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机构编制网发布了《福建省委编办坚持“三个突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其中提到:将部分市属高校划转为省属高校。
市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有什么区别?转为省属高校后会有什么变化?具体都有哪些学校?跟车车一起看看👇
市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有什么区别?
主要表现在资金来源、综合实力、招生计划和数量的不同。具体如下:
资金来源
①省属高校则一般都是隶属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等的高等院校,多数都要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拨款建立的。
②市属高校一般是由地市级政府拨款筹建的,并且由同等级教育部门管理的高等学府。
综合实力
①省属高校只有少数211院校,其余都是普通本科。
②市属的等级则相对更低一些。
招生计划和数量
①省属高校面向全国招生。
②市属高校虽然也面向全国招生,但相对本地考生的招生名额更多,分数也更偏向本地考生多一些,一般都是本地考生的名额会比其他地区更多。
转为省属高校后会有什么变化?
市属高校划为省属高校后,与之对应的变化有:
✅比之前获得更多经费支持。
✅通过整合原本分散在不同行业部门的教育资源,高校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和学科结构的优化。
✅有更大的空间自主设置专业设置、建设学科、引进人才,招生专业和数量可能会增加。
具体有哪些学校?
福建现有市属高校名单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以上院校2024年在福建投档情况:
滑动浏览👇
关注福建中学生
查看更多高校转设/升级等信息👇
全文如下
福建省委编办坚持“三个突出”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近年来,福建省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三个突出”,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保障。
突出教育先导性功能,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围绕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统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一是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围绕加强党对公办学校的领导,为公办高校、公办中小学(含中职、幼儿园)核定党组织领导职数,为公办本科高校核定纪检监察机构及领导职数。
二是创新高校管理。将部分市属高校划转为省属高校,优化高等教育布局。会同省教育厅等部门对公办普通高校实行人员控制总量管理,制定机构编制操作细则。赋予高校更多办学自主权,修订公办普通高校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管理办法,对高校教学机构和教学辅助机构实行备案管理。
三是推动教育公平。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全省调剂下沉14000余名事业编制,提前实现以县为单位依标足额核定公办中小学编制目标。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印发《福建省公办中小学“周转空编”管理办法(试行)》。
突出科技战略性地位,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围绕打造省委科技委员会领导下的新质生产力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平台建设。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建设。强化党对科技创新领域工作的统一领导,组建省委科技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全省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全省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等。结合地方机构改革,优化调整省科技厅部分内设机构,加强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的统筹等。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调整省创新研究院归口省科技厅管理,构建以“省科技厅+省创新研究院”为主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省创新研究院机构设置,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协调服务职责,在引智用才、研发应用、褒奖激励等方面赋予更多自主权。整合省科技厅所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资源,采用“加盟”“共建”等方式,培育专业研发机构和联合创新平台。
三是加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批准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作为共同举办人,登记设立嘉庚、闽都、清源、翔安、海峡5家省创新实验室。推动设立省创新联盟理事会,将省创新实验室纳入理事会成员单位。构建科技智库体系,加强省创新研究院与省内高校院所、新型智库等的合作。
突出人才重要性定位,深入推进人才体制改革。围绕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疏通机制性梗阻,以高质量人才供给支撑教育发展、科技创新。
一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明确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才工作职责,持续优化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履行主体责任的人才工作格局。结合“三定”规定,将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相关部门职责,明晰重点行业主管部门职责分工。
二是强化人才要素资源保障。设立省级“人才编制周转池”,制定《福建省人才周转编制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主要用途、适用范围、使用流程和调剂机制等。
三是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畅通人才流动机制,打破人才流动壁垒,鼓励和规范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提出支持省新型研发机构持续发展10条措施。与省委人才办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福建省创新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建立省创新实验室“编制池”,专项用于省创新实验室全职、全时聘用的高层次人才、核心技术骨干人才。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