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健康第一”促进青少年健康高质量发展

以“健康第一”促进青少年健康高质量发展
2021年09月26日 00:00 北京青年报

郭杰(北京汇文中学校长)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学校实施、社会参与的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到2035年,学校卫生条件、体育设施、健康教育和健康素养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高质量的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体系。

五部门《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第一项为“坚持健康第一”。这成为《意见》的一个鲜明、重要的特点。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020年10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都要求树立和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现在,教育部等五部门《意见》再次重点突出“坚持健康第一”,进一步强化了以“健康第一”理念和实践促进青少年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

五部门《意见》提出,坚持健康第一,教育学生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学会和掌握健康知识与技能,为人人终身健康、建成健康中国奠定基础。这明确了青少年在卫生与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健康在生活、学习、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并且每个人包括未成年人都要对自己的健康承担“第一责任”。只有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健康切实承担“第一责任”,国家和社会为公民提供的健康服务和保障,才能通过公民自身努力尽责而得到充分落实。

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首先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要求,包括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健康发展、实现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要扩展、提升至“大健康教育”层面,学校体育工作要扩大到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加强卫生防疫知识普及教育、加强健康饮食与劳动技能教育、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全方位卫生健康教育范畴。

“健康第一”教育发展为“大健康教育”,扩大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的范围和规模,强化了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了卫生与健康教育的层次和地位,内在地要求相关教育主体积极协同配合,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综合治理格局。为此,《意见》要求各地把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规划,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工作责任,学校要建立校长负总责、分管校领导牵头抓、相关部门保落实的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不只是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也不只是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卫生与健康的内容,而是要形成一个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中心的教育工作体系。

其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应当成为以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带动多方面、多领域相关工作的有力抓手。

“健康第一”教育对中小学校体育教育、卫生与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教育内容方面,学校要构建分学段、一体化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向学生提供日常锻炼、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安全、心理健康、生长发育、性与生殖健康等课程学习。在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专门机构,整合校内外资源提升健康教育能力,提供高水平的健康教育教学服务。要加强健康教育师资专项培训,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兼)职保健教师、健康教育教师、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重要内容,并通过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医疗机构派驻等多种方式,充实学校校医和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等等。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并称教育“三驾马车”,学校加强卫生与健康教育,积极践行“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对推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有助于以中小学为重点,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牵引辐射效应,将卫生与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健康第一”理念与实践融入全民健康发展战略,将促进全民健康需求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