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忘了王继才,争着想当郭有才!

大家都忘了王继才,争着想当郭有才!
2024年05月25日 07:04 弈054

最近一周谁最火?相信“菏泽南站郭有才”,即便放到2024一整年,都堪称传奇人物。

几天时间,郭有才涨粉千万,一场直播收入破百万。紧随其后,全国各路网红涌入菏泽南站大广场,从各展特长,很快发展为堵塞交通扰民的群魔乱舞。

这几天,各路大v的创作群也不平静,在流量增量进入流量存量的背景下,也有朋友劝我研究郭有才的增粉之道。

最近两年,每当外界格外喧嚣的时候,我都会静下心,看看王继才的事迹。巧合的是,王继才和郭有才,名字还挺押韵。

王继才和妻子王仕花2014年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底,两人被全国网友投票,成为2018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17日,王继才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他的荣誉虽然足够震撼人心,但许多人对这个名字还是没啥印象。

不过提及“一人守护孤岛32年”的事迹,一些人的记忆就会被唤醒。

2021年,刘烨主演了一部叫《守岛人》的电影,就是根据王继才的事迹改编的,这部电影里许多名场面,都是王继才、王仕花夫妻守岛时,路过渔民拍下照片的神还原。

如果对文字事迹感到枯燥的朋友,可以看看这部电影。

虽然以前听过王继才的一些荣誉称号,可我也是看了他的详细事迹和电影后,才敢相信现实居然有这样的人。

开山岛是我国江苏连云港以东,距离海岸线7.5公里的小岛。岛上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可是却是我国黄海的前哨岛屿。

1939年,侵华日军就是先占领开山岛,建造炮楼等工事后,随后登陆占领连云港。

建国之后,1985年之前,开山岛有军队驻守。1985年改革后,开山岛由军队驻防改为民兵驻守。

1986年3月开始,连云港灌云县开始选拔民兵上岛驻守。

开山岛虽然距离灌云县只有7.5公里,但是岛上仅有一部时断时续的电话,其余淡水、电力、手机信号、一概没有。

相反,一旦台风来袭,驻岛民兵就要一个人面对台风与海啸,还要守护灯塔。

如此恶劣的环境,让灌云县最初选择的四批民兵,最长的在岛上也只坚持13天,最短的3天就跑上岸了。

1986年7月,26岁的民兵王继才,通过选拔,成为驻守开山岛的第五任民兵,当时县里百姓的期望是他能坚持超过半个月。

当时王继才结婚才几年,妻子王仕花是县里的教师,他们的女儿还只有三四岁。

结果谁都没想到,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在县武装部的有限物资支援下,王继才居然在开山岛坚持了下来。

而且这份坚持,居然持续了32年。从1986年26岁的青春年少,直到2018年在开山岛巡逻中58岁突发疾病去世,王继才孤独的守岛32年。

当然,在缺水断电,无电视无手机的环境下,能让王继才抚慰寂寞的,是三十年来几代小狗的陪伴。

另外,就是王继才确定扎根海岛后,他的妻子王仕花毅然辞掉教师工作,上岛陪伴他。那句“他守岛,我守他”不是电影台词,而是现实中王仕花坚守一生的心声与承诺。

许多人都看过“荒岛求生”的综艺或者影视作品,一个人在海岛能坚守一周,就算狠人,王继才夫妇居然坚守了32年,内心中信仰支撑的力量何其强大。

可是,仔细通读王继才三十多年的事迹,当时那个年代堪称“伟大”的牺牲,放到今天,有些可能很难引发年青一代的认同与共鸣。

比如第一:王继才守岛,错过父亲葬礼,儿女人生大事。

王继才守岛32年,在献身祖国海防的同时,对于家人而言,却是几乎“断六亲”的存在。

王继才守岛,因为台风导致返回县城不规律的缘故,在三十多年间,王继才没见到父亲临终最后一面,也没参加儿子升学,女儿婚礼。

第二:妻子怀孕继续陪伴,最终岛上王继才给妻子接生。

在王继才的家庭关系与夫妻关系中,他以身许国,家人则为他牺牲更多,特别是他的妻子王仕花,三十多年都在岛上照顾他起居,从而未能父母尽孝,也未能很好养育子女。

王仕花怀二胎期间,依旧在岛上陪伴王继才,结果临近预产期,台风到来,王仕花无法到医院接生。

结果无论是现实事迹,还是电影呈现,都是王继才在县妇产科医生电话指导下,自己烧开水剪床单,给妻子接生,万幸的是,最终小儿子出生,母子平安。

第三:夫妻守岛,子女从小奶奶照顾。

在王继才夫妇八九十年代守岛那几年,最大的矛盾冲突,是守护海疆与“陪伴子女成长”的巨大矛盾。

除了王继才有泪不轻弹,王仕花陪伴丈夫,从而缺失女儿儿子的童年成长,都是极为痛苦的选择。

第四:夫妻养育缺位,姐姐辍学供弟弟上军校。

王继才夫妇守岛之后,爷爷去世后,最初是由奶奶照顾孙女和孙子。

在孙女大一些之后,奶奶为了节省开支回到乡下,王继才大女儿放弃读书,打工供养弟弟读书,直到最后考上军校。

当得知大女儿辍学之后,王继才夫妇的精神瞬间都垮了下来,咱们观众也在扪心自问,能否做到为了“国家海防”,牺牲女儿的一生?

虽然这种选择很难感动当下年轻人,但这就是现实中王继才女儿的选择。

第五:王继才夫妇守岛年收入3000,这样的“亏待”如何引发甘于奉献的共鸣?

我最初看到事迹和电影时,以为是材料有误,一个人一个月守岛工资3000块,已经是隔绝城市喧嚣的极低收入了。

结果多番查资料,确信王继才夫妇前期守岛的年收入就是3000元每年。到了1995年开山岛建成灯塔,,每年增加2000元灯塔维护费用。

除此之外,王继才夫妇就靠自制“蟹笼”,不稳定的捕捞一些海鲜,由过往渔船带上岸帮忙卖掉。

自行捕捞的海产品,每年带代卖收入也只有五千元。所以他们夫妻资历更生加上国家工资,两人的年收入就10000元。

正是这样捉襟见肘的收入,导致了女儿必须自己辍学,才能最终将弟弟供养到军校研究生。

王继才夫妇“没有怨言”的甘于贫穷,不向组织伸手和诉苦,这样的精神让人敬仰,可这样的事迹,大家会感动,缺憾难让人打心里喊一声“我能成为王继才”。

又有多少妻子,父母,儿女能做到王继才妻子儿女的付出与牺牲?

看完王继才的事迹,再看看郭有才因为在菏泽南站唱几首歌,就做到增粉千万,直播打赏每天破百万。

在越来越多年轻人模仿郭有才,拒绝上班,希望凭借直播一夜暴富之后,舆论风向已经逆转。

如果年轻人都走上一个打光板,躺着直播刷礼物的人生,那未来的科技创新,还有机会么?

不过相比较其他人批判年轻人的一致论调,我想提出灵魂拷问:

一个是王继才,夫妻守岛32年,官方收年收入5000,夫妻捕捞补贴家用,才凑齐一年1万的收入。

一个是郭有才,专业团队,专业设备,资本力捧,流量加持,增粉千万,每天收入不低于百万。

不搞道德绑架,大家扪心自问,你想成为王继才?还是郭有才?

王继才被评为时代楷模,人民楷模,咱们宣传他的事迹,很显然是希望大家不止敬仰王继才,还要萌生'成为王继才'的理想。

可是成为王继才,32年的孤苦,32年的断六亲的理想,照进郭有才千万粉丝狂欢,百万打赏狂刷的现实,谁输谁赢?

要让年轻人重新树立成为王继才的信仰,抛弃郭有才的浮华,咱们国家与社会需要做的,是让王继才比郭有才待遇更好才对。

曾经,苦难宣传,艰苦宣传是王道,从让人敬仰的角度,这没错。

但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大家都选择王继才,至少内心萌生“献身海防”的使命感,那我们就不应该违背人性。

当海防人的收入和尊严都超过直播人,相信到时候大家不止“敬仰王继才”,更愿意“成为王继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