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后,里面涉及到一个改革的重要产物——等级赋分制,它与高考生密不可分,能够直接影响考生的高考成绩的评定。接下来车车就为大家理一理新高考的等级赋分制。
什么是新高考赋分制?
简单来说:你考出来的分数不等于最终的分数!一般赋分后的分数看起来会比裸分高。

从上图可以看到,新高考改革后不再只是简单地看卷面成绩,而是采取3+1+2模式:“3”和“1”是以原始分计入,2门再选科目(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分,这便是赋分制。
赋分前,考生的考分是原始分数,通过赋分换算才能得到最终分数,最终分数计入高考成绩。
赋分制是根据考生的卷面成绩在全省(或直辖市、自治区)该科目的排名来确定最终得分。这样能保证选考不同科目的学生在分数上具有可比性。比如,选择了化学的考生,会根据化学考试成绩在所有选考化学的考生中的排名位置来赋分。
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赋分制?
新高考下,高考生选择参加高考的科目不一样,加之不同学科之间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存在差异,各科目原始成绩简单相加会造成学科之间不公平不公正。
举例说明
同一人同一学科。高三就读的张同学,全班 50 人,该同学选考化学。第一次化学考试科目较容易,该同学考了90分,而班级平均分94分,他在班级排名第40名;第二次化学考试科目较难,该同学考了80分,班级平均分70分,他在班级排名第10名。对张同学本人而言,由于试题难度不同,使得分数的大小比较变得没有实际意义。相较而言,排名则显得较为重要。
不同人不同学科。比如李同学选考物理、化学和地理,王同学选考物理、化学和政治。假如两位同学除语数外及物理和化学总分都相同,均为500分。而李同学选考的地理较难,考了85分,在全省排名第1000名;王同学选考的政治较易,考了90分,在全省排名第5000名。不同科目本身难度不同,如果直接将卷面原始分直接相加当作高考成绩,则王同学的总分超过李同学,但他的政治学科90分在全省排名则相对靠后,这样显然不科学与公平。
这种制度主要是为了平衡不同选考科目的难度差异,有效克服了由于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通过规则换算成等级分,以名次为标准,让不同科目具有可比性,能够让选择不同组合的考生在较公平的环境下竞争。
赋分是如何计算的?
等级换算对应关系
不同省份的赋分规则可能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大致原理是相似的。一般来说,会先按照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等级。
以广东高考等级赋分模式为例,考生原始成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2%。
A等级的考生赋分区间是83-100分,B等级是71-82分,C等级是59-70分,D等级是41-58分,E等级是30-40分。
然后根据考生在该等级中的具体位置,在相应的赋分区间内进行线性插值计算,得出最终的赋分成绩,即高考成绩。
注意,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是依据考生在各省的排名来决定考生最后分数的一个制度,与原始分关系不大。也就是说,你的排名比卷面分更重要,排名决定了你所在的赋分等级。
以2025广州一模为例

化学学科原始分前17%的考生最高分为100,最低分为72,则化学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72-100】。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83-100】分(固定不变),也就是说,原始分【72-100】的考生为A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83-100】分。
化学学科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18分,最低分为4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4-18】。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30-40】分(固定不变),也就是说,原始分【4-18】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30-40】分。理论上说,假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4分,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
等级分换算公式
根据等比例转换法则计算每个考生等级分的公式为:

根据上图公式,可以算出每个考生的等级分。
公式表明,考生的卷面分和等级分是线性相关的。在考生卷面分转换成等级和等级分的过程中,考生在相应选考科目考生群体中的成绩排序不会发生变化。
例1
假设某同学思想政治科目卷面分为75分,按照其在该科目考生群体中的卷面分排位确定的等级为B等级,假设这个区间的原始分最高分为82分,最低分为61分,转换分数区间为85-70分,那么该同学转换后的等级成绩为80分。
具体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假设转换后的等级成绩为T,(82-75)÷(75-61)=(85-T)÷(T-71),计算出来T=80.33≈80(四舍五入取整数)👇

例2
某次考试,小明政治卷面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而小张物理卷面考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排名)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赋分后的分数一定比卷面分高吗?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是不是赋分以后,我的分数都会比卷面成绩高?
其实不然。赋分有可能使分数提高,但也可能降低,主要取决于你的排名情况。
如果在选考该科目的考生中你的排名靠前,处于A等级区间,赋分可能会让成绩提升;反之,若排名靠后,赋分后的成绩就可能低于卷面分。
等级赋分制是否公平?
不少同学研读了赋分制规则都会有一个疑惑:成绩优秀的考生赋分后是不是吃亏了?成绩差的考生赋分后是不是占便宜了?这个制度对中等的考生影响是不是不大?
新高考下,影响赋分公平性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试卷的难度,再者就是参与考试的人数。总体来说,控制不同试卷的难度程度后,选择的人数越多,赋分的结果就越趋于合理(如化学);选择人数越少,偶然性就越大,赋分的差距就会很大(如政治)。
需要注意的是赋分制度只是高考选拔的第一关,还有其它筛选机制来控制选拔的公平性的。
下面是2025年广东一模的赋分等级区间对应表,可以看到不同科目的等级区间上下限都是不一样的。

而不同地方不同考试的赋分对应标准都是有点不一样的,这也印证了赋分是根据考生科目排名来进行动态调整的这一特点,意思是无论赋分之后你的分数比原先低了还是高了,都不影响排名!
赋分制对考生的影响?
本省赋分政策
不同省份的赋分细节不同,考生一定要认真研读本省的高考赋分政策文件。同学们可以向学校老师咨询,也可以在本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上查找相关信息。
选科策略
在选择高考科目时,要对自己的优势学科进行全面评估,不仅包括当前的成绩,还包括学科潜力、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同学们可以通过分析平时的作业、测试成绩,以及自己在学习各个学科时的投入产出比来判断。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该学科的选考人数和大致的竞争情况。如果一个学科选考人数过多且高手云集,即使你的原始成绩不错,在赋分后可能也得不到高分。相反,相对小众但自己有优势的学科,可能会在赋分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同学们可以参考学校已有相关的统计数据或咨询请教老师,多和学长学姐们交流,获取一些经验。最后,选择自己有优势且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学科组合。
考试心态与策略
我们知道,赋分制下排名很关键,所以在考试中要更加注重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争取在同选考群体中脱颖而出。每次考试都要当作是一次模拟赋分的机会。
一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并不代表最终的赋分成绩不好。所以,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看待成绩,分析自己在选考群体中的排名,及时查缺补漏,调整学习策略。



![[允悲] [允悲]](https://n.sinaimg.cn/commnet/2018new_kuxiao_org.png)

![[允悲] [允悲]](https://n.sinaimg.cn/commnet/2018new_kuxiao_org.png)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