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M1M2增速继续回落,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丨一周热点回顾

5月M1M2增速继续回落,欧盟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丨一周热点回顾
2024年06月15日 12:10 一财网

其他热点还有:美联储预计年内最多降息一次,日本央行宣布减少购买国债。

5月CPI同比上涨0.3%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3%,涨幅和上月持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5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

从同比看,CPI上涨0.3%,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0%,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3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8个百分点。

尽管鲜菜、水果价格季节性回落,但猪肉价格上涨,带动食品项拖累减轻。据农业农村部监测,5月3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2.66元/公斤,较4月30日的20.27元/公斤上涨11.79%,较去年同期的19.26元/公斤上涨17.65%。

【点评】不管是从同比、环比还是核心CPI变化来看,近段时间,CPI变化都在改善,表明消费需求处于持续恢复态势。近期,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提振市场信心。下阶段,随着供应增加,食品价格仍然将处于季节性低位。工业消费品在以旧换新政策影响下,消费需求有望回升,价格总体将稳中略升。服务价格则在服务需求逐步恢复推动下有望继续回升。综合这几个因素判断,下阶段CPI有望低位温和回升。

5月M1、M2增速继续回落

央行14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8.73万亿元,同比增长9.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1.9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

数据显示,前5个月,我国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37万亿元,企业仍是新增贷款的大头。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7.11万亿元,占比超75%。从具体投向来看,信贷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5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3.55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7%;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4.77万亿元、4.11万亿元、2.6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6%、15.9%、19.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9.3%。

【点评】总体来看,5月社融规模保持平稳增长,依然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稳固。当月新增贷款同比有所回落,但仍接近万亿元。M1余额下降,则主要与规范手工补息和存款分流等因素有关。

今年以来,M2和人民币贷款投放总体放缓,央行已通过多种渠道发声表示,当前我国货币总量已经足够多,货币信贷高增速难以持续,信贷需求已出现“换挡”。未来政策调控方向会更加注重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经营主体支持“实”的成分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欧盟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最高38.1%

当地时间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欧委会在声明中表示,将对三家被抽样的中国生产商征收的税率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汽车20%以及上汽集团38.1%;其他配合调查但未被抽样的中国电池电动车(BEV)生产商,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关税;所有其他未配合调查的中国BEV生产商,将被征收38.1%的税率。

目前,欧盟在汽车方面有10%的进口税,上述税率将采取叠加收取的方式,即反补贴税将加在对进口电池电动汽车征收的10%普通进口税之上,以被征收38.1%的BEV生产商为例,其所交关税最终为48.1%。

13日,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欧方的做法涉嫌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方保留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的权利,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中方敦促欧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坚持中欧相处正确之道,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

【点评】欧盟步美国后尘祭出“关税大棒”,执意采取保护主义行动,不仅损害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也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德国等欧盟国家与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融,对汽车产业强加关税只会进一步扭曲市场。事实上,欧洲车企巨头对欧盟这一政策并不买账,宝马、奔驰等多家车企已经直言反对。

欧盟加征关税也让欧洲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提高。德国一份研究显示,对中国电动汽车额外征收20%的关税将使进口量减少四分之一,这将使欧盟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大幅增加,即便欧盟内部增产并减少电动汽车出口也无济于事。

美联储预计年内最多降息一次

当地时间12日,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多数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预计今年内或最多实施一次降息。

这是美联储自去年9月以来连续第七次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在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美国经济活动继续稳健扩张,就业增长保持强劲,通货膨胀率在过去一年有所缓解,但仍处于高位。

当天稍早前公布的5月份CPI数据显示,美国5月份CPI环比持平,同比上升3.3%。核心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3.4。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近期通胀数据较年初更加有利,美联储设定的通胀目标也取得温和的进一步进展,但截至目前数据并未给美联储更大的信心来调整货币政策立场。美联储需看到更多良好的数据表明通胀正持续向2%的方向发展。

【点评】本次会议前公布的5月美国CPI数据超预期降温,为美联储年内降息作出重要铺垫。不过,美国通胀绝对值仍在高位、劳动力市场依然偏强,使美联储对政策转向仍保持谨慎基调,降息前的观察窗口期延长。第一次降息的时机对美联储而言是一个难题,美联储对政策预期的管理将成为市场走向的关键。

日本央行宣布将减少购买国债

日本央行14日在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宣布,将政策利率目标维持在0到0.1%之间不变。同时表示,未来将减少国债购买,并在7月决定具体的减少购债计划。

日本央行表示,尽管存在一些弱点,日本经济已适度复苏。日本金融环境一直宽松。预计核心CPI将逐渐上升,尽管物价上涨的影响仍然存在,但私人消费依旧强劲。日本央行还强调,有必要关注日元汇率及汇率对通胀的影响。

会前,市场普遍预计央行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购债。但由于央行当天暂未推出具体计划,公告发布后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约158日元兑1美元水平。

【点评】市场普遍预期此次会议日本央行将按兵不动,且会公布购债规模。但在具体缩减购债规模方面,日本央行却“含糊其辞”,把相关问题推到了下次会议,紧缩行动不及预期。

日本央行处于货币正常化和维护经济发展的两难境地。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被推迟,日元面临巨大压力,日本央行干预也只能抑制日元过快走贬,无法逆转日元走贬趋势。日本央行一方面需要提高日元的利率来稳定汇率;另一方面,日本内需消费疲软,难以支撑快速提高的利率。

苹果AI正式发布,市值一度反超微软

6月10日,苹果在2024年度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发布“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套件。该套件将会深度整合进苹果产品中,可为iPhone、Mac等设备提供一系列AI功能。

苹果还宣布和OpenAI公司合作,未来将会在Siri中加入ChatGPT。苹果用户在不创建账户的情况下可免费使用ChatGPT,ChatGPT的订阅用户则能关联账户并接入付费功能。

不过,这一举动遭到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抨击。发布会后,马斯克连发多条帖子,指责苹果和OpenAI的合作“出卖了用户数据”。他警告称,如果苹果在操作系统层面整合OpenAI,将禁止苹果设备进入他的公司。

当天,苹果股价收盘跌1.91%,但次日即收涨7.3%,创2022年11月份以来最佳单日表现。12日,苹果股价持续拉升,盘中市值一度反超微软,重夺全球市值第一宝座。目前华尔街多位分析师已上调了苹果公司的目标股价。

【点评】AI战略是苹果增长拼图中缺失的一块。随着苹果发布多个AI功能,并与OpenAI强强联合,苹果将不再被视为AI产业的落后者。而iPhone需要更新的A系列芯片才能使用,或将刺激用户换机需求。全新AI功能给苹果带来的显著营收和利润增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显现。

马斯克560亿美元薪酬方案获批

当地时间13日,特斯拉股东批准了CEO马斯克560亿美元的薪酬方案,同时将特斯拉法定总部迁至美国得克萨斯州。

2018年,特斯拉批准了马斯克10年长期薪酬方案,包含12组市值和经营目标。如果马斯克能够实现全部目标,将累计获得特斯拉12%的股票期权作为奖励,当时价值约为560亿美元,也是当时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激励方案。

今年1月,美国特拉华州法官表示,董事会批准的这项计划无效,因该方案“受制于”马斯克,“由一个与高管有密切个人和财务关系的利益冲突董事会授予”。

对此,马斯克威胁说,如果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将在特斯拉之外打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品。

马斯克还在此次股东大会上表示,人形机器人业务有望将公司市值推高至25万亿美元,而自动驾驶的价值在5~7万亿美元,两者总和将超过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当前总市值的一半。

【点评】马斯克这份薪酬方案数额巨大,从而引发不少争议。但要看到,对于当时的特斯拉和马斯克来说,这份天价方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马斯克做到了。过去几年,马斯克作为特斯拉的灵魂人物,带领特斯拉进入快车道,实现了市值、营收和盈利能力方面的所有目标,赢得了这场豪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