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耀:中国可助力推进全球绿色能源转型

王辉耀:中国可助力推进全球绿色能源转型
2024年06月16日 23:37 全球化智库CCG

Author

王辉耀

全球化智库(CCG)创始人兼理事长、国务院参事

当前,气候变化已是人类迫在眉睫的威胁,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普遍共识。作为应对全球能源和气候危机的关键举措,全球能源绿色转型正不断加速,清洁能源市场需求及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估算,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到2030年全球将需要达到45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需求,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大约4倍。此外,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我们需要在2030年之前将可再生能源产能增加两倍,并在2030年代初将全球绿色能源投资从目前的每年1.8万亿美元增加至每年4.5万亿美元的规模。

因此,针对中国出口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等新能源产品,尽管有指责说中国“产能过剩”,但清洁能源技术和产品需求在世界范围内远未达到所谓的产能过剩,且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现在,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中国可以与欧洲国家、美国以及全球南方国家等合作,利用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能优势加快全球可再生能源转型。

中国廉价、高效的太阳能光伏板等畅销海外,不失为中国对世界的一种补贴,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积极贡献。正如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进一步拓展了人类活动空间,中国的新能源技术产品也能助力各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如果因地缘政治冲突、意识形态和政治分歧,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而对美欧等出口与中国出口区别看待,甚至阻挠中国企业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生产或销售,那无疑是一种双标行径,不利于应对气候危机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能源及气候危机,中国正在尽最大努力为世界提供解决方案,即廉价的可再生能源。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在为类似类型项目提供绿色融资。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G7、G20及金砖国家等应共同合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找到解决方案,并让所有国家都支持这一点。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期盼,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所在。

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到了全球的2/3,对全球变暖负有历史责任。相较而言,中国、印度等南方国家工业化发展历史还比较短,甚至有发展中国家刚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不久便面临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挑战。

中国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技术突破为各国应用质优价廉的清洁能源设备、推进低碳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相较于对其意识形态化和指责攻击,不如探讨如何更好地实践应用。

对此,关于全球能源的绿色转型,有以下方案可供参考。

首先,美欧等国可利用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优势,允许中国企业在当地经销产品或投资设厂。中国新能源企业去外国投资设厂可以为当地带来高质量的清洁能源设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为当地提供环保问题解决方案。因意识形态和政治分歧而阻挠中国企业开展业务,有损当地经济及可持续发展利益。

其次,中国企业可到非洲、拉美及亚洲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中国开发的廉价能源技术,结合当地需求进行推广应用。以非洲为例,能源短缺是非洲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仍将有6.6亿无电人口,其中大部分居住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区域。发展新能源是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中国携手非洲国家建设了一大批新能源项目,未来可加大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力度,为更多国家和地区带去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

第三,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预算短缺问题,可在推进俄乌、中东等地缘政治热点问题缓和的基础上倡导各国增加用于绿色转型的预算支出,减少军事预算。如果每个国家都增加1%的预算用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和绿色转型,而不是超支2%甚至更多用于军备,那么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文章选自中宏网,2024年5月30日

CCG 图书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编著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 更多……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