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地方政府对宏观政策的作用从过去的“放大器”变成现在的“抵消器”

黄益平:地方政府对宏观政策的作用从过去的“放大器”变成现在的“抵消器”
2024年12月04日 12:04 第一财经网

黄益平称,地方政府对宏观刺激的反应比较迟缓,甚至形成了抵消效应。

日前,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在2024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过去十几年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出现了逆转,地方政府对于宏观政策的作用,从过去的“放大器”变成了现在的“抵消器”。

黄益平建议,消除地方政府行为的紧缩效应问题,应从长期、中期、短期三方面着手。特别是明年,一方面,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尽量让地方政府日子能够过得下去,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地方政府不规范的“开源”行为要消除。

地方政府对宏观刺激的反应比较迟缓

过去一段时期,大家感觉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的力度相对温和,这一现象直到9月底以后才有改观。“相对温和”的背后存在很多原因。

在黄益平看来,地方政府对于宏观政策的作用,从过去的“放大器”变成了现在的“抵消器”。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我国制定了四万亿刺激政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当时的地方政府贡献的。所以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国际上给人留下了非常果断、“立竿见影”的印象。这其中有中央政府果断决策的成份,地方政府也发挥了很大助力作用。

但最近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黄益平称,地方政府对宏观刺激的反应比较迟缓,甚至形成了抵消效应。最重要的原因是地方财务状况变得紧张,过去地方财政主要收入来源除了税收,还有土地出让、地方融资平台,但这两个渠道现在基本上已经被堵死或大部分被堵死了。

“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比较紧张,这可能是事实。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目前地方政府无法像在2009年那样放大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黄益平称,地方政府为了平衡收支,不得不节流、开源,这对宏观经济形成了“紧缩效应”。

节流,就是减少开支,减少用于公共服务的开支甚至对地方官员降薪,这样就直接减少了总需求;开源,则是想办法再去找一些新的财源,其中包括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从而对企业家信心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自然不利于经济复苏。

总结而言,黄益平认为,就是因为地方财政状况紧张,地方政府不得不节流、开源,对经济形成了紧缩效应。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他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这个因素长期存在。

另一个原因在于过去地方政府支持经济发展的具体做法是招商引资。各地的招商引资政策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在一些领域形成了较低水平产能的复制。

政策应尽力消除地方政府行为的紧缩效应

应该怎样消除地方政府行为的紧缩效应问题?黄益平提出三条从长期到短期的政策建议。

他建议,从长期看,地方政府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逐步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地方政府当然可以执行产业政策,但前提是真正对最后的结果负责。与此同时,将工作的重心聚焦到政府的核心功能,即维持公共秩序、提供公共服务、在特定领域引领科技创新等。

从中期看,他认为需要进一步推动财政改革,重构央地财政关系,确保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的相对匹配。

从短期看特别是明年,他建议,政策应该尽力缓解甚至消除地方政府行为的紧缩效应。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提高财政赤字或者增加政府举债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尽量让地方政府日子能够过得下去;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地方政府不规范的“开源”行为要消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