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国专访|艺术家张健君:在人迹中寻找自己,在时间里自由生长

福布斯中国专访|艺术家张健君:在人迹中寻找自己,在时间里自由生长
2021年03月27日 18:41 福布斯中文网

近日,由K11 Art Foundation (KAF) 主办、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RA)协办、中国著名学者巫鸿策展的张健君首个回归巡展:《人迹》,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呈现,也标志着双方合作的“艺术家驻留项目”的高潮。此次《人迹》展览糅合了艺术家张健君对人类、自然、时间这三个永恒主题的最新思考。本次展览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部分,围绕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大主题的互动逐渐展开。而他的展览作品也始终贯通这三个观念:一是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二是时间的流动和人类留下的痕迹,三是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艺术家张健君,他的作品曾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德累斯顿国家美术馆、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PacePrints、东京GallerieDeux、香港艺术中心等展出。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系的张健君,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萌芽时期冲锋陷阵的骁将,如今他宝刀未老、锋芒犹在,仍然是海内外藏家关注的热点。自80年代他开始抽象绘画创作,当试用整体性语言来表达个人对于人类和宇宙本源的思索,追究存在的本体状态,具有一种东方文化式的把握和感悟。

在张健君眼中,真正的艺术就是应该贴近生活,存在于生活,来源于生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他善用松动、含蓄的笔触表现东方宇宙观和存在哲学。对东方存在哲学的探讨是80年代中期中国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探索的组成部分。他以独特的笔触,转换成由中华文化演变过来的当代艺术,且更将这些理念活生生地体现在我们的生活情境之中。

找到人的本性中相通的可能性

《人迹》展的第一部分是2019年驻留伦敦两个月后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举办个展的续写,同时增加了更多的本地居民和中国艺术形象。在上海的大街上,张健君找来了很多文化和背景不同的人,每个人都会回答他三个同样的问题,他把这些回答以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与肖像画结合在一起,完成了《人迹》作品。“我希望在超越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同时,去找到人的本性中相通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上海chi K11美术馆 张健君“人迹”展览现场

展馆中,以水墨和炭笔描绘不同族裔、不同身份的现代人物肖像与伫立在展厅内的仿古典雕塑形成鲜明对比,把当代人的经历与人类文明遗迹串连成新的故事,启发观众思考跨越文化差异、彼此联系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上海chi K11美术馆 张健君“人迹”展览现场

第二部分则是一个镜廊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张健君把伦敦街头录制的声音保留了下来,同时增加了上海的声音,与肖像组合在一起,你会慢慢看到那些肖像一点点聚焦在眼睛上。“我将光线经过特殊颜色的调试,为观众们营造出一种如同亲临考古现场回溯历史的感觉。光的变化炫耀且迷茫,然后随着空间的切换,突然被拉回当下。”亦步亦趋、行至其中,才发现周身被自身的倒影层层环绕,随处可见镜面反射中的自己。沉浸式的观感,引导受众以镜为鉴,专注自我身心灵,通过镜面各种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探寻自我的多重可能性。“在观看的同时也被观看。” 张健君解释道。

走出镜廊后,就来到了整个《人迹》展览的尾声互动区,迎面而来直击灵魂的三个问题:你人生中最快乐的经历是什么?你人生中最悲伤的经历是什么?你想对100年后的人类说什么?

图片来源:上海chi K11美术馆 张健君“人迹”展览现场

张健君用提问集智的手法,引导观众参与艺术创作,将各自独一无二的答案写在展区的墙壁上,共同参与作品,成为整个展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我们问及,在伦敦与上海遇到的被访者他们的回答有哪些区别时,张健君笑答,“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都非常个人,这也是我设立问题的初衷,我想在不同的宗教、文化、教育之外,去探讨人作为一个个体,他们之间相似的可能性。你会发现,前两个问题无论在哪个国家的人,虽然语言不同,但他们都会提到关于自身和家庭的变故,这些都是人本性的体现。而第三个问题就出现了明显的变化,2000年我在美国做展览的时候,大部分的回答是关于战争与和平,但现在,人们更多谈到生态和环保问题。”

在张健君看来,人迹,即人类在演化、发展中的一个痕迹。就如他所说的,“有昨天的明天更有意思。我想要带着观众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事物,但我不会给出答案,而提供给他们一个新的思考方式。”

“时间”是作品创作中的一种材料

从小,张健君就喜欢自然和天文,对于“时间”也有着莫名的喜爱。记得在自己五岁的某一天夜晚,他和父亲在户外纳凉,他仰望星空,父亲对他说,“抬头所看到的便是过去”,那瞬一间他感受到了一种非常神秘的状态,而这,也是他开启探索之路的启蒙。

图片来源:上海chi K11美术馆 张健君“人迹”展览现场

长大以后,他开始关注老子和庄子,尤其是他们对时间的东方思维方式。文革刚结束的那个时期,他又大量地吸收西方的哲学、文学。“我当时把英国的休谟、德国的黑格尔和康德等西方哲学的书籍都扫了一遍,所以对时间这种作为一个人类的形而上的思维方式一直充满兴趣,这些哲学书中都绕不开‘时间’这个点。我觉得每个艺术家自然而然地会找到自己,最适合自己感受的东西去发挥。所以,时间始终是我作品里面的一个延续。”

80年代,张健君的创作大多和时间有着莫大的联系,但“时间”的角色却在慢慢推进的过程中改变了,正如他所说的,“那时候‘时间’是一个主题,而现在‘时间’是作品中的一种材料、一个元素。将事物的变换,特别是文化形态的变迁放在时间的框架中体现,这时,‘过程’这个现象就呈现了。作品在时间轴的变化中,逐渐增加,逐渐消失,逐渐演变。”

张健君作品《人类与他们的钟》。(1986)

“时间”是张健君作品中的语言。他认为,这是人类生命本源的过程,“我所有作品中唯一只有一个作品系列是以流动的、动态的过程的方式去表述永恒。”这个作品系列名为《人类与他们的钟》,它的亮相一度成为艺术圈热议和关注的焦点。油画《人类与他们的钟》至今创作至第五件,第一件创作始于1985年,1986年完工。画面中五个人同时站在一个空旷的地面上仰望星空,背后是天和地。“画面中的人物,有不同的人种、不同的族裔的男女老少,虽然处于同一地平线,但来自不同的光源,所以画面中的场景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场景,而是一种类似形而上的关注。其实,这种仰望星空、面对时空运转的困惑、面对不可知未来的迷茫状态,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因为当我们发现了一个可能,同时就会面对更多新的不可能或不可知。万年前的古人是如此,今天的我们是如此,相信万年后的人们也是如此。”张健君解释道。

这幅作品影响了许多同代人。时隔一年后,这个系列的第二个作品诞生了,这一次看似同样的构图,但中间变换了两个人。10多年后,张健君又创作了第三幅、第四幅作品。作品中的人局部细节在不断变化,不变的是背景和人的姿态。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艺术作品,是把一个设想好了的草图画完以后制作,最后呈现出结果。但张健君不喜欢受制于这样的艺术创作常态,他的作品有的需要花十年时间完成,也有一些可在5分钟之内完成的。正如《人类与他们的钟》这个系列,由于含有很多瞬间和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作品在不定期的时间中生长,而其创作的时间轴也从未被固定,一切随缘。

传统可以重构,并非解构才是当代

1979年,张健君先后去了永乐宫、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道、佛教圣地,这些直指人心的壁画、雕塑彻底颠覆了张健君的想法,而他的创作方式也开始转变。“早期我画画学的是西方的表现主义,我在学校有个称号是‘野兽张’。而那几次的游历让我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看到那些艺术作品,会让人有一种‘砰’地一下抓住你内心的感觉。回来以后,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继续我的风格画下去。后来我看了老子、庄子和印度的《奥义书》,是一种不同的感悟。在这些影响之下,我的作品从绚丽的色彩到了黑白。”张健君甚至开始做色彩尝试,象形文字的几何图形、黑色的线和面、印象主义的技法、仿古典的写实等都混杂其间,使人眼花缭乱。

张健君作品《永恒的对话》。(1982)

1980年开始,张健君开始使用自然界的石头,直接呈现在画布之上。他第一幅综合材料绘画《永恒的对话》大胆使用了建筑材料里的石膏、细沙、胶水、大理石碎片和鹅卵石,经过一番审慎的安排和调度,画面开始呈现出坚固感和耐磨感。“我觉得物质本身,它并不是说去描绘出一种‘美丽’,而是它本身散发出来的、可以让人感觉到的能量。”张健君继续说道,“当然,这并不表示我变成了一个极端的传统主义者,而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回归。我可以对传统根源有深刻的理解,但是创作手法一定是向前的,这样对艺术家而言,创造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在艺术创作生涯中,第二次的大变动是在1987年。当时,张健君获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亚洲文化协会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去纽约创作,参观访问同行的有电影界的陈凯歌和音乐界陈燮阳。“那一年,我在美国看到的东西,不仅仅是当代艺术的方式,让我震撼是,在纽约这座城市,有如此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让我看到了世界之大。”

在获邀赴纽约做访问学者数年之后,张健君受到纽约大学的邀请,任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的兼职教授,那是在1997年。每周有一次授课,其余的时间则用来创作,张健君很享受这种状态。他的重心一直在创作,而与学生们交流互动,甚至备课的过程,对他来说既是职业,也是汲取养分、自我提升的过程。

图片来源:DR  摄影 © Studio PB

身兼艺术家与艺术教师的双重角色,长期往返与中美之间,张健君对于中美之间的艺术生态以及艺术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当你看到我的作品,你会发现,我始终处于不同跨度和两级间的冲击之中,这或许和我游离在东西方两边生活经历有关。”在他看来,艺术是一种自我表达,最重要的,是形成“自我”。

“千变万化,我关注的还是水。”在张健君看来,水不仅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质,也是文化上的一种思维。它介于具体和形而上之间,始终在演化,在流动。水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散点透视的理解方式,一种“逸”的状态。而时间与空间,是他始终关心的范畴。“中国的艺术是写胸中丘壑,有一种类抽象的意境,但不同于西方的抽象观念。在我的作品中,时间和空间是一种非常中国的思维方式。”在张健君看来,“材料只是材料而已”。他对艺术形态持完全的开放态度,只要是有利于表达的形式,都可以被利用。

张健君作品《拓太阳》。(2011)

出于对水的迷恋,张健君曾做过一些和水有关的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水在运动中、流动中、过程中的状态。其中,《拓太阳》和《吟石戏水》都是与“水”相关,通过行为和影像的方式来呈现。在《拓太阳》这件作品中,张健君将水置于时间的流动性之中,用中国传统的拓印方法呈现太阳痕迹的变化,从而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展开对话。

而在作品《吟石戏水》之中,张健君较之以往又新加入了古琴之音与诗人的吟咏。“吟石戏水”更是张健君创造的一个空间,其间有静物——硅胶太湖石,有幻影——拍摄自世界各地的水的影像、古今中外的画作中水的形态,它们被投影在宣纸上,与此同时,张健君手持毛笔以水描绘这些影像,影像变化,画面叠加,消失又显现。张健君“以水画水”的行为过程与古琴家、诗人在偶发的状态下缥缈在“山水”之中,古琴家随机演奏音符,而诗人即兴创作诗句。张健君在此制造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场域,融合文化、山水与古今。艺术在此场域中被无限放大,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不限制理解,创造了多元表达,同时也呈现出艺术家对中国传统山水的思考和对“逸”的观念的重新运用。

张健君希望以此去告诉人们,“传统并不是凝固的,传统可以再发展,你找到一些切入点,用当下的方式、用个人的方式重构重建,并非解构才是当代,而重构重建也并非仅仅是模拟传统。因此,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解读它,然后变成当下的意义。”

“登上火星前,先把地球修好”

在当代艺术的道路上,张健君从未间断过创作与探索,他的作品也受到西方藏家们的青睐。众所周知,余德耀是一位极具国际眼光的藏家,当年他看到张健君的作品时,竟激动得一夜未眠,一口气收藏了许多他的作品。近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兴起,张健君的作品也重新回归国内各大展览。

图片来源:上海chi K11美术馆 张健君“人迹”展览现场

在张健君看来,中国需要有机构和平台去扶持新生代艺术家,“这一点,先行一步的K11 Art Foundation (KAF)做的非常好,他们在实践和操作,将艺术的生态越做越大。这样的平台可以为那些年轻且具有潜能、但不在市场中的艺术家提供了机会。”张健君回忆昔日一位艺术藏家好友的一番话,“在选择买艺术作品的时候,他一定会选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无论是为艺术家还是为国家,都做了贡献。他这么做,是以实际行动在支持艺术家。如果这个艺术家将来能成名,他便可以从中得到回报,这是双赢。但倘若没有成名,他认为自己能有机会重新认识一位新的艺术家,也颇有意思。这番话着实让我感动。”

采访的最后,张健君回答了《人迹》展览中的第三个灵魂拷问:“当人类登上向往火星、移民火星之前,我们要先把地球修好。我不反对发展探索,这是我们人类的能量和智慧。但你应该知道如何平衡,否则,你可能把将来也摧毁了。包括这次疫情,我们会看到人类虽然十分强大,拥有极强的创造力,但在病毒面前,人类是多么脆弱、多么微不足道,看不见的细胞、微生物可以把我们打得七零八落的,因此,我们需要去长期思考这样一个深刻的课题:如何去平衡人类自身和自然界的关系。在我们进行创造的时候,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感,才可以避免毁灭。”

图片来源:上海chi K11美术馆 张健君“人迹”展览现场

福布斯生活系列活动

涵盖沙龙、晚宴、论坛、展览、品鉴会等形式

畅谈健康、消费、居住、出行、科技等前沿趋势

致力于打造生活爱好者与创新者的跨界交流平台

见证中国新消费时代的美好生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