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后可转债市场:83只跌破百元面值,大量个券或遭评级被下调

“暴跌”后可转债市场:83只跌破百元面值,大量个券或遭评级被下调
2024年06月28日 17:54 一财网

转债主体的信用风险仍在冲击市场。

2024年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经历前期突发大跌的可转债市场,收盘以飘红告终。

尽管经历6月19日、6月20日、6月21日、6月24日连续四个交易日的“踩踏式”暴跌,但本周二(6月25日)以来,可转债市场迎来回弹,截至6月28日收盘,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36%,本周累计涨幅0.46%;可转债ETF指数走势类似,今日收盘以0.19%收涨。

第一财经注意到,经过本轮“V”形行情,仍有不少个券低于面值线,截至28日收盘,有83只转债价格仍低于100元,14只价格收于100元~101元区间,濒临跌破百元面值线水平。且上述低价个券大部分处于低信用评级。

在业内人士来看,尽管转债市场逐渐趋于理性,但本轮“踩踏式”行情表明信用风险正冲击市场,转债“下有保底”预期已被彻底打破,投资者需适应资本市场新调整。

仍有83只跌破面值

经历前期四个交易日的连续大跌,本周的可转债市场迎来触底反弹。

6月19日~6月24日的四个交易日,中证转债指数分别下跌0.45%、1.01%、0.58%、1.42%,连续下跌四天后,转债行情开启反弹,截至6月28日收盘,中证转债指数上涨0.36%,本周累计涨幅0.46%;可转债ETF指数走势类似,今日收盘以0.19%收涨,26日取得1.27%的明显涨幅。

在反弹行情带动下,前期“下杀”明显的个券亦出现反弹,甚至有不少出现涨停。例如,岭南转债25日、26日两天连续出现20%涨停,周内价格从24日收盘时的51.27元涨至28日收盘价75.90元。广汇转债在反弹过程中涨跌波动较大,尽管26日迎来涨停,但25日时广汇转债跌跌16.50%,27日、28日分别收涨4.74%、11.82%,该个券价格也从24日时的收盘价62.2元涨至最新收盘价52.08元。

“前期退市风险发酵,市场出现对低价转债无序定价的情况,属于非理性行为。”一位可转债市场交易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转债近几日接连反弹,一方面是前期价格剧烈调整后的价值回归,另一方面,也不排除炒作行为。

虽然在反弹行情带动下,近百只几近跌破百元面值线的可转债数量有所减少,但截至28日收盘,仍有83只个券价格低于100元,相较于25日时的96只少了13只,但这一数字在上个月仅为31只;另有14只价格收于100元~101元区间,濒临跌破百元面值线水平。

第一财经还注意到,本轮反弹行情中,市场对上述低价个券明显买回意愿集中体现在25日、26日两天,26日更为明显,当天涨幅居前的前20只个券中,18只都属于低价个券,占比九成;次日,这一数字降至8只,占比滑至四成。

进一步来看,前述跌破百元面值线的个券集中在建筑装饰、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行业,AAA评级及以下可转债个券普遍调整,总体上呈现评级越低、跌幅越大的特点。就5月31日至6月20日来统计,AAA评级转债仅下跌0.08%,跑赢中证转债2.48个百分点;而AAA 评级以下则普遍调整,AA+、AA、AA-及以下可转债指数跑输中证转债0.77个百分点、3.65个百分点和5.27个百分点。

针对仍有较多可转债跌破百元面值情形,多位市场人士对记者分析,不少转债发行人出现盈利能力下滑迹象,偿付能力受到质疑,还有不少公司存在退市风险,一时间难以扭转;“如果后续没有关于正股退市的利空因素,未来也许有更多可转债会继续反弹。”

信用风险仍在暴露

尽管市场有观点认为,低价个券的短期利空因素终将过去,严重偏离合理区间的价格会反弹,但不少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信用风险仍在扰动转债市场。

过去的可转债品种,以“下有保底”为基准线,投资者无须担忧信用风险。“下有保底”指的是,一般情况下,发行人在正股价格持续下跌后可以通过下修转股价格促进转股,从而降低还本付息压力。

但随着首只实质性违约可转债出现,可转债市场三十年来“下有保底”神话被彻底打破。5月17日,搜于特公告称由于流动性不足无法兑付回售本息,“搜特转债”发生实质性违约。此外,去年以来,“蓝盾转债”“宏大转债”相继发生正股和转债同时退市,“正邦转债”“全筑转债”因公司破产重组,转债按照普通债权清偿方案偿付。

退市、违约转债相继出现,市场主体对转债信用违约风险的担忧也有所加剧。例如,“三房转债”在5月两度受到评级主体和交易所主体的关注,一次遭到信用评级调低至“AA-”,另一次遭监管问询,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等。市场投资者该个券两度暴露信用风险反应剧烈,分别下跌8.72%、17%。

某私募基金合伙人对记者表示,“三房转债”的大跌表明投资者对转债信用风险暴露愈加关注,市场非理性抛售出于对转债信任感降低,过去“下有保底”的信仰已被打破,“无论是AA+、AA等级,还是AA-等级转债,都存在违约的风险。”第一财经据Wind数据统计,上周(6月17日~6月23日),涉及11只可转债发行主体被下调评级,“游侠转债”从AA级被调低至AA-级,“闻泰转债”从AA+级别被调低至AA级。

“近一周以来,相关可转债在评级下调首日的跌幅明显加大,正股跌幅相对偏小。可转债市场对于评级下调带来的信用风险更加关注,市场情绪整体趋于谨慎。在监管趋严背景下,评级披露期叠加市场调整期,可转债市场对于信用扰动的反应明显超预期。”万联证券分析师刘馨阳在研报中指出。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指出,可转债信用风险主要包括发行人本息无法兑付带来的违约风险,及其背后因触碰面值、财务红线的正股退市风险。在西南证券杨杰峰看来,低价转债连续下行,主要原因为部分低价转债发行人的偿付能力已经受到质疑,尽管其价格已经足够低廉,但由于转股溢价率仍较高以及正股可能本身已经面临退市压力,难以通过转股退出,“进可攻”“退可守”恐均落空。

“前期不少大跌的转债并不存在明显的信用风险,但依然跌破债底。”某公募基金固收分析师对记者说,退市新规下,这类公司经营能力瑕疵被进一步放大,随着正股价格跌近1元,转债价格亦跟随快速下杀。

大量转债评级或被下调

曾经被视为高收益、高胜率的可转债经历前期的大幅下跌,尤其是低价可转债遭遇大面积下杀,反映出资本市场生态的正在调整。多位基金从业者告诉记者,市场恐慌情绪加速低质个券出清,这一轮调整仍在进行,会选择被错杀的可转债进行买入,选择优质品种建仓,经过一段时间反弹,转债价格回落至安全区间,这波非理性抛售也会走到尾声。

记者也注意到,随着前期可转债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上市公司高管罕见出手增持可转债。6月24日,岭南股份公告称,公司股东关联方拟不低于2800万元增持公司可转债或股份。此前的6月22日,山鹰国际公告称,公司董监高拟增持公司可转债,同时董事会还提议下修相关可转债的转股价。

不少可转债ETF基金规模也逐步增加。博时可转债ETF 6月规模突破百亿元,25日达113.03亿元,5月31日规模仅为95.49亿元;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规模从5月底的7.38亿元增至6月25日的9.79亿元。

市场有观点认为,此举背后是转债主体积极应对市场非理性下跌。机构人士指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市场非理性情绪会全部消散,但当前仍要警惕正股和可转债双双下跌的风险。

“类信用风险事件带来的净值波动或者退市压力仍然需要重点关注,进行实质规避。”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指出,对于真正临近偿还的品种,如果账面流动资产明显不足,并不建议最后博弈公司选择溢价转股的方式解决;转债市场最接近信用风险的情形是发行人退市,无论是实质退市还是市场担忧引发的出库均会造成价格大幅波动;问询函、非标审计意见等历史信用瑕疵事件等情况也很容易引发净值波动。

东北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刘哲铭认为,当前转债信用担忧情绪尚未消散,6月尚有大量转债评级有待更新,存在转债评级下调的可能,因此短期内不建议参与低价券抄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