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规划师?这个职业未获国家认可

高考志愿规划师?这个职业未获国家认可
2024年06月24日 15:43 中国商界

6月23日起,全国各地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和分数线,学子们迎来了又一个重要时刻——高考志愿填报。

七分靠考,三分靠报。笃信这一点的家长早就花钱为孩子找好了高考志愿填报机构,甚至提前和相关服务机构的“高考志愿规划师”进行了沟通。但是,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靠谱吗?

中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高考志愿规划师”是一些机构自己虚构出来的“头衔”,国家并未认定这一职业。尽管国家不认可,但是某些机构依然宣称专门培训“高考志愿规划师”并颁发相关证件。

图为教育部发文提醒考生及家长警惕“高价辅导”陷阱。(图片源自教育部网站)

1.谁在规划高考志愿?

一年一度的高考志愿填报很快就要开始了。

怎么填?报什么?面对繁多的招生章程内容和海量的专业信息,一些家长愿意花钱找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请“高考志愿规划师”辅助填报志愿。

在2023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开始前,教育部发布的一则温馨提示明确指出,近年来,每当高考成绩发布后,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和个人“网红”就通过“不浪费1分不浪费未来”“让每1分都发挥价值”等说法吸引流量,夸大志愿填报作用,制造贩卖志愿填报焦虑。然后,包装打造“专家”“名师”、虚假编造“内部信息”“内部数据”、宣称“大数据志愿辅导”“一对一咨询”等,诱导考生及家长购买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今年高考之前,张雪峰所在公司推出的有关志愿填报服务被抢购一空,甚至2026年的名额都已售罄。“张雪峰直播卖卡3小时入账2亿”一度成为热点话题。

图为张雪峰所在公司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软件页面截图。(图片源自峰学未来App)

张雪峰为什么这么火?北京市新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吴子君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一些考生和家长的焦虑成就了“张雪峰”们。

“高考志愿填报是技术活儿,找个靠谱的规划师省心多了。”河南的王先生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

但是,“高考志愿规划师”真的靠谱吗?

2021年,教育部发布预警时明确表示,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2022年和2023年,教育部分别发布预警和温馨提示称,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今年6月18日,教育部再次重申了这一点。

教育部表示,某些社会机构所谓的“志愿规划师”“专家名师”等大多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机构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

记者注意到,张雪峰所在公司推出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软件“峰学未来”App宣称:“峰学未来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师团队,拥有丰富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经验……”

那么,张雪峰团队的“高考志愿规划师”相关证件是国家认可的吗?记者就此多次联系张雪峰及其相关机构,但截至发稿时,尚未获得回复。

2.谁在培训颁发证件?

记者日前调查发现,一些机构不仅直接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服务,还专门公开培训“高考志愿规划师”。

“高考志愿规划师”是国家认可的吗?相关的资格证是国家正式颁发的吗?就此,记者以咨询者的身份询问了某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刘敏(化名)。刘敏表示,该机构的“高考志愿规划师”都是“持证上岗的”,“高考志愿规划师”资格是“国家认可的”。

刘敏称,该机构的老师“都是研究生,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有一流大学在校老师等,都是有多年指导报考经验的。”

图为某机构“高考志愿规划师”招生广告。(图片源自网络截图)

资深人力资源服务专家汪张明对记者说,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并不是一个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广大考生应谨慎选择。

记者查询得知,“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并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也不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

浙大城市学院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称,尽管教育部已明确表示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但是一些培训机构依然打着发放“高考志愿规划师”相关证书的旗号大肆招生,其目的就是赚钱。

教育部表示,某机构一些所谓“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只经过几天培训就匆匆上岗,还有一部分“志愿填报专家”并没上过大学,按照总部培训过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

黑猫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显示,多家培训机构被投诉“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存在问题。

图为“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相关投诉。(图片源自黑猫投诉平台)

交了3980元学费的张伟(化名)投诉称,去年报名参加了某机构“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课程。“报名老师极力宣传他们是正规机构,参加课程并完成课时和考试后就可以得到证书,由某研究会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十四五’规划‘基于大数据分析人才发展规划研究’课题组颁发,是民政部登记注册、教育部主管、某研究会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发的证书。”

拿到证书后的张伟发现自己上当了,“此证书毫无含金量,某研究会没有发过这样的证书,而且也不是准入证书。”

3.谁来整治诸多乱象?

“现在,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成了一门‘生意’。”吴子君说。

近年来,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高考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付费规模达9.5亿元,预计2027年将增至12.2亿元。

图为某机构展示的“高考志愿规划师”职业技能培训证书(样本)。(图片源自网络截图)

巨大的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瞄准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现有1462家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企业。

“目前,北京有不少机构在培训‘高考志愿规划师’。”在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周莉(化名)对记者说,“大家的课程都不一样,收费标准有高有低。我们的课程是自己研发的,线上学习,大概学1个月,每天学1个小时。线上考试,基本上都能考过。”

周莉表示:“考试通过后,颁发‘高考志愿规划师’高级证书。证书是国家认可的、合法合规的,有正规的证书编号,有证书查询网址。”

“机构如果宣称‘高考志愿规划师’是国家正式认可的,则涉嫌虚假宣传。”吴子君认为,虚假宣传行为属于欺诈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机构还向学员承诺,获得证书后可以推荐就业。但事实证明,所谓的“推荐就业”仅仅是一个噱头。

赵琦(化名)反映,其报名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高考志愿填报职业规划师”的培训课程,交了4760元报名服务费。“钱交了以后,(培训机构)并没有按照合同承诺的提供推荐就业服务,根据合同我要求退款,结果遭到无理谩骂,最后只退还了2380元。现在他们就是各种拖延,我联系项目负责人,结果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复。”

此外,“高考志愿规划师”还存在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渲染焦虑过度营销等问题。

今年,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面向高考生免费开放“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等服务。

图为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页面部分截图。(图片源自“阳光高考”网站)

此外,教育部指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会同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服务专项治理,持续整治高价收费、虚假和夸大宣传、恶意曲解政策、实施欺诈、传播不良导向等市场乱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教育部表示,考生应依据自身的高考成绩、兴趣志向以及高校的招生政策,自主合理填报志愿,规划好个人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之路,切莫简单交付于某个机构或个人。(记者 杨宏生)

来源:中国商报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