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上海将试管婴儿纳入医保

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上海将试管婴儿纳入医保
2024年05月21日 22:40 一财网

上海日前印发文件并将12个将辅助生殖技术相关项目纳入医保。

在一些地方陆续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之际,上海也发布了相关通知。

日前,上海市医保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工伤保险支付范围的通知》(下称《通知》),规定了17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的支付办法;其中,“取卵术”“取精术”“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12个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该《通知》将于6月1日起实施。

我国不孕症发病率逐年升高。根据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中国不孕不育患者超过5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至15%。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韩志刚告诉第一财经,《通知》提到的17个项目,主要是围绕“试管婴儿”和“人工授精”这两个大技术展开。比如,试管婴儿需要经历取卵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到子宫内等步骤,人工授精则需要经历精子处理、取精子、精子注射等步骤。

“以往,不孕不育症患者的治疗都是自费的,作为支付价格较高的项目,辅助生殖技术被纳入医保了,对于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个利好。”韩志刚告诉记者,尤其是对于试管婴儿,其成功率在4至6成(随着年龄的上升成功率会有所下降),每次费用在3万至5万元不等。“这对于一部分需要重复操作的患者来说,起到较大的减负作用。”

有妇儿生殖领域专家告诉记者,辅助生殖技术被纳入医保,也会使工作紧张的年轻人群选择这些技术。“传统治疗不孕不育的方式(如使用激素类药物、促排卵等)通常需要6个月至1年以上时间,随后还需要患者自然受孕。试管婴儿、人工授精从时间上来说更短,一般在2个月左右。”

上海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政策将在上海17家具有辅助生殖技术开展资质、且为医保定点机构的医院落地。政策不仅利好上海参保人员,也为外地参保人员带来便利。根据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患者可享受“参保地政策,就医地目录”。即,外地参保人来上海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也可按上海医保目录中的12个医疗服务项目进行报销,具体报销比例则参照参保地的政策。

现阶段,我国每年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超过30万人。去年以来,北京、广西、内蒙古、甘肃等地先后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基本医保。

2022年,国家医保局等17部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2020年,上海就公布了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分娩镇痛”,对产程评估、阵痛前评估,分娩阵痛的实施,镇痛中管理,镇痛后随访等内涵予以明确,并确定了收费标准。

就在10天前的5月11日,国家医保局公号刊发题为《产房里的温柔守护:让爱的降临少一点“痛”》的文章称,上海医保部门正积极研究将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