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重磅出炉,有哪些看点?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重磅出炉,有哪些看点?
2021年11月30日 18:53 中访网财经

解读 | 中访网

责编 | 秋山

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后,关于成都又有一重磅文件出台。11月2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洋洋洒洒共十一章,涵盖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创新驱动、产业聚集、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内容丰富详实。那么,《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究竟有哪些看点呢?

全国第三个 中西部第一个

201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到2035年,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首个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规划。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提出今年将支持福州、成都、西安等都市圈编制实施发展规划。

今年6月底,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时隔五个月,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成为全国第三、中西部首个被国家批复的都市圈。

相较于地处东部的南京和福州,成都位于我国西南腹地,成都都市圈为何能从全国脱颖而出?

成都市经济实力在我国中西部处于领先地位。2020 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占我国西部地区的比重超过10% ,成都市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 2 位。

区域内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重大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数字产业加速成长,文体旅游、现代物流、商业贸易、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成都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 72 所,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 120 个,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 6000 家。

从地理交通区位因素看,成都市拥有双流国际机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以及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另外,成都市处于“一带一路” 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的区域,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1+3”城市圈惠及近3000万人

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

主要包括:成都市,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广汉市、中江县,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青神县,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面积 2. 64 万平方公里,2020 年末常住人口约 2761 万人。

规划范围拓展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全域,总面积3. 31 万平方公里,2020 年末常住人口约 2966 万人。规划期至 2025 年,远期展望到 2035 年。

发展目标上,成都都市圈向我国东部地区看齐。《规划》提出到 2025 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 3. 3 万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东部发达地区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

《规划》要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到 45% 左右。《规划》还提到,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80 岁以上。

轨道上的都市圈

我国居民从心理和生理上能够忍受的最大通勤时间大约在一小时左右,而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都市圈的半径约为90公里,只有轨道交通这种方式才能确保在这样一个范围内实现通勤。

实际上,成都市的轨道交通已十分发达,2020年12月,还创造了“五线齐发”的历史壮举,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一跃成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第三城。

《规划》提出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以成都为中心枢纽,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构建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

探索以轨道交通方式合理衔接德眉资毗邻城镇,构建以成都站、成都东站、天府站、简州站、德阳北站、眉山北站、资阳北站等为核心节点,多种轨道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成都都市圈轨道通勤网络。

四大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在产业发展方面,《成都市都市圈发展规划》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一脉相承,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以及数字经济为主要发展重点。

在高端制造业领域,《规划》聚焦于新一代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医药健康和先进材料等七大重点领域。

在高端制造细分领域,《规划》要求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高端软件等细分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和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整合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能源装备、节能环保、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等领域优势资源,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实现智能化、数字化、成套化生产,共建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车联网,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为主攻方向,建设高水平汽车产业集群。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壮大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产业基地。

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成都都市圈以现代金融、文旅、现代商贸和现代物流为主要方向。《规划》要求发展壮大科技信息服务,加快推进成都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集聚区建设,发挥技术、渠道、数据等优势改造提升加工制造环节,积极承接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营维护等外包服务。

培育集聚会计审计、安全环保、法律服务、商务咨询等服务机构。实施医疗康养服务提升工程,推进“中国牙谷” “医美之都” “西部药谷”建设,培育智慧医疗等新业态。

《规划》还提到,以打造西部财富管理中心为重点,助推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强化对创新活动全生命周期的审慎管理,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在蓉设立金融科技研究院。

在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特色农业领域,《规划》提到推动川味、川果、川茶等优势产业集聚发展,促进郫都川菜、什邡雪茄、青神竹编等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眉山全球泡菜出口基地和文化旅游类、三产融合类特色小镇。联动推广天府油菜、安岳柠檬、眉山春橘、罗江贵妃枣等特色农业知名品牌。

《规划》还提到,大力推动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培育一批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的美丽休闲乡村。开展“都市农景” 试点,探索建设社区农场,再造都市农耕生活场景,催生一批都市农业新兴业态。

在数字经济领域,《规划》提到加快 5G 和光纤超宽带“ 双千兆”网络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6) 规模部署,完善“蜀信链” 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在金融科技、产品溯源、医疗健康、物流仓储、知识产权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应用场景。实施数字技术融合应用计划,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东南西北全方位立体开放新格局

《规划》就构建全方位立体开放合作新格局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全方位做了部署。向东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重庆以及长江中游重点城市合作发展,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延伸拓展与东北亚和美洲地区的国际经贸合作。

向南推进开放战略通道建设,以南向至东盟铁海联运、公铁联运班列为纽带,深化与黔桂滇西南传统经济联系紧密区域合作,拓展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沿海经济带。

向西强化深化与青藏甘新宁等省区合作,依托西向国际航线和中欧班列拓展国际经贸合作,建设面向欧洲及中西亚的国际市场主枢纽及重要门户。

北向出川加强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对接合作,延伸拓展与中原、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华北、东北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同时,《规划》提出要立足自贸试验区,完善开放战略枢纽,高标准打造国际贸易平台,高水平举办重大展会活动,将重点放在进一步为成都都市圈内现有的开放平台“赋能”,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