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奔赴一座城”,为何成为新潮流?

“为爱奔赴一座城”,为何成为新潮流?
2024年05月11日 20:11 937江苏新闻广播

今年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日益繁荣,演出市场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热门剧目连演、加场,话剧、音乐剧接连排期开票,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成为特别火热的文化现象,江苏各地也嗅到了发展先机,着力在文旅表现形式、文艺展演场景上下足功夫。文化消费的活跃不仅点燃了游客的出游热情,对于提振消费信心、增强经济信心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从个人演唱会到各地音乐节、剧场舞台,演艺经济大放异彩。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3.44万场,较去年“五一”假期同比增长10.66%;票房收入20.84亿元,同比增长37.17%;观众人数1026.73万人次,同比增长18.63%。年轻人为了一场演出专程奔赴一座城市,越来越成为出游新潮流。以大型音乐节为例,记者注意到,在江苏广电总台打造的第11届咪豆音乐节·超级PRO的现场,就有不少乐迷从全国各地赶来。乐迷张先生表示:“南京溧水的这场音乐节,体验感是很好的,非常喜欢这座城市的人情味和一个氛围。”

第11届咪豆音乐节·超级PRO

看演出,由曾经的旅游顺带消费,转变为一种时尚的、崭新的生活方式。在经历过2023年的爆发式增长后,今年大型营业性演出,包括演唱会和音乐节市场依然热度不减。在互联网上,消费者的潜在的需求也正在被不断发掘。例如,一些票务APP开通了城市许愿功能,消费者通过艺人主页可以许愿期待巡演的城市,而这些数据将成为演唱会主办方的重要参考指标。演出市场的持续火爆,进一步拉动了地方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的消费增长。咪豆音乐节组织方,江苏音乐广播副总监陆莹:“用我们的产业、文化,和文旅消费来进行联合,互相释放出一种聚变效应。五一期间当地的酒店、民宿全部爆满,也给整个溧水当地的经济和文旅消费,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环境式剧场

近两年,《只此青绿》《红楼梦》等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破圈剧目成为“爆款”,出现“一票难求”“场场售罄”的票房成绩,不难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也正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新动力。例如,近期火爆的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起初在短视频平台走红,热度从线上传导至线下,“身在其中”的满满氛围感,让许多从未接触过越剧的观众走入剧场。

在江苏各地,各具特色的小剧场、演艺新空间也纷纷融入城市空间,与大剧院、大剧场互促互补,受到各年龄段消费者的喜爱。小剧场与各地早茶文化、历史街区和特色古典园林相融合,颇具先锋性。

个园“千秋粉黛”小剧场

在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扬州个园,“千秋粉黛”演艺剧场旅游演艺品牌,就将园林和剧场文化结合在一起,一天最多的时候会有十几场,成为不少外地游客的旅游必打卡项目。西安游客马金霞说:“我觉得这个小剧场非常好,这里面气氛也很好,感觉很亲切,坐在这儿,品尝一下这边的茶,非常惬意。” 扬州市文艺创研中心主任朱运桃表示,通过文旅融合,将剧目创作和旅游文化建设相结合,希望能通过地方戏曲的打造,进一步擦亮城市的文化名片。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永昶分析,演出市场的火热,不是一蹴而就的,经济发展带动了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进而推动了文化演出市场的繁荣。此外,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使得文化爱好者能够聚集到一起,兴趣相投者汇聚成的社群文化,进一步促进了线下文化活动的发展。

“第一是需求端,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老百姓物质生活的丰富,他们也有了更多精神方面的需求。第二是供给端,近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高速发展,有不同的生产主体,也不断有资本进入,尤其是有大量的文化艺术工作者的热情,他们能够提供多元而丰富的文化产品。第三是链接,今天的互联网生活让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我们一般称他们为趣缘群体,这些群体能够快速地去分享信息,共享信息,从而让他们的聚集从线上到线下,促进整个文化市场的繁荣。”刘永昶说。

(江苏台记者 李秋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