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共识”的形成,虽然艰巨但又是必需,一旦南辕北辙,我们可能会错失最关键的转型窗口。
12月中旬的上海,一股肃杀的寒流袭来,驱走了盘桓已久的暖冬,阴霾的天空转而碧空如洗,清冽的空气里可以闻得到那种冬天才有的气息。很多商业场所开始张灯结彩,圣诞和新年气氛逐渐浓厚了起来。
那几天也是前所未有的忙,一财“年终讲”节目在一周内要拍五场内景和外景,尤其是在黄浦江边的那些外景地,凛冽寒风下,站一会儿身体就开始僵硬。好在和以往的节目不同,这档年终大片的特色是跨界嘉宾访谈,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张军、ABB中国区总裁韩晨和小宇宙CEO舒玉龙,不只是聊财经,更多地在聊个体,聊时代。清澈阳光下的聊天让人轻松,跨界的思想碰撞更是让人忽略了寒冷,激荡起内心的强烈波澜。其中,有内观自身的回首和反省,有外观世界的焦虑与憧憬,从个体到全体,从过去到未来,数天的访谈,跨界的交叉视角,对观众,是一场盛宴,对我而言,更是体会到当下中国,不同群体亟待基于常识和规律,去提升共同的认知底线,尤其是在经济筑底复苏的过程中,不断去形成“新共识”。
之所以迫切,是因为没有共识就难以形成改革合力。中国经济遭遇疫情创伤之后的后遗症、自身的结构性矛盾、外部环境的巨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型期间,在短期和长期,在“立”和“破”之间的取舍和时机选择,都是横亘在决策者、专家、企业家和公众面前的深刻命题。
这个“新共识”的形成,虽然艰巨但又是必需,一旦南辕北辙,我们可能会错失最关键的转型窗口。
当然,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常识真正成为共识,其实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很多常识要转化成行动的依据和原则,并非那么简单。
当前的一个巨大挑战还来自信息技术和传播模式的巨变。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逻辑和认知里,而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平台算法和信息茧房非但不能改善,反而更强化了这种局限性。在这样一个时代,除了坚守发现和传播真相的天职之外,专业媒体未来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凭借专业、全面的优势和特色,不断通过尽可能客观理性的报道和观点,去提升各方认知水平,传播常识,消弭撕裂,打破茧房,在底线问题上达成最大限度的共识。
社会管理不同于自然科学,无法通过大规模的反复实验来试错,因为成本无法承受。所以在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更实事求是、更开放、更多元、更站在全局立场的专业讨论和传播尤为必要。第一财经前不久发表了华生教授的万字长文《价格双轨制究竟是什么》,对1984年著名的莫干山会议上关于价格双轨制“调”“放”两派之争,文章做了细致全面的回顾。价格双轨制是当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拦路虎,刊载这类学术争论稿件,我们并不在意对结论的评判,我们在意的是第一财经一以贯之的追求——“讨论真问题,提供真价值”,这也是莫干山会议给我们的最大启发:首先,必须直面问题,不回避;其次,讲专业、讲科学;第三,强调包容多元。唯有此,才能真正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这也应该是我们和读者之间达成的共识。
而一个有活力的思想市场一定是所有进步的源泉,尤其是在AI时代全面到来,星际旅行时代即将开启之际,时间划过世界的痕迹已然变换了轨道和速率,自由、竞争、开放、包容之花是所有创新的源泉,也因此更显重要。
新年将至,每个人都在期待改变,就像“年终讲”节目中的三位受访者,不约而同,期待行业的新需求,期待有效的新政策,期待市场的新开放。但是他们在期待新气象的同时,另外留给我一个共同且深刻的印象就是都非常敬畏常识和规律,敬畏个体和市场,他们注重脚踏实地,信奉长期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在不断创新求变的同时,不忘最基本的目标和理念。这让我想起诺奖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那个著名观点:不仅要研究如何增长,更重要的是为谁增长。他的观点也启发了很多政策制定者,经济政策如何更多考虑社会公正和个体福祉。而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的“新共识”正在中国不断形成,尤其在最关键的发展模式转型期,明确的政策方位和实践逻辑是最重要的信心来源。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但是新旧永远在更替,“共识”虽新,其中的道理和规律却是亘古不变的,正如《道德经》里那句名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古人其实早已经讲得很透彻了。
祝所有的读者新年快乐!
第一财经总编辑 杨宇东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