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2024年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果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承办,会议主题为“落实金融强国战略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与会嘉宾共同回顾一年来养老金融的政策与实践,从不同角度分享探讨各类市场参与者的经验与思考,为养老金融发展建言献策。同时,论坛年度研究成果《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4》在会上发布。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致辞,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作总结发言,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主持会议。
焦捷表示,本次会议立足“金融强国战略”与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时代背景,汇聚政策、学术和行业顶级专家,共同探讨养老金融与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前景,意义重大。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秉承清华校训和五道口传统,致力于服务教育强国、金融强国战略,专注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金融人才,同时围绕“五篇大文章”系统布局智库建设。在我国养老金融事业发展的历史机遇下,学院将全力支持养老金融智库建设,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和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将迎来更加快速、蓬勃的发展,不断为我国养老金融事业贡献独特的智慧和力量。
胡晓义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面对自现在到2035年的经济社会结构变化,养老保险改革发展要做好几道必答题。一是随着城镇化率持续提高,居民养老保险中更多缴费者将转向职工养老保险,其覆盖群体中养老金领取者比重越来越高,两大制度的各自属性和彼此关联会发生什么变化,资金平衡将面临哪些新挑战,需认真观察和应对。二是就业形式多元化,越来越多人脱离传统“单位就业”方式,特别是“去劳动关系化”趋势明显,亟需创新政策、优化管理、增强制度包容性,实现养老保险高质量扩面。三是老龄化程度加深,战略储备基金必将从延续多年的“仓储期”转入“开仓放粮期”,准确预判拐点出现时间,抓紧扩大资源、增厚家底,并制定基金支出的规则和流程,是急迫的任务。四是在完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共识下,应当对各层次的比例及相互融通有清晰设计,促进体系均衡发展。
周延礼围绕深入学习“新国十条”、促进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发表主旨演讲。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有助于缓解社保支出的压力,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并推动实现养老保障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应切实贯彻“新国十条”要求,加快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步伐。推动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创新,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优势,优化政策环境,鼓励保险资金通过多样化方式参与养老产业融资,盘活存量资产并吸引更多资本投入,拓宽融资渠道,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通过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推动养老金融转型升级,为老龄化社会提供更加全面和智能的服务保障。强化养老金融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养老金融产品适当性监管,增强产品供需适配度。强化养老金融客户信息安全保护。
王忠民表示,两年前的五篇金融大文章明确提出养老金融作为国之重器的重要性,而今年12月15日个人储蓄账户养老金将全面推行,预计会带来庞大的现金流。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的信号指出,养老领域中的资金流动和资产充实将推动养老金融的新功能和发展路径。从资产负债表的三个角度分析,现金流的增加、负债的变化以及资产的运作都为这一大规模的资金流动提供了支撑。特别是在现金流方面,随着七亿人参与养老金计划,新的流动性将大幅介入市场,形成庞大的资金敞口,给公募基金和投资管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莫万贵表示,发展养老金融不仅是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更是金融机构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三大难点:市场化运营主体发育不成熟、养老服务机构风险高、风险缓释手段不足。由于品牌企业少、产业集中度低,加之资金回收周期长、资产抵押难等问题,金融机构对养老服务业的支持仍存在瓶颈。建议政府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大市场建设,同时通过财税奖补和用地用房政策的优化,提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的建立,为企业融资提供更强保障。金融机构方面,一是完善体制机制,组建专业团队或特色支行;二是创新金融服务,结合财税手段制定综合金融方案;三是通过资源整合与智力支持,为养老企业综合赋能。
随后,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年度研究成果《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胡晓义会长、王忠民理事长、董克用教授、魏晨阳主任共同为报告揭幕。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4》聚焦2024年国内外养老金融最新发展动态,并在多个维度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政策建议:一是分析了年金行业投资类 REITs资产建立统一信息交互机制的可行性;二是提出了金融行业参与养老金融的潜在路径;三是全面剖析日本NISA免税投资账户、美国401(k)计划、美国TSP 计划和英国集合缴费确定型管理模式,以期为我国养老金制度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常务副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张栋针对该报告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养老金融已成为国家金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5年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立的时候首次提出“三分法”划分养老金融(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概念,《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实践性、前沿性和国际性不断增强。本次蓝皮书由14家机构、25位署名专家共同完成,全面总结了中国养老金融发展的新成就与新挑战,并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的深度和影响力。未来,养老金融的研究将进一步聚焦概念框架的优化、学科建设及教材编写等领域,为养老金融战略的推进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随后,来自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汇添富基金、国民养老保险、香港投资基金公会的领导,以及曾就职瑞士再保险的资深专家做主题分享。来自相关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养老金融及养老产业相关企业的近百位领导和专家,以及30余家媒体代表出席会议。后续,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将持续发布本次会议相关专家观点及报告内容。
文章选自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4年12月14日
CCG 图书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作者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本书深度剖析了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变与抉择,及其对全球未来的影响。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程,展示了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农业国家逐步转型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过程。书中详细探讨了中国在贸易、投资、跨国企业崛起等方面的角色变迁,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纽带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讨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及其对全球治理的影响。作者分析了中国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地位变化,风云激荡中的中国外交,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中国在崛起的、更加一体化的亚洲中的角色。同时,还讨论了中欧关系的发展与挑战。第三部分审视了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和改革。书中探讨了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寻找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通过这些讨论,展示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 出版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编著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对话世界:理解新时代的全球化》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发展史”回顾了全球化的历程,从古代贸易到现代经济转型,探讨了全球化的起源与演变。通过与耶鲁大学教授瓦莱丽·韩森、《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对话,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层次发展。第二部分“弥合全球不平等与赤字”探讨了全球化带来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巴黎和平论坛主席帕斯卡尔·拉米、亚洲协会副所长温迪·卡特勒等嘉宾,分享了他们对全球经济不平等、贸易体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权力转移与大国关系》分析了21世纪的权力转移和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的复杂性。通过与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布鲁金斯学会主席约翰·桑顿等专家的对话,讨论了大国竞争、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来。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编著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