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的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戏韵悠扬,余音绕梁,“海上繁花耀清华——金山区‘戏曲进校园’专场成果展演”在这里上演。安平、钱惠丽、沈昳丽、马莉莉一众戏曲名家,和上海金山区13所学校的136名戏曲小达人,带着京剧、昆曲、沪剧、越剧、淮剧、锡剧六大剧种的精彩表演,从金山校园到最高学府,为观众带来一场传统艺术的盛宴。
“金山模式”名气渐响
金山区“戏曲进校园”项目自2017年启动,经历了从“进校园”到“在校园”的发展路径。如今,这项工作已经覆盖全区六成以上的学校,建立起幼儿园至高中和中职戏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项目实施至今,金山学子在国家级和市级戏曲赛事中屡创佳绩,共摘得24朵“小梅花”、38朵“小白玉兰”等荣誉。
“戏曲进校园”逐渐形成“金山模式”的探索背后,是金山区教育局的持续推动。通过经费支持、制度保障和名师助力,金山区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学习戏曲的平台,更在传承与创新中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今晚的舞台上,不乏“小梅花”“小白玉兰”,金山世外学校九年级学生吴思航,就是金山区各大校园里的戏曲小明星。她既能唱言派京剧《上天台》,又能扮相靓丽地演昆曲《牡丹亭》,还很擅长越剧《梁祝》《追鱼》里的经典唱段。她在台上以一段“借扇”,展现了昆曲刀马旦的功底。
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徐昕瑶和众多孩子一同带来了沪剧经典《江姐·绣红旗》等选段。这个8岁的小女孩从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学沪剧,已经学了三年,她的妈妈徐姿华感慨:“小时候孩子有些内向,戏曲让她学会了坚持,也培养了自信。在她一次次站上更大的舞台时,我看到了戏曲带给她的成长。”
文化根基深植校园
张堰镇的越剧普及,是上海越剧院与金山区教育局共建“越剧美育基地”的一个缩影。从幼儿园到中学,越剧文化在这里扎根成长。上海越剧院越剧老师沈倩记忆犹新,张堰幼儿园的陈老师不仅挖掘出一位从大班就获得“小梅花”“小白玉兰”的好苗子梁嘉怡,退休后还在继续给孩子们巩固越剧课程。
张堰二中越剧社团的负责人陶老师,曾几何时还是一位对越剧并不了解的体育老师。“记得第一次社团演出时,陶老师焦急地向小学、高中借服装、发饰。到现在参加演出,他会在演出准备中,反复清点孩子们的发饰、还会帮孩子们插发簪,这份对艺术教育工作的认真在我们这些主教老师、学生眼中,显得特别可爱。”沈倩想起这些画面,还忍俊不禁。
从当初张堰中学成为越剧共建扎根的第一所学校,“今天‘戏曲进校园’的美育方向,有一部分经验是在张堰中学这一高中生群体的学习特点上建立起来的。”沈倩说,未来,金山的越剧美育会有一个新的教学方向,不仅仅是传统剧目的教学,还会结合院团的创作力量,量身定制校园剧的创作与教学。
朱行小学则以沪剧为特色,从2021年开始,学校组建了专门的社团,李建华和吕贤丽两位上海沪剧名家成了社团的指导教师,三年间取得了多个国家级、市级荣誉。吕贤丽感慨,像金山区这样数年如一日地推动戏曲进校园,十分不易。
朱行小学校长金粉华说,学校里有很多孩子是从外省市来沪的,在11月2日的上海市“雏鹰杯”中华文化达人挑战赛决赛中,以沪剧社团孩子为主要力量的代表队,以全场最高分夺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当孩子们得知比赛结果的时候,大家都抱在一起哭了。”
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在金山区,“戏曲进校园”不仅仅是课程和演出,它更是一场贯穿学校、家庭、社会的文化传承实践。从专业院团支持到本土师资培养,从剧种创新到课程拓展,金山区逐步探索出符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特点的戏曲教育模式。例如,张堰中学结合院团创作力量,创编了校园越剧教材。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则通过手工社团,让学生用创意赋予戏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戏曲教育的普及,也得益于金山区和长三角戏曲院团的合作,12家专业院团的60多名戏曲教师,定期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与此同时,金山区还通过研学活动、戏曲展演、赛事推动等形式,让戏曲教育在校园和社会间形成良性循环。
这次金山戏娃北上清华,不仅是一次艺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展演过程中,北京丰台区第一小学的京剧节目加入其中,成为南北戏曲文化碰撞的亮点。而京剧、越剧、沪剧等名家的助演,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
金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郑瑛坦言:“‘北上’清华既是对金山区‘戏曲进校园’工作的肯定,也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戏曲艺术的熏陶中,发现更广阔的世界,同时也把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到更多地方。”
(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赵玥 北京今日电)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