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厨艺,多年后成为老四心里重要的一环

“下品”厨艺,多年后成为老四心里重要的一环
2022年07月18日 18:15 深圳袁腾

一、满崽的“下品”

老四是家中的满崽,自小就没怎么与做饭打过交道,在家里有比他大10岁的大姐、大7岁的二姐,以及大2岁的哥哥。自记事起,老爸一直念叨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黍”,鼓励老四多读书,考大学,其他的事情都不要管。家里做饭再怎么也轮不到老四,家里老爸、老妈、老哥老姐都在呢。

老四从小吃着老妈做的饭菜,这些饭菜的原材料,大多来自自家田地的收成。从普通的稻米到后来的优质稻,从冬瓜南瓜丝瓜黄瓜,到豆角马铃薯西红柿,再到红菜苔红苋菜小白菜,还有红辣椒青辣椒等等。

▲老家的黄瓜

当然,猪栏里圈养的脏兮兮的猪猡、屋旁见到陌生人就慌不择路的母鸡们,到了年节将近时,也都成为了盘中餐。记忆中的厨房很简陋,但母亲总能做出各样香喷喷的美食来,温暖了老四年幼的胃。

多年以后,老四发现,在老妈的厨房用品中,永远都有一小瓶味精或者鸡精。在肉菜出锅前,老妈总会打开一个小瓶子,这个瓶子曾经装过丸子,如今是老妈的味精或鸡精储存瓶。老妈拿着小瓶子抖一抖,抖出一小半瓶盖味精或鸡精,洒到肉菜里,再翻炒一下,试一下味道。

“嗯,可以了。”

毫无疑问,老妈这样做,是为了提鲜。

二、摔坏的木砧板

初中时,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去春游野炊,要求大家自带食物和工具,经老妈同意,老四从家里拿了木砧板,那是一个圆形的厚实的木砧板,砧板两面都被老妈的刀功震出了内伤,一道道深深的沟壑爬满了砧板。

在麻布山上,同学们自己垒砌炉灶,生火煮饭做菜,一个个忙碌着。作为从来不用帮忙做饭的人,在这种场合老四只能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帮不上忙,同学们也不期待他能帮忙。爬山消耗体力,做饭也是消耗大,等到吃起来时,大家一个个抢着吃,都很开心,至于味道如何也都不讲究了,煮熟了就行。

老四与同学们跟着班主任,参观了山里的道观,让老四略微失望的是,道观没有小说里描写的那么清幽,反而弥散着一股死寂的气息。道观门口是泥巴路,门窗残破不堪,墙角布满了蜘蛛网,连那尊本应庄严的神像身上也铺满了灰尘。

年久失修的道观里,只住着一个清瘦的、走路颤颤巍巍的老道人。

道观虽然老旧,但道观后面井里汩汩冒出的水,同学们喝了却觉得甜丝丝的,沁人心脾。

下山时,滚满石子的山路上,同学们一个个跑得飞快,哪管班主任在大声疾呼“不要跑,小心摔倒”。老四也跟着跑起来,一不留神和同学撞在一起,手里拿着的砧板掉在了地上,摔成了两半。摔坏了的砧板粘着尘土,好似讨好似地想让尘土填满那一道道沟壑。

带着忐忑的心情,老四提着破砧板回了家,交给老妈。老妈嘴里嘟囔着,也没多说什么,将破砧板扔到了灶膛里。

从不做饭的老四将老妈每天切菜的砧板摔坏了,成了老四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三、卤鸡腿

初中毕业,老四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高中住校,每周上课6天半,半天休息。

大姐和大姐夫在县城安了家,大姐夫从公司分到了一套两居室。县城很小,从大姐夫家走路到高中学校只有十几分钟,1公里左右。长姐如母,大姐待老四的确像母亲一样,宠爱有加。每周日中午,大姐家都会有丰盛的美食等待老四到来。

老四是老爸、老妈以及老哥老姐的希望,全家都希望老四能考上重点大学,出人头地。

部队转业的大姐夫是二级厨师,经常会做福寿鱼、卤鸡腿、排骨汤。大姐夫做的卤鸡腿很大一根根。多年以后,每次看到大鸡腿,老四就会想起高中生活,想起热情的大姐和大姐夫。

四、清蒸黄翅鱼

大学毕业后来到深圳,老四和哥哥一起租房子住。哥哥是个美食家,很挑嘴。在出租屋里,哥哥偶尔会露两手,老四跟着也吃了很多美食。后来,哥哥回老家发展,老四留在了深圳。

老四的大学同学俊哥从小在深圳长大,大学毕业后也回到深圳,同学之间联系较多,俊哥就经常邀请老四到家里吃饭。

俊哥是潮汕人,家里的菜味道略为清淡。每回,俊哥妈妈都会做清蒸黄翅鱼,鱼刺不多,味道鲜美。老四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还会添饭。俊哥妈妈微笑着,看着吃得起劲的老四和俊哥,眼里满含着爱意。

五、味极鲜

老四的老婆从小学习画画,对色彩和结构有着深刻的认知,在下厨时对热锅、下油、蒸炒、洗锅等步骤都很认真。从校友大师兄家,老婆知道了摆盘的重要性,于是也从网上采买了一些精美的餐盘,并且搜索了一些美食制作视频,开始照着博主的分享来照葫芦画瓢。

刚结婚那会,老四基本上没机会进厨房,因为老婆实在是太喜欢做饭了,而且做的饭菜也都很可口。即便是在怀孕后期,老婆也经常会在厨房中穿梭,做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五颜六色的早餐

为了照顾怀孕的老婆,岳父岳母赶来了深圳。刚一来到,岳父就接管了厨房工作,老四只需要帮着买菜和择菜。偶尔,由于实在是厨房知识欠缺,老四买的菜并不称岳父的意,后来老四干脆连菜都不买了,直接转钱给岳母买菜。

每次,看到岳父穿着球服模样的背心短裤,在厨房里挥汗如雨,做出各色美食,老四都满怀感激。岳父做菜,基本都有个固定的程序,最后一道程序是倒上一点味极鲜。因此,岳父做饭的厨房里,永远都要备上一瓶味极鲜。

虽然没有因为读书成为家里的骄傲,对厨房老四也一直意兴索然,一来是自己做出来的食物色香味均差,乏善可陈,难免倒人胃口;二来家里有人会做菜想做菜。长此以往,老四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厨房门外汉了。

不过,时间是最好的老师。人越成长,就越能有所领悟。通过生活的点滴,我们感悟了生命的真谛。

结婚生娃之后,老四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肩上的担子重了。突然面对着一个成天咿咿呀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婴儿,老四与老婆很是慌乱。好在有岳父岳母在一边协助,岳父负责帮忙做饭,岳母负责帮忙带娃。

那段时间,老四在外面奔波,回到家里,总有岳父做的美味饭菜等着他。

六、团鱼

因为爱好美食,老四和老乡、校友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微信交流群——团鱼,大家因美食而聚,经常在一起交流。当然,大家更多的是一起去师兄家里吃饭。师兄、嫂子做饭,小兄弟、小姐妹跟着点赞、起哄、发朋友圈。

当师兄家的厨房升腾起烟火,翻炒的青菜发出爆裂声,汤锅发出“滋滋”声响,欢声笑语也适时地响起来,空气中弥漫着简单的快乐。

团鱼们聚在一起吃美食,喝美酒,分享近期生活、工作,一起“血战到底”,年龄差虽然大,但心态都是年轻的,都是“90后”。

▲“团鱼宴”

▲“团鱼宴”

师兄们的热情感染了老四,既要有工作,又要有生活、有家庭,人不是机器,人是有情感联系的。一个家庭的温度,很多时候是由厨房的热度决定的。长期的冷锅冷灶,培养不出热烈的情感交流。

七、最爱厨房中

老乡澎嗲是退休老干部,最美不过夕阳红,最爱就是厨房中。

来深圳带外孙的澎嗲,除了继续舞文弄墨,主要舞台就是那几尺见方的厨房了。喜欢“吊二两”的澎嗲,自信“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为了抒发满腹才情,为了满足儿孙的口腹之欲,澎嗲将满腔热忱全部付诸餐勺,烹调出一道道美味,在与亲友的推杯换盏中陶醉着。

澎嗲认为,谁家的厨房热气腾腾,谁家的日子一定不孤单,谁家的厨房冷冷清清,谁家的日子也必定不热乎。这世上什么都不能跟你一辈子,青春不能,美貌不能,恋爱也未必可以终老,甚至金钱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不辞而别,但是你的厨艺,你灶台上出神入化的手法,和由此而派生的欣赏美味的考究和高深,会伴随终身。

▲老乡澎嗲做的菜品

澎嗲的文字很美,美得可以听到文字的音律。正如他所写的:

“青山再高,高不过咱布衣的厨艺;江山再美,美不过我满目的佳肴。听一首老歌,把笑声听暖,做一手好菜,让心里花开。敬畏厨房、享受厨房,莫负这行云流水般的时光。”

八、用爱做菜

微友醉翁是地道的徽州人士,在深圳经营餐馆多年,向来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文采之间也”,所谓“妙手著文章”,他的朋友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怎奈,一场新冠疫情,逼得醉翁1998年就开业的徽菜老店一度关张,几经抢救,醉翁终于又支起一家新店来。

在“醉翁亭宋府菜”发表的文章里,醉翁感叹,自己对做菜的认识远不及他父亲:“记得2000年,父亲带着两个外孙女来看我。她们在醉翁亭吃过饭后,一脸不屑的样子,说舅舅饭店的菜不如外公做的好吃。我百思不得其解,老爸笑笑说,你们饭店的厨师是用心在做菜,我是用爱在做菜,你说哪个好吃?”

好一个“用爱做菜”,在不追求快、不追求利润的长辈眼里,那些青菜、那些香肉,都是有灵魂的;而在那些忙碌的厨子眼里,只看得到食客们焦灼的等待、外卖骑手的频频催单和厨师长对出品速度和出品成色的考核。

九、照顾自己

人毕竟是要学会成长的,有时候,那些平素不注意的软肋,总会莫名地被时光戳一下。老四不会做饭的软肋,到了结婚几年后,也就成了生活中一道绕不过去的梗。

当老婆带着女儿回到老家小住,老四独自在深圳,一日三餐也就成了眼前的练习题。还好,经过了生活的磨砺,老四的心态已经平和了很多。生活中没有了参照物,老四也更坦然,因为没有人跟他比厨艺了,没什么好难为情了。

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老四照着百度经验和下厨房小程序,一个个尝试。在网络师父们的引导下,老四也能做出可口的饭菜了,也号称有厨艺了。

▲老四做的菜品

曾经,在老四眼中“万般皆下品”的“下品”厨艺,现在已经成为了老四生活中的重要一环。

老爸和老姐一度很担心老四长大以后不会照顾自己,直到老四结婚生了小孩之后,老四带着小孩去看老爸和老姐,他们才突然发现,老四已经长大了,不仅会照顾自己,也会照顾小孩了。再后来,当老四在岳父家,以及在老爸家都能做出一顿可口的饭菜时,大家也就更放心了。

十、不自私的人

汪曾祺曾说:“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老四深以为然。

老四认为,作为男人,主动做饭给女人吃,并且愿意承担洗碗、洗锅、收拾厨房的工作,是对女人和家庭的深爱。

老四做完菜,开心地看着家人们吃得高兴,吃到光盘。

几年前,老四拍了一张老家老房子的照片,白炽灯下,满头银丝的老妈穿着一件毛糙起球的红色对襟毛衫,在简陋的厨房里炒菜。一阵烟火从窗棂中冒出来,老四闻到了一股肉香。这是幸福的肉香,有爱的味道。

▲老妈炒菜

如今,老妈更老了,老四想着,再回家时就得自己下厨做菜了,希望老妈能吃得惯自己少油少盐的口味。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