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红楼梦》的语言别有味道。说是古文,但又有今意;看似俗语,又有章法。像读文白间杂的小说,又似听乡间私塾的老先生讲古。曹雪芹算得上是一位充满大智慧的作家。他把古往今来的语言糅合在一起,串联出簇新的语言,让《红楼梦》成了老少咸宜、庙堂读书人与民间阅读者共同喜欢的佳作。
《红楼梦》的作者参透了人性,来自于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参透。中国文学,发展至清代,已经积攒了多种文体的审美趋向。诗词歌赋,洋洋大观。曹雪芹无疑是深得其精髓的学者。他不是顽固不化的继承者,善于化腐朽为神奇。有的研究者,专门研究《红楼梦》的诗词,遂成巨著。因为作者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让《红楼梦》全书充满着雅趣。饱读诗书的贾政,算是正统文化传承者的代表,而在闺阁之中周旋的贾宝玉,却对古典文化别有新解,就是那些看似卑微的丫鬟们,也能通过猜枚、咏诗而各有吟诵。对于读者而言,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阅读,自然是最美的精神享受。阅读中能温习古诗,体验与书中人物共同雕琢诗词的意趣,读者与作者的互动,让读者感到人物鲜活起来了。说理阐哲自有《好了歌》,黛玉葬花有《葬花词》。随宝玉大观园里走一圈,那些对联和题款,让人浮想联翩。这种阅读体验,是在别的古典小说里很少看到的。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皆已出版,作为一位勤奋的读书人,曹雪芹不可能不阅读这些小说。有学者研究出,他对《金瓶梅》的语言是有所借鉴的。有的学者还就《金瓶梅》和《红楼梦》版本中的俗语、描述方式进行比照性研究,发现曹雪芹对《金瓶梅》语言有颇多学习之处。但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在于,《金瓶梅》讲述了以一个淫棍、官商西门庆和吴月娘、潘金莲等六妻妾为主要叙述对象的故事,其语言叙述更有别于对传统伦理的文化认同,所以该书一出就被视为诲淫诲盗之作;《红楼梦》则以情种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等女性为叙述对象,营造了轻歌曼舞、缠绵悱恻的艺术氛围,容易让读者读后生情。《金瓶梅》辣眼,《红楼梦》养眼;《金瓶梅》描述了女性解放,但以一种讥讽女性的口吻叙述,《红楼梦》则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把女人当人看,而不是把女人简单看作男人的玩物。这就让《红楼梦》有升华读者思想境界的意义。如果说《水浒传》主要是以聚义为主的山文化为主,《金瓶梅》则延伸到以运河文化为主的“水文化”形态的描述,到了《红楼梦》则突破了山水文化的藩篱,把贵族文化与世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多元文化景象。
吃语言有雅俗之分。《红楼梦》向我们描述了众多的美味佳肴。读者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一样,领略到了什么叫贵族之家的饮食享受。在食不厌精的贵族之家,每一份美食皆有其来历和制作的方法。曹雪芹充分显示其描绘食品的笔上功夫,直让阅读者满口生津。据说,曾有厨师按照书中食品的做法如法炮制,吃起来却并不好吃。要么是原料变了,要么就是曹雪芹先生留了一手。书中还多处提到喝茶,现代人只能从其叙述中,感到古代茶文化的韵味了。在吃文化中感受贵族与民间、主人和奴仆的差别。通过吃来展现人物性格,通过对吃的描述来接续故事,实在是《红楼梦》的一大贡献。食物、吃姿、吃话,成了展现吃文化的一个链条,充分展示了贵族之家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
穿语言有高下之别。《红楼梦》不仅善于运用传统故事来渲染人物,更善于用描述穿戴的方式来展示人物性格。贾宝玉的穿戴与林黛玉不同,更与薛宝钗不同。每个人物出场,就像戏台上的人物亮相一样,曹雪芹皆给他(她)们描画一番,让他(她)们的服饰能显示其内在的品性和外在的性格。雍容华贵与简朴寒酸恰成对比,上门寄养与养尊处优也成对照,泼辣张扬与矜持内敛自在两方。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在这所好中,让人物通过衣物说话,是曹雪芹描写人物的一贯手法。
住语言有繁简之差。有心的专家,将《红楼梦》的建筑描绘出来,赞叹其布局和风水。在这风光无限的建筑里,读者感受到了贵族和平民的差异。曹雪芹更多的笔墨,用在了描述贵族建筑的繁复华丽上,通过对假山秀水游廊的描述,营造了一个让人钦羡而又感叹的物质世界。美好的幻灭,正是作者所要刻意描述的。有了这样的依托,富贵与贫穷的对照、繁复与简单的对应,才能给读者以更多的心灵撞击,也是《红楼梦》魅力无穷之原因。
行语言有轻缓之异。言行无疑是描述人物内在心理的关键。在《红楼梦》里,作者根据人物特点,以行代言,以言展示人物性格。作者在叙述人物时,更多通过描述人物的行动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一旦出现对话,则“凤辣子”有“凤辣子”的语言,刘姥姥有乡间村妇的表情,焦大有“醉鬼”的神态,贾宝玉有“吃胭脂”的表现,袭人有“善女人”的软语。林黛玉的“怪言怪语”,薛宝钗的“大智若愚”,晴雯的“快言厉语”……皆给读者以鲜明的视觉感受,这是从语言到性格的通感效应。
玩语言有深浅呼应。通篇看来,全书贯穿了贾宝玉的个人情怀。贾宝玉是个爱玩之人,但他的咏诗,则介于正统和低俗之间,别成一格。好似贾宝玉是一个闲散之人。咏诗之时,通过深浅呼应、雅俗对比,充分展现人物性格,让《红楼梦》妙趣横生。有刘姥姥“大马猴”的比喻,会让人物语言增色不少。和现代人相比,《红楼梦》的玩技会少许多,但玩的深浅呼应,雅俗对比,人物高下……却给读者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
《红楼梦》人物的语言,比传统古典小说更精进了些,无论男女,无论高雅和低俗之人,《红楼梦》对人物的描述均能逐一根据各自的特点描述出来,以至于现代人直接用该书中的对话演绎人物,观众也能立即感知那个人物是谁。沈从文先生提倡“贴着人物写”,属实是作家的基本功。现代作家追求语言量的提升,往往忽略了语言质的改进,难以出现传世的佳作。AI之所以不能取代作家创作,道理就在于此。而就企业管理者而言,尊崇作家“贴着人物写”的原则去真心关怀每一名员工,才能实现与员工的真正沟通,从而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像管理机械一样去管理员工,不会赢得员工的积极回应,也不会完成一篇篇佳作,这是管理者要注意的。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戴荣里)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