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我国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

推动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我国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
2024年06月16日 21:33 一财网

针对离岸金融的特殊性,加强对我国离岸金融的风险管理,确保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使我国离岸金融的发展行稳致远。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离岸金融和离岸经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越发重要。我国应该积极利用离岸金融和离岸经济这两大利器,推动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这是我国适应新时代、把握新机遇、引领新发展的战略抉择,也是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的关系

国际通行的理论认为,一国或不同国家之间的不同法区(或不同关税区域)才构成离岸。在此理论框架下,离岸金融(Offshore Finance)指的是在不同法区(或不同关税区域)之间进行的各类金融活动。离岸金融是指设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开展的金融活动,但又与该国(或地区)的国内金融体系在业务、资金、账户等方面相对分离,且不受或仅受有限的该国(或地区)金融法律法规监管的,为该国(或地区)非居民或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的特殊金融服务。离岸金融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离岸银行、离岸证券、离岸保险、离岸债券、离岸基金、离岸租赁、离岸信托等。

离岸经济(Offshore Economy)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从广义上说,离岸经济是指在不同法域或关税区之间进行的各类经济活动,涉及全球范围内的投融资、贸易、技术、人才等各种经济要素的跨境配置与流动。而在我国的语境下,离岸经济特指在我国境内外由非居民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以及通过对外招商引资、吸引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开展的各类经济活动。因此,离岸经济不仅反映了一国经济的外向程度,而且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和共同发展的亲密伙伴。一方面,离岸金融是离岸经济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健全完善的离岸金融体系能够为离岸经济活动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为各类跨境经济活动提供必不可少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工具。另一方面,繁荣发达的离岸经济又为离岸金融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利润来源。

大力发展离岸经济将有效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已经从传统的经贸领域转向离岸投融资、离岸金融等更高层次的领域。发展离岸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本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我国而言,大力发展离岸经济对于提升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是充分展现我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和雄厚实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变。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大力发展离岸经济,有利于充分展示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发展离岸经济,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导更多国际资本投向我国的实体经济,帮助解决我国实体经济一直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离岸经济充分利用境外资源推动我国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和自主创新,从而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三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客观要求。发展离岸经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可以显著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和接受度,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等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时,建设以人民币计价的离岸金融市场,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等国际金融中心提供重要的市场基础。

四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当前,我国宏观杠杆率居高不下,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发展离岸经济,通过引导境内机构和企业合理利用离岸市场配置资产,可以对冲汇率、利率等风险。积极推动离岸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为我国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更多、可靠的衍生品交易,就能有效防范、分散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还可借助国际金融组织的力量,完善我国的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五是提升我国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在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和一些使用在高科技上的稀有元素等方面日趋紧缺,因此更好地对我国急需的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和安全的全球化配置的趋势更加急迫。发展离岸经济,可以充分利用我国离岸金融的服务能力、充足的国际资本和产业资本优势,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提高我国稀缺资源的战略储备和保障能力,从而增强我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话语权。

六是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开展离岸经济的成功案例。

日本通过到海外投资兴业所开展的离岸经济活动,不仅极大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也为其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越南通过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了全球资本到越南投资兴业,这不仅为越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也提高了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些鲜活的成功案例为我国离岸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应该积极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出符合国情的离岸经济发展战略,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离岸金融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离岸金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通过合理规避监管约束、信息披露等方式,为各类企业的跨境投融资、避险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离岸金融的逃税、避税和洗钱等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对此,我们不能一味排斥离岸金融,而应加强引导规范、扬长避短和趋利避害来开展离岸金融活动。

针对离岸金融的特殊性,加强对我国离岸金融的风险管理,确保可能出现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使我国离岸金融的发展行稳致远。离岸金融活动受到以下多个层面和多种机制的监管:首先是离岸金融市场所在地国家的监管;其次是离岸金融活动所使用货币的发行国的监管;再者是通过离岸金融进行筹资的筹资者母国以及投资离岸项目的投资者母国,也会基于属人监管的原则,对相关的离岸金融活动实施严格的监管;最后,国际监管机构也会通过制定国际标准和指导原则,对全球范围内开展的离岸金融活动进行监管。如使用美元的国际债券业务,投资者和筹资者都需要遵循美国《1933年证券法》与《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规定,以及遵守美国证监会(SEC)出台的144A和REGS规则。

我国监管机构与国际监管机构和其他国家的监管机构保持密切合作,起到了共同打击离岸金融犯罪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效果。我们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加强对离岸金融的监管:一是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在反洗钱、反恐融资、反逃税等领域,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大信息共享力度;二是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在尊重市场规律基础上,我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监管重点,划定行为边界;三是强化属地监管职责。充分发挥离岸金融中心所在地的监管优势,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督促各类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强化合规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随着《共同申报准则》(CRS)和全球最低15%税率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实施,离岸金融的透明度已经大幅提升。特别是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税”(下称“三反”)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来确保相关规定的遵守和落实。为了保证我国的离岸金融能够坚决遵守“三反”的国内外监管规则,我们需要紧抓两个核心点:非居民特点和业务真实性。

首先,离岸金融主要涉及的是非居民,因此我们需要特别关注这些非居民的身份识别和资金来源。通过加强非居民的尽职调查、建立非居民的风险评级系统以及与国际监管机构合作,我们完全可以有效防范离岸金融的洗钱和逃税等非法活动。其次,业务真实性是确保离岸金融活动合规性的关键。我们需要对离岸金融业务的背景、目的和资金用途进行深入调查,确保业务真实、合法并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因此只要我们持续有效地遵守“三反”的国际规定和落实我国政府关于“三反”的各项规定,并紧紧抓住两大核心,就能有效解决我国离岸金融在“三反”方面的诸多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离岸金融与在岸金融、离岸经济与在岸经济在“三反”具体要求上并无明显差异,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确保相关规定的遵守和落实。为了进一步提高离岸金融的透明度与合规性,我国还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全面落实CRS。按照国际标准,规范金融账户涉税信息收集、尽职调查和信息交换。二是推行实质经营要求。在享受离岸金融优惠政策的同时,要满足实质性经营要求,杜绝“空壳公司”。三是按照“风险控制为本”原则,不断提升客户身份识别和交易监测水平,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

如何大力发展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

针对目前我国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推动两者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其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离岸金融和离岸经济的发展环境。

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发展环境。一要积极探索建立离岸金融中心,为上海等地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更为扎实的基础,推动离岸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融合,为我国防范金融风险提供更多的、可靠的衍生品交易。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离岸经济环境。这些离岸金融中心将提供国际认可的营商环境、法律制度、监管体系和税务安排,推动离岸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参与离岸人民币的价格制定。二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和改革。我们要提升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就要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还要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根据国际规则来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三要加快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既要允许更多金融机构开展离岸金融活动,也要鼓励境外金融机构在华设立子公司。四要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尽力提高ADR(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比重;注重我国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五要根据离岸的特点来降低我国对离岸金融和离岸经济的税赋,同时为离岸金融和离岸经济的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配套公共服务。

其二,完善制度规则,加强统筹管理。

为激发我国离岸金融和离岸经济的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一要按照促进市场发展的步骤来循序渐进地出台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逐步做到“市场先行、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二要理顺多头监管、条块分割的局面,提高管理效能。三要平衡效率与安全、开放与监管的关系,把市场先行和防控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四要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建立健全统计监测、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其三,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

主动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我国发展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的必然选择。一要支持有条件的境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二要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上海等地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三要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复制推广成熟经验。四要加强同有关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的政策沟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五要遵守和引领国际通行规则和国际惯例,提高我国对国际规则的话语权和制定权。

其四,强化人才支撑,加大创新力度。

专业人才是发展离岸金融与离岸经济的硬核力量。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一要加强金融、法律等学科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二要完善人才政策,提高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力。三要搭建多层次人才交流平台,鼓励人才双向流动。四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其五,加快金融科技应用,提升服务水平。

金融科技正在成为引领全球金融发展的新动能。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一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离岸金融和离岸经济领域的深度应用,提高离岸金融服务从事离岸经济活动实体企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二要支持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三要鼓励金融科技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发展后劲。四要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景建国系上海金融业联合会专家、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离岸金融研究所所长,祝宇航系交通银行跨境金融专班高级客户经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