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助推医疗器械行业投融资活动增加

老龄化助推医疗器械行业投融资活动增加
2024年05月21日 20:49 一财网

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融资活动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新兴的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设备的领域。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显著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资本与政府支持促进了快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2022年,其市场规模由600亿元增至逾9000亿元,年增长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老龄化推动了对心血管、骨科等领域设备的需求。技术方面,国产高端设备正逐步取代进口产品,且疫情促进了远程医疗和家用设备需求。政策上,政府加强医疗器械支持,实施集采规则平衡市场价格。此外,投融资环境分析显示资本市场认可该行业增长潜力。

规模近万亿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公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于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管理和治疗,需要依赖于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和治疗仪器,这些都是医疗器械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目前我国国产医疗器械增长趋势稳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达9582亿元,2015年至2022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7.5%,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医疗器械行业的扩展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高值耗材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涵盖了从基础的诊断设备到高端的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其中,心血管设备、正畸设备和骨科器械因应老年人口增多及相关疾病发病率提高,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方面,国内企业在数字化医疗、智能制造和材料科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国产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和微创手术器械已开始逐渐替代进口产品,显示出国内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中国,疫情加速了医疗器械行业的某些变革。例如远程医疗和家用医疗设备的需求激增。政策方面,为应对疫情和未来可能的公共卫生挑战,中国加大了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支持,特别是在感染控制和防护设备领域。集采规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医疗器械的市场价格,保障了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投融资环境变化

2023年,医疗器械行业的投融资环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全球宏观经济的波动、国内政策的调整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医疗器械板块在2023年的整体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尽管在多重因素影响之下,全年呈现轻微下跌趋势,但部分子行业如医疗设备和体外诊断的估值水平有所回升。这一变化部分缘于医疗需求的逐步恢复和创新产品的市场认可。公开市场数据显示,医疗器械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较2022年有所提高,PE(市盈率)均值达到31.87倍,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医疗器械行业长期增长潜力的认可。并且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初至今,医疗板块涨少跌多,个股之间分化明显。

在资本流入方面,私募和公募资金持续对医疗器械行业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创新医疗设备和高端治疗仪器领域,资本的投入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2023年,公募基金对医疗器械领域的重仓股主要集中在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等领先企业,这些公司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私募资金则更倾向于寻找那些处于成长初期,但具有突破性技术或市场潜力的医疗器械公司。

除了传统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资本,政府资助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中国政府通过提供研发补贴、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等方式,激励国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国产化。集采制度的推广显著压缩了高值医疗耗材的价格,也激发了市场竞争,促进技术革新和服务改进。《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等文件优先创新产品和临床急需产品快速过审,资源向具有明确临床价值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倾斜。这些政策旨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并促进本土企业的成长。

对于这些投资热点的变化趋势,2023年的数据显示出一些显著的特点。例如,心血管设备领域的资金投入显著增加,反映出市场对于治疗这类疾病的长期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体外诊断设备的创新加速,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和多参数分析平台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的诊断解决方案。智能医疗设备方面,投资主要集中在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疾病预测和管理的平台,这些平台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健康管理方案,因此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高度评价。

所以,医疗器械领域的投融资活动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新兴的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设备的领域。政府政策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进一步的财政激励和政策支持,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随着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医疗设备的认可度提高,出口市场的拓展也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合规重要性凸显

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合规性和风控是保证企业长期稳健运营的基石。任何产品的缺陷或合规性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甚至法律诉讼,给企业带来重大的财务和声誉损失。

在近年医疗器械企业的破产潮中,不乏老牌企业和大型企业。所以,合规和风控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强化合规和风控机制,不仅有助于企业顺利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审核,还能有效预防潜在的法律和运营风险。此外,良好的合规记录和风控策略能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任,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合规和风控的重要性更是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对投资者来说,也要在评估相关风险的同时,研究行业发展、企业成长与资本运作的互动关系,以更好地战略布局。

加大对创新驱动型企业的投资:技术创新是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投资者应优先考虑那些拥有强大研发能力和创新潜力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在人工智能、远程医疗、高端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突破性技术的企业。

关注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的机会: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的成熟,国产替代在医疗器械领域将持续加速。可关注那些在国产化路径上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且产品能够与国际品牌竞争的企业。

考虑多元化投资策略:除了直接投资医疗器械企业外,投资者还可以考虑投资相关的供应链企业、医疗服务平台以及与医疗器械相关的技术创新企业。这样的多元化策略可以降低单一行业风险,同时把握行业发展带来的多方面机会。

紧密关注政策导向:医疗器械行业高度依赖国家政策,政策的微调都可能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应持续关注与医疗器械相关的国家政策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在此基础上,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企业的财务表现和市场地位,还应深入了解其技术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市场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对政策变动的响应能力。这种全面的分析将有助于识别那些真正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投资机会。对于希望在医疗器械领域取得成功的企业,百多安的经验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企业应持续强化技术研发,锁定细分市场,以及优化生产和运营效率,以此确保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同时,对政策环境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将是企业能否持续成功的关键。

(作者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教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