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银行业第一,贵阳银行是把城投债包装成房地产贷款了吗?

增速银行业第一,贵阳银行是把城投债包装成房地产贷款了吗?
2024年05月20日 09:51 Y角兽

央行在今年1月初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年的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3%。四大银行中,房地产贷款业务最多的建设银行,去年的房地产贷款增速也仅有10.81%。但有那么一家城商行,在所有上市城商行中排名只是中档,但房地产贷款增速却达到了48.87%,极可能成为所有上市城商行中房地产贷款增速的第一,这家城商行就是贵阳银行。

然而,贵州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却显示,2023年贵州省房地产投资额1188.31亿元,较2022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15.38亿元,同比下降19.8%,其中住宅投资额981.34亿元,较2022年同期相比减少了954.69亿元,同比下降19.1%。而截至2023年年末,贵州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只有6.5%。

贵州省的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不仅让外界疑问,贵阳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去哪了? 为什么在投资、施工、销售规模都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贵阳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会出现大幅增加。

1

未卜先知:比人行要求早了半年

在房地产贷款业务上,贵阳银行绝对可以算是金融业的诸葛孔明,因为他们会在监管政策出台前,就抢先抢跑。

在2023年年报中,贵阳银行解释说,房地产贷款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系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政策和监管要求,2023年加大对住房租赁、城市更新及标准厂房建设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但实际上,去年人民银行和金融管理局虽然频频出台多项支持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的政策,但明确要求增加贷款规模的,只有去年11月17日金融机构座谈会上所提出的房地产贷款的“三个不低于”。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2023年银行业对房地产业贷款整体增速只有4.3%出头,而2023年上半年的平均贷款增速则达到7.1%。

但对金融监管部门的态度,贵阳银行仿佛穿越者一般,极为神准地成功预测。早在2023年年中,贵阳银行的房地产业贷款就大幅增长,截至2023年6月30日,贷款增速达到21.67%,远远超过行业平均增速。

为什么贵阳银行会在政策出台前半年,就已经做好了大幅增加房地产贷款的准备呢?要知道同在贵州省内深耕的贵州银行,2023年的房地产业开发贷款余额是较前一年同期下降26.09%。

不仅如此,去年整个贵州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大幅减少、开工面积、施工面积、销售面积都较前一年同期大幅度减少。

这不能不让外界对贵阳银行房地产贷款的去向产生疑问。大幅增加的房地产贷款究竟去哪了?

2

新增贷款:给了城投?

两笔房地产贷款的关联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了贵阳银行房地产贷款的可能去向。

一是贵阳银行向贵阳市公共住宅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增授信 9.5 亿元;二是向贵阳美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增授信 7.1 亿元。

而上述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正是贵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阳城投”)。除了上述项目外,贵阳城投还将贵阳城泰置业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质押给了贵阳银行。

这些贷款的最终用途,不免让外界怀疑,是否用于偿还贵阳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母公司——贵阳产业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产发”)。

目前,贵阳产发的部分资产,如贵州酱酒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股权已经被冻结。而贵阳产发控股的贵阳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贵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股权也已经被冻结。

在这样的背景下,贵阳银行对贵阳城投旗下的房地产公司提供了多笔授信,难免让外界生疑,真正的用意是什么?仅仅只是彻落实国家关于房地产行业的相关政策和监管要求吗?而在贵阳银行去年暴增48.87%的房地产贷款里,又有多少是提供给贵州产发、贵州城投及其控股子公司的?

在贵阳银行的年报里,对城投平台都信贷规模并未提及,这难免让人怀疑有多少贷款,以其他贷款名义,贷给了贵阳的城投平台。

电视剧《城中之城》就透露了银行业的一个潜规则,银行会把一些贷款,如果房地产,包装成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给予贷款。这就更让任相信,贵阳银行可能把一部分城投接口,包装成房地产借款提供给城投公司。

尤其是贵阳银行的 2023 年年报,几乎一字未提向城投平台提供借款。这反而加剧了人们对贵阳银行向贵州的城投平台提供实质性贷款的疑虑。

事实上,同期贵州地区的另一家城商行——贵州银行就用理财产品位城投平台募资,比如“贵银恒利黔利盈定开第46期”为例,就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贵州城投公司和地方国企发行的债券,如“21仁怀01”、“22筑城01”、“20仁水01”、“20六民债”、“21仁水01”等。

反观贵阳银行却没有披露理财产品对城投债券的购买信息。

实际上,贵阳银行是参与城投平台的信贷的。比如,贵阳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21筑工01”的发行主体,截至2023年9月末,贵阳银行对贵阳市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已使用的授信余额是 18 亿元左右。

贵阳工投的控股股东,正是贵阳产发。值得一提的是,上述贷款并未被贵阳银行列入到关联交易范围。

这让外界更疑惑于贵阳银行究竟把多少资金投入城投平台。

去年,监管机构发布《关于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的指导意见》(35号文)。

对于参照地方政府平台管理的国企,根据省市区域不同,实施差异化限制,12个高风险重点省份只能借新还旧,其它省份在省级政府出具同意文件的情况下,可以新增融资。而贵州正属于 12 个高风险城市之一。

2

信批真实准确存迷

而让贵阳银行被怀疑的,还有其信批真实、准确和可靠性。

不就之前,公众号财经九号院就发文称,在年报的第122页,关于“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涉嫌违法违规、受到处罚及整改情况”一节中,贵阳银行提到:“就本行所知,报告期内(即2023年内):本行或本行第一大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受到刑事处罚,涉嫌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或者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或受到其他有权机关重大行政处罚的情况。

2023年8月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贵州监管局公布了当年度的5号罚单,被处罚对象就是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也即上市公司贵阳银行,涉及到的违法违规事实是“关联交易管理不到位,贷款管理不规范,理财业务管理不规范”,并被行政处罚,处以罚款100万元。

金融监管部门在对贵阳银行处以罚款的同时,还针对4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包括两名时任行领导,其中一位还是于2023年7月份到龄退休的贵阳银行董秘董静,要是晚一个月退休,这份处罚罚单恐怕就是罚到当期高管头上而非时任高管。

上述问题让人们第一次对贵阳银行年报的真实、准确、完整插班生了疑问。

而对城投平台的借贷数据的语焉不详,进一步引发疑问,贵阳银行对城投公司下属企业的借贷,是否符合 35 号文的规定。而新增都房地产贷款,究竟又有多少流向了城投平台。

这些都需要贵阳银行的进一步解释。

版权声明:所有Y角兽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微信ID,否则Y角兽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或公众号平台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