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黎巴嫩进入或战或和十字路口

以色列与黎巴嫩进入或战或和十字路口
2024年06月29日 00:25 北京青年报

这是6月26日在黎巴嫩萨巴阿拍摄的遭以色列空袭后的建筑废墟新华社发

马晓霖(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6月26日,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结束访美时表示,尽管以色列有能力将黎巴嫩“打回石器时代”,但依然寻求避免战争。27日,以色列北部遭遇35枚火箭弹袭击,全国大范围拉响防空警报。在以色列宣布将大规模结束加沙战事并批准针对黎巴嫩真主党的作战方案后,第三次黎巴嫩战争已箭在弦上,尽管美国、以色列和真主党均称无意大打出手,但以黎确实进入了或战或和的十字路口。2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突然降低战争调门,称“激战阶段接近尾声”,但以军将继续在加沙地带的行动直至“彻底消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军步兵旅指挥官称,预计将在一个月内结束加沙战事。25日,路透社援引以色列国家安全顾问察希·哈内格比的话说,未来几周将努力平息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并倾向于通过外交手段达成目标。他强调以色列一直在与美国讨论一种可能性,即以色列在加沙的激烈作战阶段如期结束,可能使以方与真主党达成一项“协议”。同日,美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表示,美国正迫切致力于达成恢复以色列北部持久平静并使以黎边境两国平民重返家园的外交协议。他强调,“外交显然是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的最佳途径。”《以色列时报》随后称,美以希望立即缓和加沙激战,给真主党“台阶下”,使其放弃边境袭击。本周美以发出高频率的避战示和信号,十分耐人寻味。经过八个多月残酷围剿,以色列称已基本消灭总数约两万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尽管哈马斯并未被制服而是化整为零展开游击战。有迹象表明,迫于加沙激战给巴方造成惨重人道灾难并使以军遭受重创,以色列被迫降低战争烈度并压缩作战规模,以缓解空前的国际孤立和经济损失,同时将军事重心向北调转,对付持续袭扰以色列北方的真主党。18日,以军北方司令部曾宣布已批准进攻黎巴嫩的作战计划,并决定加快地面部队作战准备。以军这番声明以及加沙战事逐步降温,激发国际舆论对第三次黎巴嫩战争爆发的担忧。过去大半年,以军集中力量围剿加沙,对真主党等力量的袭扰以防为主,力避多线作战、三面受敌。随着加沙无需重兵投入,而内塔尼亚胡又无意结束战争以便延长政治生命,因此,以军由“北防南打”战略转向“南收北进”态势,对黎战争风险陡然升高。有分析家指出,以色列发出对黎战争严厉警告,导火线是真主党18日公布十分钟的视频,显示其无人机群突入以色列腹地并航拍到多个战略目标,预示着以色列已失去东地中海制空权。自巴勒斯坦问题引发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冲突半个多世纪以来,黎巴嫩成为中东战争前线国家之一。1978年以色列军队曾长驱直入黎巴嫩,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及其友军。1982年以色列驱动十万大军占领半个黎巴嫩,最终将巴解组织武装击溃并逐出黎巴嫩,史称第五次中东战争或第一次黎巴嫩战争。以色列进占黎巴嫩反而催生了真主党,并在后者打击下于2000年全面撤军并放弃黎南安全区。以色列和联合国由此认为以黎已无领土争端,黎巴嫩则坚称以色列依然占领着面积仅有数平方公里的沙巴农场(戈兰高地组成部分),真主党由此获得持续袭扰以色列的国际法依据。2006年,真主党为策应胜选但被美以孤立的哈马斯而袭击以色列边防部队。以军大规模讨伐黎巴嫩南部,但陷入不熟悉的山地战并蒙受重大损失,最终借助报复黎巴嫩全境目标才迫使真主党停火,史称第二次黎巴嫩战争。当然,真主党也领教了以色列“不对称报复”并让黎巴嫩举国埋单之苦,此后未再卷入巴以冲突。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真主党协同其他阿拉伯非国家行为体围攻以色列,表明其指导思想和战略诉求已发生变化,也具备了同以色列硬碰硬的实力。事实上,无论兵力规模、装备水平、攻防能力和战场空间,真主党都远非困于加沙一隅的哈马斯可比。已疲于加沙战争的以色列军队其实忌惮与真主党再次大动干戈,而且尚未做好国民疏散准备。美方显然也不想被以色列胁迫而卷入新的地区战争,因此反复劝说以色列克制,称一旦开战将无力协防以色列应对真主党的大规模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另外,伊朗也不希望局面彻底失控,更无意与以美陷入新的代理人战争。美方认为,今年2月以来,美国中东基地再未遭受袭扰,归功于伊朗私下劝和。即便真主党,也深知全面大战将使国家陷入新的战争灾难,因此强调无意对以全面开战。无论真主党,还是也门胡塞武装,抑或伊拉克人民抵抗力量,三面袭击以色列均为巴勒斯坦而来,也均以加沙停火为止战前提。可见,结束加沙战事,不仅可以缓解巴勒斯坦苦难并给巴以和平以机会,更让以色列和美国“就坡下驴”摆脱困境。第三次黎巴嫩战争能否避免,取决于以黎边境能否尽快降低冲突烈度,更取决于以色列能否尽快在加沙休兵罢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