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长兴海洋实验室:校企联合,攻关技术与转化

探访长兴海洋实验室:校企联合,攻关技术与转化
2024年05月25日 21:40 一财网

长兴海洋实验室最初的定位就是“准工业化”实验室,搭建海洋装备技术验证与示范平台,并组织交大各学院的工科科学家,开展面向产业化应用的研究与转化。

位于上海崇明的长兴海洋装备实验室,正在用实践“趟”出一条校企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的路径。

“这一九自由度波浪运动补偿栈桥系统(下称栈桥系统),是我们基于中船集团的需求来研发的。”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上海采访活动期间, 长兴海洋实验室海洋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研究中心负责人、副教授陈卫星告诉第一财经,随着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设备装机量迅速提升,海上作业、运输工作频繁,基于自主研发的、高度稳定的栈桥系统有很大市场需求。

图为九自由度波浪运动补偿栈桥系统。

“目前经初步验证,我们的栈桥系统可适应4级海况,补偿精度超过95%,这大幅提升了人员和货物在过驳时的效率和安全。”陈卫星说。

陈卫星表示,该栈桥系统的研发进度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目前正在进行海浪环境中的技术验证,最快预计会在2025年底前推向市场。

长兴海洋实验室船舶数字孪生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研究员胡小锋也告诉记者,船舶建造过程中的“小组立建造”一直面临着多方面难题,如生产作业环境恶劣,面临高温、噪音、粉尘;同时,依靠人工建造模式,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等。基于此,2019年团队与江南造船共建了船舶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探索无人化1:1小组立建造生产线,同时进行相关技术验证。

胡小锋称,基于该无人化产线,团队还自主研制了4套自动化装备,开发1套软件系统;现已实现了零件分拣、打磨和装焊多工序集中,缩短了零件搬运距离,提高了建造效率,小组立生产的环境也更整洁、规范,“这一产线也将在技术验证完全成熟后交付给企业方。”

图为“船舶小组立无人化产线”的标识与分拣装置。邹臻杰/摄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除了上述“九自由度波浪运动补偿栈桥系统”“研制船舶小组立无人化产线”案例,上海长兴海洋实验室的科研进展还包括:攻关深海采矿关键核心技术,研制深水ARV(全海深无人潜水器)装备系统,设计合成主链降解防污型涂料等。

谈及上述案例下的校企合作模式,上海交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海洋装备研究院执行院长翁振平告诉记者,目前长兴海洋实验室采取的合作模式包括:第一,长兴海洋实验室接受企业的定向委托,并为其解决产品技术研发中的系统性问题。第二,企业与长兴实验室联合成立研究平台,比如,他们与中船集团共建上海海洋装备前瞻技术研究院,与自然资源部海洋二所共建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等,这一合作会涉及更多海洋装备领域的基础研究。第三,是与一些中小企业就某一个技术难点开展合作。

翁振平称,校企合作过程中,长兴海洋实验室也会在为解决企业问题的同时,提取具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交回到高校中去研究,继而从研究中形成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去螺旋式地赋能企业。他表示,长兴海洋实验室最初的定位就是“准工业化”实验室,搭建海洋装备技术验证与示范平台,并组织交大各学院的工科科学家,开展面向产业化应用的研究与转化。

“事实上,我们实验室不仅仅要和长兴岛上的中远海运、振华重工、江南造船和沪东中华这几家央企开展联合攻关,还要以我们在船用绿色动力方面的技术研究为基础,和更多社会主体合作。”翁振平也记者透露,现阶段,一家国内健康漆头部品牌正在与实验室沟通,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来研发面向船舶的无毒、无害涂料,“只要有利于技术成果的转化,我们还将探索更多实验室的新型运行模式和机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