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丨平稳开局 广东如何“挑大梁”

经济地理丨平稳开局 广东如何“挑大梁”
2024年05月24日 10:27 中国经济时报

广东向“新”

编者按 3.15万亿元,同比增长4.4%,广东一季度平稳开局。对照完成全年GDP增长5%以上的目标,广东还需要继续努力。

经济增速承压之下,“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频频提及。开局看大势,解码广东经济“首季报”,成色依然是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李源清

  一串串数字意味着“经济第一大省”沉甸甸的责任。外部环境不稳定,有效需求亟待激发,却仍能从广东一季度数据中,定下“持续恢复、开局良好”的判断。

制造业优势继续“加分”

  过去一年来,谋“新”提“质”成为广东发展的关键词,这些努力也在一季度数据中有了体现。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落到数字上就表现为先进制造业的增长等数据,高新技术增加值更高达13%。”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认为,这就是新质生产力数据的具体表现。

  今年一季度,广东作为工业和制造业大省,规上工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6.1%、6%,为全省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增长提供支撑;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集成电路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位居全球第二;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全国每3台工业机器人和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台(辆)是“广东造”。制造业当家的广东,用新工业助力再造一个新广东。

  “广东形成梯次发展的万亿元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赖茂华表示,当前广东以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运用数字技术加快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抓住风口,壮大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制定广东未来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谋划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和概念验证中心。

  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产业成为推进广东一季度构筑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粤东西北冲出“黑马”

  在高质量发展亮点频出的同时,如何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是广东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大短板。

  一季度数据显示,“挑大梁”的珠三角总体发挥稳定:GDP合计超2.57万亿元,总量占全省逾八成;有5个城市GDP增速跑赢全省大盘。然而,从GDP增速来看,两座“万亿城市”广州、佛山分别为3.6%、1.1%,均低于全省水平;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表现却相对亮眼,其中揭阳更是以8.0%的GDP增速领跑全省。

  “在广东21个地级市中,除了揭阳因中国石油集团炼油一体化投产,呈现高速增长外,其余城市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呈现两极分化特征。”河海大学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智库首席专家刘奇洪表示,作为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深圳带动效应越发明显。

  “广东一季度同比增速跑赢全国的城市均位于以深圳为中心,100公里为半径的区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刘奇洪表示,其他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城市,抵抗外部经济风险能力薄弱,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

  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彭澎认为,广州、佛山两市数据不理想,一是跟房地产市场不景气有关;二是两市汽车产业受到冲击较大。

  “贸易保护主义、房地产政策的调整等因素,对珠三角的影响都大于其他地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数据更亮眼也很正常。”广东财经大学全民数字教育学院院长黎友焕表示,近年来,广州、佛山等地用地指标都很紧张,这些要素资源也制约了城市发展。

“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最重要的抓手是‘百千万工程’,现在的数据说明了‘百千万工程’作为主要拉动力,对各地经济的拉动效果都相当理想。”黎友焕认为。

  5月9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在广州召开;5月14日,广东省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座谈会在韶关召开……推进会之后再专题召开区域协调发展会议,其用意也颇为明显:更聚焦、更用力,再动员、再部署。

  会议明确广东将在三个方面着重发力:以产业为抓手,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进一步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

  广东省委改革办副主任、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德忠透露,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广东突出集聚发展,加快构建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县域全产业链发展,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布局建设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平台,转移项目超650个,总投资超3200亿元。”

实现全年目标还需要看下半年

  “从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广东要实现GDP增长5%以上的全年目标,困难还是不小的。但是从以往经验来看,广东常常是下半年增长强于上半年。”彭澎表示,这跟一季度放假时间长、广交会等订单多在二季度以后产生有关,当然广州、佛山等城市经济增长落后还是需要引起重视。

  黎友焕认为,按照一季度发展势头,广东基本上可以实现GDP增长5%以上的全年目标。从产业方面来看,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较快,未来会持续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从区域情况来看,无论是以产业集群为主的区域,还是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都会持续发力。

  在刘奇洪看来,广东未来发展,一方面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在出口方面寻找突破口,另一方面要推进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重点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领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