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探索|上海外环儿童友好公园,老城厢的别致图书馆

城市探索|上海外环儿童友好公园,老城厢的别致图书馆
2024年06月25日 13:00 一财网

公园、博物馆、书店、美术馆、小剧场以及各种无法定义的空间,只要具有公共性、有趣,我们就会前去踏访,为读者推荐。

【编者按】

在《行走城事》栏目边逛边品读城市更新的基础上,第一财经商业人文团队推出新栏目《城市探索》,定期探访、盘点最新开放的城市文旅空间。公园、博物馆、书店、美术馆、小剧场以及各种无法定义的空间,只要具有公共性、有趣,我们就会前去踏访,为读者推荐。我们希望展示的是,空间活化是城市更新项目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更丰富的内容,才能吸引人们体验,让场所富有生机,让城市更繁荣。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

外环亲近自然的最新遛娃地

2024年3月,位于上海外环华泾镇的西岸自然艺术公园正式建成启用。公园建成后很快吸引了很多市民带孩子去玩,这里的植物景观和木屋、滑梯等设备令人耳目一新。上海外环绿带自1994年开始规划,1995年正式启动建设。规划全长98公里、总面积6208公顷,宽度500米。2021年起,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外环陆续建设、改造新的公园,应用最新理念。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原址有外环绿带、华泾公园、邹容纪念馆、宁国禅寺及养老院等,华泾港穿过公园南部,向东流入黄浦江。总占地面积约30公顷的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先行开园面积约20公顷,以“儿童友好型空间”等理念进行改造。公园由上海市政总院设计,上海建工园林集团绿建公司施工。

公园内结合地面步道、人行桥等,打造了一条近500米的空中栈桥,连接树篱学堂、木作学堂、森虫秘境、活力乐园等主题区域。公园西侧的湖泊和东侧的露营、探索区域,各自相对独立,互不影响。3公顷“儿童友好”示范样板森虫秘境,由张唐景观设计,让孩子们可以接触各种植物,在形态各异的小木屋中体验。树篱学堂结合树屋形态,散布在树林中。开展科普教育时,也可以在这些设施中举办活动。公园南部还有一座迁建徽派老建筑五凤楼,以及1400平方米的运动场,含篮球场、乒乓球台和健身设施。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泾路190号(徐梅路与龙吴路立交桥交叉口向南50米路西,步行进入)

24小时开放

兰心大戏院

修缮复开后首次加入电影节展映

兰心大戏院是上海第一座西式剧院,历史上经历迁址,现在位于茂名南路长乐路路口的是第三代兰心大戏院,1931年落成,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第三代兰心”由新瑞和洋行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风貌。建成之初,有恢宏的雨棚、精致的大理石贴面、华丽纤细的内饰花纹线脚、现代风格强烈的几何装饰图案等。戏院占地面积212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观众厅共二层,设宽敞皮椅749座。兰心在历史上就是一座综合剧场,除戏剧、话剧外,也放映电影,举办交响音乐会,演出歌剧和芭蕾舞等。

新中国成立后,兰心曾为上海艺术剧场和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出场所。改革开放后到21世纪初,这里演出各类商业运作的戏剧、舞台剧等。2020年7月,兰心大戏院整体修缮保护工程正式启动。修缮严格贯彻最小干预理念,对墙砖、门窗、地面等,均参考1930年观众厅和舞台建造的图纸资料进行修复。一楼一进门的进厅,地面复原为现浇水磨石,与楼梯相呼应,观众厅的墙面、天顶也按设计原貌进行修缮。本次修缮后,也建立了修缮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便于监测老建筑风险。

2022年9月23日,兰心大戏院修缮完毕恢复开放。今年上海电影节期间,兰心大戏院首次加入展映院线。兰心大戏院的形象也出现在了上海电影节主海报上。电影节结束后,兰心大戏院将继续以演出各类舞台作品为主,已开票的演出包括昆曲、多媒体儿童剧、独脚戏和室内乐等。

兰心大戏院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茂名南路57号

开放时间:依演出时间开放

徐虹北社区生活盒子

可以在顶楼喝咖啡的万能社区空间

徐家汇既是上海主城区的核心商圈,也是有着众多老社区的一块区域,近年有大量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动的微更新。打造社区“生活盒子”是徐家汇街道的一个尝试,他们把各类社区生活服务功能集成到一个空间相对较大的场地内,方便居民,也让各种各样的人和组织汇聚在一起,让偶遇成为社区活力孕育的机会。目前,徐家汇街道已更新了乐山、赵巷、徐虹北、土山湾、万体汇五个生活盒子。

第一财经记者周日探访徐虹北社区生活盒子时,前一天(6月22日)在这里举办的“夏日活力季·徐汇真香”的宣传海报还醒目地展示在门口。今夏,“未来街市”团队还将在这里策划多场面向居民和社区营造爱好者的市集、工作坊等活动。由四叶草堂等孵化的中医药疗愈花园,在徐虹北社区生活盒子一楼南门侧面,是一小块安静的角落,这里有几十盆各类植物,这处花园由大学师生引领居民共创。生活盒子一楼的塘子泾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在宣传中医药知识,与小花园遥相呼应。

徐虹北社区生活盒子上下三层,一层有缝补、配钥匙、理发等社区服务,有经验的老阿姨和爷叔接待居民。二层有儿童玩乐空间、小剧场和自习座位。三楼则是6月11日开业的斜杠咖啡(Slash Coffee),是一家兼具社区营造知识传播和活动组织功能的空间。记者买了一杯咖啡,获赠一朵香气浓郁的白兰花。虽然下着雨,几位老居民在咖啡馆窗外的三层环绕露台屋檐下坐着,边喝边聊。生活盒子一楼有社区食堂,地下层则是一家中型超市。

徐虹北社区生活盒子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徐虹北路11号

开放时间:3楼咖啡馆9:00-18:00

宜山路地铁站通道改造

“蔬菜大棚”变成“建筑可阅读”展览

离徐虹北社区生活盒子不足300米,就是3、4、9号线宜山路站。这里也是最近的热点车站,被市民长期戏称为“蔬菜大棚”的3、4号线与9号线换乘通道,也“不约而同”在6月22日改造焕新。崭新的换乘通道全程地下,一改原地上蓝色顶棚换乘通道闷热的体感,步行距离似乎稍有加长,但也在五六分钟之内。

原换乘通道在地面层,顶棚、墙体临时感十足,步行时间长,通风不佳,光照强烈时,通道内温度很高,盛夏稳定在30度以上。通道内没有无障碍设施。近两年,宜山路站地铁通道的问题多次冲上热搜,市民乘客呼吁改造的声音日益强烈。去年8月,地铁管理方加装了壁挂式电风扇,但效果不佳。今年4月3日,通道正式启动改造,换了一下地下空间路线,按最新建筑规范和标准进行改造,因此空调通风系统完整、达标。

记者在通道中换乘时看到,新设计结合了数字、颜色、图形等元素,把标识做得比较醒目。由于步行距离长,地铁管理方还将通道墙体的LED暂时设置为建筑可阅读主题的海报展示,在“漫申城,绮梦行”主题下,宣传外滩、武康大楼、常熟路站花墙、鲁迅公园、中华艺术宫、长风公园等打卡地。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新投入运营的上海地铁车站中,一些距离较长的站厅或换乘通道,都采用了融合城市历史和艺术元素的多媒体展示。如豫园站、黄陂南路站等,也是一种独特的地下空间景观。

宜山路地铁站换乘通道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凯旋路路口,地铁3、4、9号线宜山路站付费区内

开放时间:与地铁运行时间相同

小东门街道图书馆

老城厢闹中取静的阅读港湾

从地铁9号线小南门站出来,西侧是掩藏在老社区内的百年警钟楼,东侧小石桥街则是一片开阔地,围挡内部的塔吊正在施工。这就是老城厢当前的典型面貌,新旧同在,变幻莫测。离地铁站不足200米的黄家路,沿路连续多个点位正在进行微更新施工,从街边座椅、围墙绘图到小区大门,都在焕新路上。

黄家路上的小东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层,设有最新改造开放的小东门街道图书馆。有自媒体称这处街道图书馆是“上海最被低估的图书馆”之一。提升老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是本轮上海城市更新的重要目标之一。小东门街道图书馆于今年1月启用,除接入上海图书馆系统的借还书功能外,该馆还设有三个阅览室,设施完备,从座椅、电源到查询设备都是最新的。

三个阅览室中,一间拥有靠窗沿街的“景观自习位”,一间是圆形阅览室,书架环绕一周,坐在圆形大玻璃窗周围阅读,可以俯瞰一楼剧场。另有一间萌系风格且配备童书的儿童阅览室。圆形阅览室兼“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功能。图书馆与1楼的排练厅、舞蹈教室、综合教室,3楼的健身驿站、乒乓球室、长者运动之家和4楼的名家会客厅形成不同文化服务的组合,方便居民活动。记者在楼内也看到,电梯、楼梯和大堂等处有很多描述老城厢历史文化元素的画,记录十六铺码头、书隐楼等知名地标。

小东门街道图书馆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黄家路88弄10号小东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2楼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8:30-19:30,周一8:30-11:30(周一下午闭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