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4年,是中国财险行业转型深水区。在监管要求提升偿付能力的背景下,多家保险公司通过发债补充资本实力。作为行业老五,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财险”)于近期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成功发行60亿元资本补充债券。这一举措旨在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并增强资本实力。然而,这家拥有近40年历史的老牌险企,正面临业绩承压、资产质量恶化和合规问题频发的多重挑战。
偿付能力不足,行业排名落后
根据2024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截至9月末,中华财险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2.62%,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8.28%,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1.8%,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3.9%)。这表明,公司资本充足性与抗风险能力在行业内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尽管此次成功发行的债券将有助于改善这一情况,但长期来看,仅靠债务融资并不足以根本性解决问题。
陷业绩“增收不增利”困局
从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中华财险实现原保费收入557.40亿元,同比增长4.26%,但净利润仅为5.75亿元,同比下降22.08%。尤其是在第三季度,公司净利润锐减至7964.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6.9%。这表明公司在业务扩张过程中未能有效控制成本,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从业务结构来看,车险和农业保险是中华财险的主要收入来源。其中,车险业务2024年保费收入占比高达43.22%,但在车险综合改革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其增长乏力。此外,农业保险业务作为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近年来却因频发的自然灾害面临高额赔付压力,进一步拖累了盈利表现。
合规风暴:频繁受罚暴露管理短板
2024年,中华财险因合规问题频发,收到的罚单数量近百张,罚款总额超过1300万元。问题集中在财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和理赔资料作假等方面。例如,广西分公司因财务数据造假被罚50万元,榆林中心支公司因虚列费用被罚21万元。这些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暴露出公司内部合规管理体系的重大缺陷。
在投资端,中华财险近年来加大了非标资产的配置,但这些资产中不少与房地产行业相关。在房地产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公司多笔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和信托计划出现违约,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资产的信用风险。这不仅对公司的投资收益构成冲击,也对整体财务稳定性形成压力。
信保业务“后遗症”显现
信用保证保险曾是保险公司非车险业务的重要增长点,但高风险特性令中华财险深陷纠纷泥沼。2024年9月,杭州惠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诉中华财险辽宁分公司的信保纠纷案件,法院判决中华财险需赔付超5000万元。此外,公司还卷入了其他保险合同纠纷,涉及金额累计超过4亿元。这些问题反映出公司在信保业务的风控能力不足,以及过去过度追求规模扩张所埋下的隐患。
业内人士分析称,面对业绩下滑、资产质量压力和合规问题,中华财险需积极寻求转型突破。发债融资只是权宜之计,公司还亟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强化资本管理:除发债外,公司应积极推动股权融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以优化资本结构,提高偿付能力。2.优化业务结构:减少对车险和农险的过度依赖,积极拓展健康险、责任险等高增长潜力领域,分散经营风险。3.提升风控能力:加大在承保和投资端的风险管理力度,特别是在信保业务和非标投资方面,强化资产配置审慎性。4.加强合规建设:完善内部审计与合规机制,杜绝虚构中介业务、理赔作假等行为,重塑市场信任。
中华财险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保险公司,在中国财险市场中拥有重要地位。然而,当前的困境对其长期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未来,公司能否通过转型走出低谷,重拾行业竞争力,仍需拭目以待。(内容来源|商业晨刊)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