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大学华人团队首次观察到超窄光谱凹陷,为百年“布里渊散射”理论开辟新空间

多伦多大学华人团队首次观察到超窄光谱凹陷,为百年“布里渊散射”理论开辟新空间
2022年07月15日 21:22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1922 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布里渊(Léon Brillouin)首次描述了布里渊散射,他那篇关于布里渊散射的原创论文到今年恰好 100 周年。我相信,假如布里渊先生知道,当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散射机制,应用到一个扭转介质上会有令人惊喜的结果,他一定会很高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钱黎表示。

(来源:Nature Photonics

近日,她和团队首次观察到一个超窄的光谱凹陷。一位审稿人认为,该论文为探索扭曲介质中的布里渊效应开辟了空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未被探索的领域。

其应用前景上如下:固体材料中的超窄光谱特征不仅罕见,而且非常有用。一个著名的定律称为克拉默斯-克罗尼关系。在该定律中,只要有一个窄的光谱振幅响应,就有一个相关的光谱相位响应。

后者意味着,材料在光谱凹陷周围的折射率也会发生急剧变化。正因此,超窄光谱特征被用来制造“慢光”,因为当光的频率在尖锐的光谱特征附近时,光的传播比平时慢得多。

这种慢光还可用于调控光存储、光学存储器等应用。由于光子是量子粒子,可以携带各种量子态,所以慢光现象也有望用于量子存储器。

超窄光谱特性的另一个应用,很明显是在传感方面。而且特征越窄,灵敏度越高。由于这种光谱凹陷对波长和偏振的变化都很敏感,故它能用于感应任何直接或间接引起光的波长、以及光的偏振态发生改变的变化,比如应力、温度、磁场的变化等。

反过来,这种光谱凹陷也可用来稳定波长或偏振态,比如能用它监测波长和偏振所带来的变化,并用它来激活的稳定反馈机制。

此外,亚兆赫兹特性也可作为一种窄光谱滤光器,从而用于微波光子学。在该领域里,光可以携带射频、或微波信号,以便利用光载波的巨大带宽、以及它们在光纤中极低的传输损耗。

然而,由于微波信号的频率比其光学载波要低得多,因此它们也需要更窄的滤波器来进行信号处理。虽然人们能从其光学载波中解调微波信号,并作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但在许多情况下,直接在光学域进行处理,会更容易和经济有效。所以,当人们需要光学领域的超窄滤波器时,此次发现可作为一个解决方案。

近日,相关论文以《无谐振器扭转增益介质中的亚兆赫兹光谱凹陷》(Sub-megahertz spectral dip in a resonator-free twisted gain medium)为题,发表在 Nature Photonics 上[1]。尼尔·乔克西(Neel Choksi)担任共同通讯兼一作,钱黎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来源:Nature Photonics

观察到超窄的光谱凹陷,宽度小于 1 兆赫兹

如前所述,该团队此次观察到一个超窄的光谱凹陷,其宽度小于 1 兆赫兹。

此前,在没有谐振器的固态材料中,学界从未观察到这一现象。而在该工作里,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使用的红外光的频率,大约是 200 太赫兹即 200 万亿赫兹。一个亚兆赫兹的光谱特性,大约是其频率的十亿分之一,可谓非常之窄。而为了在固态材料中获得如此窄的光谱凹陷,通常必须建立一个几乎没有损耗的谐振器,其品质因子数值必须不低于 10 亿。

因此,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制造设施和工序。有些设备并不是可以现成买到的,但是课题组在不用谐振器、只用常规成品组件的情况下,观察到了这样的光谱凹陷。

在创造窄光谱凹陷中,其使用的“技巧”是将扭转的双折射介质和偏振相关增益结合起来,这意味着只有特定偏振态下的光才能被放大。

双折射——它的字面意思是有两个折射率。折射率是一种材料的特性,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比,它会使光变慢,也会在介质交界面上弯曲光线。

有些材料有两种折射率,比如方解石。当进入这种双折射材料时,一束光可以分裂成两条具有正交偏振态的两束光。

(来源:Nature Photonics)

双折射特性也可以在光纤里实现,比如,将光纤的纤芯变成椭圆状。

当光传入双折射介质、比如椭圆芯光纤中时,它会以两种偏振模式传播。从技术上讲,它们被称为本征态,因为一旦光以本征态被发射出去,在没有其他扰动的情况下,它在整个传播过程中都将保持在同一本征态。

当双折射介质被扭转时,它仍然有两个正交的本征态。但这一次,本征态会因光的频率变化而变化。基于此,结合这种频率依赖性和偏振相关增益,该团队得到了一个对输入光频率和输入光偏振非常敏感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如下:假如光以正确的频率和正确的偏振态,入射到扭曲的双折射介质中,它就不会得到任何增益,而这个频率会处于光谱凹陷的最低点。

而现在,如果光的频率只变化一丁点,那么在此次案例中,只比凹陷频率低或高了不到 1 兆赫兹,这时它的偏振态就会稍微偏离本征态。因此,它的一部分能量会转到其正交偏振本征态上,同时会被放大。

这种放大是一种正反馈机制,它导致正交本征态的功率迅速增大,进而导致光的整体偏振态被“拉”到获得增益的偏振态上。因此,光频率一旦偏离光谱凹陷频率,就会获得高增益。

(来源:Nature Photonics)

钱黎表示,此次所描述的现象好比一个反向激光作用。对于激光器来说,只有特定频率能获得高增益,光谱其他区域都没有增益。而在该研究的扭曲增益介质中,只有光谱凹陷频率处没有增益,但是在凹陷附近的任何其他频率都会有高增益。其结果就是不需要任何谐振器,就能实现超窄光谱凹陷。

期间,该团队使用布里渊增益作为偏振相关增益,并使用椭圆芯保圆光纤作为扭曲的双折射介质。有趣的是,尽管布里渊增益已经为人所知几十年,而椭圆芯保圆光纤也被商业使用,特别是用于电流传感。但是,这种超窄光谱凹陷以前从未被报道过。

“所以,当我和学生尼尔·乔克西,为这种光谱凹陷找到解释时,我们也问自己,为什么这种现象一直未被科学家们发现?事实证明,我们只是非常幸运地‘偶然发现’了这个凹陷。不管是谁,有几个因素必须凑巧出现,才能观察到这个凹陷。”钱黎说。

观察步骤具体如下:首先要想获得布里渊增益,就需要一个泵浦激光输入和一个对向传播信号激光输入。泵浦输入和对向信号,都必须处于它们各自的本征模式之一。而且,泵浦输入的本征态必须与对向信号正交。哪怕光的偏振态,对这些约束条件有非常轻微的偏离,也会让这种光谱凹陷消失。

其次,扭曲双折射介质必须有相当程度的扭转、和相当程度的双折射特性。对于给定的双折射率,太多、或太少的扭转都会导致这种凹陷消失。“所以我们真的需要一种‘金发姑娘’(英语典故,意为‘刚刚好的’)光纤。我们很幸运地拥有这种光纤,才得以偶然发现了一个以前没有人观察到的现象。”钱黎表示。

对于本次成果,还有位审稿人表示:“尽管之前有大量论文研究了非线性极化效应,但本次结果是相当独特的,我从未听说以前有类似效应的验证。这里提出的技术也能使用其他形式的非线性增益来实现。另一个有趣的特点是,光谱凹陷使用了市场上购买的光纤,这为使用可定制设备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空间。”

悉尼大学纳米研究所教授本杰明· J·埃格尔顿(Benjamin J. Eggleton)认为,该论文成果可能在超窄线宽滤光器方面有一些很好的应用,也有望实现微波光子链路,从而帮助人们理解微波滤光器的性能。

“金发姑娘”

据钱黎介绍,最初他们本不打算做成一个项目。它始于一个偶然的发现,罗伊娜·卡西米(Rojina Ghasemi)是她以前的一个研究生,当时罗伊娜正在做一个项目,将扭转光纤的布里渊增益用于光学传感,以作为硕士毕业课题。

“我帮她建立了测量布里渊增益的实验,并向她展示了如何调整输入光的偏振来最大化布里渊增益。但有一天,她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说,她观测到了光谱凹陷,而不是峰!所以她是第一个观察到这种凹陷的人。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兴趣,因为布里渊收益谱出现凹陷是非常不寻常的。我的第一反应是一定是光谱‘烧孔效应’,这是激光中众所周知的现象。但这个凹陷对偏振存在着高度敏感。”钱黎回忆称。

此外,当泵浦输入和信号偏振平行、或布里渊增益达到最大时,都不会产生凹陷。而且,光谱“烧孔效应”从来不会这么窄。所以,钱黎认为它不太可能是“烧孔效应”。

同时,她怀疑这与光纤是一种扭曲的双折射光纤有关,也与偏振相关的布里渊增益有联系。但想深入地研究,还需要更多资源,而他们当时并不具备。

事实上,调查这种光谱凹陷,从来都不是一个被资助的项目。几年后,钱黎有了一位博士后研究员——来自中国的刘翳博士,他在武汉理工大学的部分资助下,来到钱黎实验室工作。

于是,钱黎把完全弄清楚这一现象的任务交给了他。基于该团队此前在文献中找到的布里渊增益建模工作,刘毅通过建立模型去模拟扭转光纤中的布里渊增益。但是,课题组并没有模拟中得到光谱凹陷。

提到这里,钱黎说:“我们不能通过简单地运行这个模型来找到光谱凹陷,因为必须给模型提供泵浦和信号的精确偏振状态,才能有机会获得光谱凹陷。比如,通过扫描整个庞加莱球(偏振空间)来找到正确的发射偏振状态,我们试过这样做,但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没有结果。

因此,刘翳的后半部分时间,主要用于改进实验测量方法。之后,我们便能观察到亚兆赫兹范围的凹陷。他的实验还表明,通过调整信号的偏振态,可以改变凹陷在光谱中的位置。”

但是,最初为什么会出现下降仍然是个谜。由于该项目没有资金资助,自刘翳离开后就一直被搁置。同时,钱黎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量子光学和非线性光学,所以这一项目并不具备优先级。

当来自印度的本科实习生尼尔·乔克西(即本次论文一作兼通讯)出现时,钱黎决定让他试着“破解难题”。”当我告诉他,这种超窄光谱凹陷是一种世界上没有人能解释的现象时,他跃跃欲试。他花了 6 个月的实习时间,来学习背景知识和理解此次问题。幸运的是,一年后他以博士生的身份回到了我的小组,并继续研究这个问题。”钱黎说。

这时,他们已经明白这样一件事:必须放弃寻找正确极化状态的“蛮力”,真正需要做的是寻找正确的发射极化状态。

于是,他们开始研究索尔克滤光器。这是一种双折射滤光器,由位于两个偏振器之间的旋转双折射板组成。而旋转双折射板是一个离散版本的连续保圆纤维,会受到偏振损耗、以及模拟偏振相关增益的影响。

可惜的是,索尔克滤光器模型并没有产生一个狭窄的光谱凹陷。相反,具有等效双折射特性和光纤长度的索尔克滤光器的光谱特征,会产生大约 10GHz 的光谱特征,比凹陷频率高出大约 5 个数量级。

其原因在于,缺乏作为正反馈机制的增益。换句话说,他们并不能使用偏振依赖的损耗,来模拟偏振依赖增益。于是,其又回到保圆光纤的布里渊增益模型。

当尼尔·乔克西采用旋转参考系,对保圆光纤进行建模时,研究终于取得突破。他发现在该旋转参考系中,本征模没有沿光纤变化。这时钱黎意识到,如果泵浦和信号以正交偏振本征态发射,它们将在整个光纤中保持正交。

值得注意的是,泵浦和信号在光纤中是对向传播的。一般来说,它们的偏振正交性不能在整个光纤中得到保证。对于泵浦和信号来说,以正交本征态进行发射,是它们始终保持这种正交性的关键。

这也能解释为何在光谱凹陷处几乎没有增益。那么,在偏振依赖增益的影响下,本征模的频率依赖性,是否会带来超窄光谱形状?尼尔·乔克西的模拟表明答案是肯定的,这说明他们终于解决了这个谜团!

而在建模和实验验证中,仍有很多细节得处理。通过进一步研究后他们还发现,该纤维必须是“金发姑娘”纤维,即只有同时具备均衡双折射特性和扭曲量,才能使这种凹陷变得显著。

另外,在审稿人的建议下,该团队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调查,以证明此次观察到的布里渊增益是各向同性的,并消除了对“光谱烧孔效应”作为替代解释的任何可能性。

接下来,钱黎打算以一种原理性证明的方式,演示验证上面提到的一些应用。她还表示,即使在一个被认为是、经过充分研究和确立的课题下,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布里渊散射便是一个例子。

同时,意识到一个新现象、并坚持不懈地寻找背后原因,这也非常重要。她说:“我知道固体材料中的超窄光谱特征是特别不寻常的。所以,投入时间和资源来弄清楚它产生的原因和机制是值得的,尽管我从来没有因为这个项目获得过任何正式的资金。

而激励有动力的学生也很重要。仍然记得,当我向尼尔·乔克西提到,这是一种地球上没有人能解释的现象时,他眼睛里散发出的光芒。我认为,是他内心强烈的动力让他度过了期间的困难时刻。而他的坚持和毅力最终赢得了胜利。”

支持:王贝贝

参考资料:

1.Choksi, N., Liu, Y., Ghasemi, R. et al. Sub-megahertz spectral dip in a resonator-free twisted gain medium. Nat. Photon. 16, 498–504 (2022).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2-01015-w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