日 11:05 一财网

电能的生产、传输、转换和消费在瞬间完成,传统的电力技术手段难以应对新能源的间断性、波动性、随机性。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源头清洁化和消费侧电能替代已成为重要环节之一。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4)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正运表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唯有通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新型能源体系是指以绿色低碳为方向、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底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智能高效为特征、多种能源协同发展的能源体系。其中发电企业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孙正运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中,能源活动占比80%左右,其中电力排放占40%。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领域是主战场,电力行业是主力军。“所有类型能源中,电力是最清洁、安全、方便利用的,其他能源大多是转换成电能加以利用,比如化石能源煤炭、核能、风和光等。”他说。

“发电企业可以提供优质、绿色、可调可控的电源,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各种形式的电能。火电虽然有碳排放,但可控可调节。”孙正运说,新能源虽然绿色,但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这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可靠供电。如何把安全、经济、绿色这个能源发展的“矛盾三角”平衡好,需要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电网企业起着连接发电和用户,保障供需平衡的枢纽和控制中心作用。孙正运说,电网企业把火电、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各种形式的电能与各种类型的电力用户连接起来,实时瞬间协调平衡。“如此复杂庞大的系统,实现安全、高效、经济和低碳运行,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电网企业起着连接发电和用户,保障供需平衡的枢纽和控制中心作用。摄影/章轲

孙正运说,消费侧电能替代则要重点关注“安全+绿色”和经济高效的问题。“目前,社会各界都在关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建设,以及如何应对新能源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实际上,应当在源头清洁化和加快调节能力建设两个方面同时做工作。”孙正运说。

近年来,电力储能、微电网平抑新能源的波动、异质能源的协同运行等方面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特别是在市场交易方面,电力交易类型从单纯以电能量交易为主发展为电能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和容量交易并存,通过市场机制挖掘调节能力。

孙正运认为,一方面要市场化调峰,通过建立用户参与电网调峰的市场化补偿机制,鼓励用户根据电网的需求,主动响应,快速调节自身负荷,实现削峰填谷;另一方面要通过源网荷储、虚拟电厂、多能互补等方式,因地制宜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挖掘聚合调节能力,服务新能源消纳和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供电。

电能的生产、传输、转换和消费在瞬间完成,传统的电力技术手段难以应对新能源的间断性、波动性、随机性。”孙正运认为,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电力技术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实现高质量的电力可靠供应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

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4)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原所长韩文科表示,新质生产力是今年以来能源行业热议的重点。能源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在生产侧和消费侧不断推进技术,推动我国能源产业的现代化,同时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做大做强新能源。

生态环境部原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原司长刘友宾也表示,长期以来,能源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与环境保护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绿色能源发展必须厚植其绿色的底色和成色,促进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