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股价崩了

天风证券股价崩了
2024年06月12日 07:00 弈054

6月7日,受“为境外发债担保439亿元”等市场传闻影响,天风证券股价跳水,收报2.37元/股,创历史新低,超105万手封死跌停,甚至一度引发券商板块大跌。此前,天风证券已身负重债,流动性风险悄然加剧,其业绩表现和股价排名在券商行业中持续垫底。

长期以来,天风证券被外界视作湖北当代系的重要资本运作载体,尽管如今它看似已逐步摆脱了“当代系”的标签,但市场的疑虑并未随之消散。此次事件再次将天风证券推向风口浪尖,考验着市场对其信任度和未来前景的评估。

“当代系”再遭警示,“马甲”虽脱仍遭质疑

久前,深陷债务危机的“当代系”再遭警示。5月24日,人福医药公告,控股股东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代集团”)因违规减持遭上交所监管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系曾横跨医药、消费、文化等多个领域,实控人为艾路明,形成了超千亿的商业帝国版图,当代集团间直接对外投资近百家企业,旗下囊括人福医药、三特索道、当代明诚等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券商天风证券也有当代系身影。

天风证券一直被市场认为属于当代系重要资本运作平台。这种揣测的可信度我们或无法判断,但天风证券对当代系在资本市场进行资金募集中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无论是发债与旗下上市公司定增,均有天风证券身影。其中,以当代集团为例,2015年至2021年,累计发行公司债规模78.8亿元,主承销商均为天风证券。与此同时,当代系旗下核心三家上市大部分定增的主承销商中也出现天风证券。据wind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2021年,当代系三家定增由天风证券参与助力涉及金额合计69.38亿元。换言之,当代系仅涉及公司债及定增等相关资金募集由天风证券助力金额就高达近150亿元。

第二,天风证券相关资管产品资金疑似也流向了当代系。据新浪财经、德邦证券旗下公众号“德邦风控等媒体报道,天风证券旗下资管子公司多个资管产品“爆雷”,主要问题是天风并购一期基金、天风并购二期基金投资的多个底层项目无法正常退出,合计投入的近27亿元主要流向了“当代系”。

对于天风证券是否助力当代系结构化发行,目前很难以得出结论,但市场对于天风证券助力当代系“自融”质疑似乎依然存在,这很大程度上源自天风证券的股权结构。

据公开资料显示,天风证券上市前,属于无控股股东及实控人的公司治理结构。其中,武汉国资持股13.66%,为天风证券第一大股东。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系在董事会席位及累计持股比例均占比较大。艾路明控制的“当代系”通过旗下上市公司人福医药、三特索道、当代明诚等累计持有天风证券18.18%的股份,持股比例较大超过武汉国资。

需要强调的是,随着当代系债务暴雷后,当代系也逐步退出天风证券。今年年初,天风证券董事会出现较大变动,当代系相关高管也悉数退出。1月17日晚间,天风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董事长余磊、副董事长张军、董事洪琳、杜越新、胡铭,独立董事何国华、孙晋、廖奕、武亦文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原因请求辞去公司董事、独立董事职务及其在专门委员会中担任的职务。余磊等人的退出以及国资接盘,如今的天风证券或已撕掉了“当代系”标签。

曾经的辉煌与今日的落寞

中国最早的证券公司诞生于1987年,当年合计成立了三家证券公司,大多数证券公司都成立于1980年代末期-1990年代,部分证券公司的前身是信托公司,或者由信托公司的证券业务资产重组的。

但天风证券却是个异类。这家公司于2000年由成都联合期货交易所改组为四川川省天风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开业之初只有成都一家营业部,且只有经纪业务。

2008年,天风证券注册地迁至湖北省武汉市。2009年12月,天风证券取得证券承销业务资格,终于去掉了公司名称中标识为低级券商的“经纪”两个字,更名为天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6月,天风证券取得保荐资格,2012年7月,取得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资格,2013年,取得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资格。

一般来说,通过国家审批取得金融牌照的机构,属于金融的正规军,既不乐于与和集资机构(小贷公司、P2P、私募等)为伍,也不愿意做P2P、小贷甚至私募这类苦活累活。

但长期处于行业尾部的天风证券,为了摆脱小券商的难堪地位,只能按照非常规路径发展,不仅干证券,干资管,成立专门的私募运作平台天风天睿,下设多家壳公司运作私募基金,甚至还参股众筹集资及理财平台,亲自出马销售各种集资理财产品。

彼时,恰逢证券业发展的好年成,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和积极的业务布局,天风证券终于获得了一波较大发展,以”黑马“之姿在券商行业中迅速崛起。

2018年10月19日,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1162,注册资本86.66亿元。到2020年12月31日,天风证券总资产约814.05亿元,拥有20家分公司、106家证券营业部以及多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员工人数逾3000人。2017年以来,公司连续四年获得中国证监会授予的A类评级。在私募资管方面,天风证券通过它旗下的独立子公司天风天睿等多家资管、私募等,管理了规模达数十亿的私募基金,号称跻身行业前二十。

然而好景不长,急于做大规模的天风证券,因为押注新三板并将自己绑在当代系的战车上,虽然确实一度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终究后继乏力。一方面,新三板并没有按照行业普遍的预期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另一方面由于股市的低迷,加上当代系整体经营状况不佳,当代系的一二级市场联动运作的资本运作战略也未能如愿成功;其投入重金的项目纷纷失败,其资本运作也陷入了泥潭。

从股价上看,天风证券自2019年3月录得历史高点10.37元/股后,震荡下行;并于2020年7月开始一路下跌,并陆续录得历史新低。从2024年一季度的财报来看,天风证券的业绩出现了近九成净利下滑。公司指出,这主要是因为投资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减少。同时,市场环境不利,如证券市场指数走低和交投活跃度下降,导致权益类投资业务盈利缩减,进一步影响了整体业绩。

具体数据显示:2021至2023年,天风证券分别实现营收44.06亿元、17.21亿元、34.27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86亿元、-15.09亿元和3.07亿元。2024年一季度,天风证券实现营收1.85亿元,同比下降8成;实现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在43家A股上市券商中排名倒数第一。

募资不停,担保不止:439亿应付债券压顶

6月3日,天风证券发布公告表示,天风国际因业务发展需求,由其下设境外特殊目的机构TFI OVERSEAS INVESTMENT LIMITED(下称“SPV”)提供3亿美元金额、期限2年的美元债券的担保。天风证券及天风国际,为SPV发行的债券提供无条件及不可撤销的保证担保。

在这一消息持续发酵之下,6月7日天风证券股价“大跳水”。天风证券7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4亿元,近3日获主力资金累计流出2.32亿元。截至收盘,天风证券报2.37元/股,下跌9.89%,再创历史新低。

6月7日晚,天风证券紧急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于6月3日公告的为境外全资子公司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0%的境外发债业务主体(SPV)提供的3亿美元债的担保已于5月31日起履约,资金用途为借新还旧,所获得资金已经用于6月5日到期境外债正常兑付。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对天风国际及其子公司发行美元债券提供的担保总额为3.5亿美元。

据悉,SPV是母公司天风国际的离岸融资平台,于2021年9月30日成立,无重大业务、资产、子公司或员工,主要承担债务融资、债券发行等特殊目的。截至2024年3月31日,该平台资产总额为455608.07万港元,负债总额为455604.89万港元,资产净额为3.17万港元。

在本次募资前,公司及天风国际已对SPV发行金额为2.9亿美元债券提供了担保,本次担保实施后,天风证券股份及天风国际为上述被担保人提供担保余额为5.9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该SPV公司资产负债率超过70%。

截至2023年末,天风证券还为全资控股子公司天风资管担保金额8.18亿元人民币;为全资子公司天风天睿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担保5亿元人民币。事实上,不仅海外公司及子公司有明确的融资需求,天风证券同样从市场上频繁融资,且有着不小的债务压力。

蓝鲸新闻记者统计,截至2023年末,天风证券应付债券共有27只,包括私募债、公司债、海外债、资管计划、长期收益凭证等。仅2023年至今,天风证券就发行4只公司债券,1项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公司债发行规模94亿元,期限均为3年。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为8.64亿元,票面利率为4.20%,期限为8年。

Wind数据统计,目前其发债募资数额达到931.16亿元。截至2023年年末,天风证券应付债券账面金额为446.16亿元,占当期总资产的比例高达44.82%,比例在43家上市券商中最高,且高出行业均值近两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其应付债券达到438.55亿元。

这也给天风证券带来不小的利息支出压力。2023年天风证券利息净收入为-17.63亿元,主要因本期利息收入减少,利息支出增加。公司应付债券利息支出达到21.5亿元,而全年净利润也不过3.07亿元,债券利息支出是净利润的7倍。

债务压力之下,天风证券的流动性风险逐渐凸显。高债务水平意味着券商需要支付更多的利息,这无疑增加了其运营成本,挤压券商用于日常运营和业务拓展的资金。券商的资产负债率上升可能降低其财务稳健性和偿债能力。在投资者和评级机构眼中,这样的财务状况可能降低券商的信誉和市场地位。

事实上,天风证券当前流动性风控指标已经不佳。2021年至2023年,天风证券的净稳定资金率分别为121.82%、125.8%、121.91%;2022年和2023年,风险覆盖率分别为123.8%、120.06%,两项指标均在上市券商中排位较低。

打铁还需自身硬,树茂还需根基深。剑走偏锋,另辟蹊径,固然值得鼓励;但急于求成,饮鸩止渴,终究功亏一篑。脱下了当代系”马甲“的天风证券,能不能卸下债务压力,让我们拭目以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