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蒜断刀背后:张小泉增收不增利严重、2022年1季度难熬

拍蒜断刀背后:张小泉增收不增利严重、2022年1季度难熬
2022年07月24日 19:57 杠杆游戏

摘要:1年内股价腰斩(欢迎关注杠杆游戏)

撰文|杠杆游戏团队

一向低调的“刀剪第一股”最近火出圈。

先是有消费者表示“张小泉菜刀因拍蒜断了”,此后一段“中国人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是错的”采访视频,把张小泉再度捧上热搜,在采访中总经理夏乾良称,“中国人学了几十年的切菜是错的,所有的米其林厨师都不是这样切的”。

随后虽然总经理出面道歉,但关于张小泉的争议并没有停止。

公开资料显示,张小泉品牌成名于1628年(明朝崇祯元年),距今已近400年,是中华老字号,也是刀剪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2002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年还获得原产地注册保护。

张小泉产品包括家庭用剪系列、工农业园林剪系列、服装剪系列、美容美发剪系列、旅游礼品剪系列、刀具系列等共100多个品种,400多个规格。

一直以来,其中国国内市场覆盖率和占有率长期居同行之首,同时产品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张小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受消费者信赖。

2021年9月6日,张小泉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刀剪第一股”。

头戴“老字号”光环,身披多种荣耀,张小泉在上市初期的辉煌可以想见——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超400%,最高报价38.16元/股。

不到1年的时间过去,如今张小泉的股价却是一路向下,腰斩不止。

如此来看,张小泉的问题恐怕不止于菜刀能不能拍蒜。

最新的2022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张小泉当期营收2.09亿元,同比增速28.09%,但归属净利润却下滑明显,为1207万元,同比下滑45.96%,扣非净利润亦同比下滑47.24%。

从利润表主要变动项目里杠杆游戏看到,张小泉2022年1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同比增速均大幅高于营收增速,当期分别为3431.7万元、1790.4万元。

对此财报的解释是,销售费用上升主要为线上平台流量费上升;加大抖音等电商平台品牌推广力度,相应费用增加等。

管理费用激增则是阳江张小泉正式投产、折旧与摊销费用增加;管理人员增加。把时间线拉长,杠杆游戏发现张小泉的增收不增利,并非最近的新鲜事。

2018-2020年,张小泉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0.15%、18.03%、18.23%、32.81%,但看下净利润增速,则有点不太乐观。上述时间段内其同比增速分别为-9.53%、65.04%、6.80%、1.96%。撇开2022年1季度的接近腰斩不说,这两年的张小泉净利润同比增速也是下滑明显。

据新京报报道,张小泉部分产品为代工厂生产,代工厂主要分布在广东、宁波。

对此,张小泉给出的理由是:“公司刀剪产品一直发展较快,产能爬坡不及销售增速,所以需要代工厂来补充产能,这些工厂类似于公司的卫星工厂,合作经营时间久,生产经验足,再加上质量端由公司监管,会保证产品和张小泉自身生产产品的一致性。”

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张小泉的回应并不够妥当。当消费者向张小泉投诉菜刀因拍蒜断了时,客服竟表示,张小泉菜刀不能用来拍蒜。

既没有回应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没有及时安抚消费者的情绪。在舆论发酵后,张小泉才联系这位消费者给予补偿。此时,张小泉已经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张小泉的主要业务虽包括刀剪具、厨具厨电、家居五金三大领域,但从其往年的营收构成里可以看到,刀剪类产品仍为其营收大头,2021年占比69.22%,2019年更高为76.61%。

此次危机,也给了竞争对手的宣传机会,比如另一个刀剪老字号“王麻子”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用刀拍蒜,橱窗内的商品都标上了“能拍蒜”三个字。

刀剪类产品又属于耐耗消费品,复购次数少、复购率低,因此,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这次事件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张小泉需要有所突破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