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之一,几乎涉及每一个家庭;在这方面违背公平原则,也就触及了很多人的心理底线。
日前,长沙市教育局召开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在规范政策性优待方面提出:自2025年起,高层次人才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此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社会反应强烈,是因为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之一,几乎涉及每一个家庭;在这方面违背公平原则,会触及很多人的心理底线。
首先要明确指出的是,此举涉嫌违反《教育法》。《教育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另外,根据《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就是说《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是严格遵守符合宪法精神的,当然“平等”是严格遵守了宪法精神。
其次要明确指出的是,无论享有“教育特权”的人数多寡,都违背了受教育平等原则,也侵害了其他公民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公开信息显示,被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人数并不多。今年3月,《长沙市第42批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名单公示》发布,共94人,其中B类1人,C类12人,D类81人。按照相关规定,D类人才子女只在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时享有优待。
制定“教育特权”政策的部门有一种说法以规避质疑,即“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大致意思是,原来统招多少还是多少,“计划单列”的是“额外名额”。
这种说法不免牵强。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将来增加的教育资源,都应该在机会平等的前提下分配。从这块蛋糕中单独切出一块分配给特定人群,无论蛋糕大小,都违背了教育平等原则。
如果“计划单列”是“额外名额”,就意味着地方财力有能力继续扩大招生规模。这个扩大也应该均等分配到每一个人身上。
可以这样说,哪怕有一个人因“教育特权”影响失去了继续获得相应教育的机会,都是对教育公平原则的严重违背。
同时,这样的政策本身,可能也不会真正被高层次人才看重,还会产生政策执行上的漏洞。
其三,要明确指出的是,地方上“教育特权”政策和过去招商引资“内卷政策”多有类似。
招商引资“内卷政策”造成的混乱不用多说。现在很多地方上所谓的“优惠措施”被叫停,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部门也被取消。前车之辙后车之鉴:明知超越了法律界限还出台地方规定,甚至互相攀比、层层抬高价码,前景可想而知。(作者系第一财经评论员)



![[泪] [泪]](https://n.sinaimg.cn/commnet/2018new_leimu_org.png)





![[允悲] [允悲]](https://n.sinaimg.cn/commnet/2018new_kuxiao_org.png)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