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丨推动结构性改革,促进形成消费持续扩大的长效机制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丨推动结构性改革,促进形成消费持续扩大的长效机制
2024年03月25日 23:34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姗

  随着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和通胀逐步回落,全球经济活动呈现出较强韧性。但受到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增长仍然缓慢,且不平衡。

  3月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全球经济增长趋势”专题研讨会上,十几位国内外嘉宾围绕全球经济前景、全球经济治理合作等备受关注的话题,展开了多种形式的研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主持本次专题研讨会。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围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作主题发言。杨伟民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宏观政策的主基调是扩大内需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我们要扩大内需,但也不是孤立的,而是要瞄准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推动结构性改革,促进形成消费持续扩大的长效机制。”杨伟民说。

  杨伟民表示,围绕形成消费持续扩大的长效机制,我国或将在七个方面统筹推动一些措施和政策。

一是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杨伟民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把多年来沿用的“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的“基本”二字删去,凸显了国家促进居民收入更快增长的决心和导向。

二是推进区划和行政机构的改革。杨伟民表示,党中央要求党政机关要“过紧日子”,不少地方正在推动行政区划改革,这都是为了减少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把省下来的钱更多用于社保、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从而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三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杨伟民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四是积极扩大市场化就业。杨伟民指出,中国政府在扩大就业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已经和正在推进的市场准入改革,会使市场自发创造出有效就业岗位。如果要持续稳定地扩大就业,应该恢复到过去的就业增长格局,即民营经济就业岗位增加,民营经济预期转好了,就会扩大投资、扩大就业。

五是减少对消费的限制。“消费者同生产者一样,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我们既要坚持不干预企业,也要确定不干预、少限制消费。”杨伟民说。

六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杨伟民表示,住房是居民消费特别是消费升级的主要领域,也是最需要统筹扩大需求与结构性改革、统筹短期政策与长期制度的领域。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空间。

七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杨伟民指出,要通过身份制度改革,帮助进城农民工更快融入城市,显著提高我国居民总体消费。

  在小组讨论环节,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高培勇,美国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宏观研究公司主席、首席执行官鲁里埃尔·鲁比尼,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匈牙利国家银行副行长乔鲍·坎德拉齐,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院长李时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刘遵义分别作了观点分享。

  高培勇在发言时表示,预期不稳、预期波动将越来越成为宏观经济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稳”的变化,由去年的“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变成了“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高培勇认为,在“新三稳”和“老三稳”之间,显然将稳预期放在了基础、关键的位置上。不过,高培勇强调,当预期不稳、预期波动越来越成为主要矛盾时,就不能简单搬运过去称之为逆周期调节的做法。

  对于如何治理预期问题,高培勇认为,需要改革和政策双轮驱动。面对新形势,宏观经济治理关键是要把握好稳预期和逆周期调节之间的异同点。不能将稳预期的相关政策操作简单等同于逆周期调节政策。应对预期问题,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度变革,以体制机制改革来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扬在发言时表示,中国仍然是支撑全球经济恢复的主导力量。全球经济见底回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为3.1%,2025年为3.2%。此预测值比2023年10月的预测值高0.2个百分点。原因有二,一是美国以及一些大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呈现出比预期更强的韧性,二是中国明确了加大财政刺激力度的政策取向。可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支撑全球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2024年全球总体通胀率预计将降至5.8%,2025年为4.4%,2025年的预测值有所下调。

  李扬表示,为了加快经济恢复,中国已加大了财政政策刺激的力度。这样既向外界释放了积极的信号,也有利于控制政府负债率、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为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