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折戟系列——屋漏遭夜雨 “光伏茅”隆基绿能股价跌近八成

茅折戟系列——屋漏遭夜雨 “光伏茅”隆基绿能股价跌近八成
2024年06月15日 07:01 弈054

正在召开的2024年度上海SNEC展会上,隆基绿能宣布其研制的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取得了重大突破。据欧洲太阳能测试机构(ESTI)的权威认证,该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34.6%,再次刷新了隆基团队此前创造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世界纪录。

但其股价却在今天(6月14日)创下调整新低16.25元,相比其历前复权后的历史最高价72.55元,跌幅达到77.6%。曾经的“光伏茅”风光尽失。

隆基绿能成立于2000年,于2012年4月11日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行业技术领先使其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2021年市值曾一度突破5000亿元。但近年来在资本市场上表现颓软。产能过剩、利润下降、裁员等争议不断。

左手“理财”,右手“发债”:“骚操作”惹争议

近期,隆基绿能发布的一则发债公告,再次让自己站在了风口浪尖。

6月6日,隆基绿能公告要发100亿元公司债,同时又称将原本200亿元的理财金额提高到300亿元。与此同时,股民注意到,隆基绿能一季度末账面尚有573.14亿元,且短期未有明显的资金压力,消息一出即引发市场关注:一边发债融资,一边用自有资金理财,有闲置资金为何不拿来回购股票,投资者在股吧等交流社区提出了对隆基绿能的质疑。

6月7日晚间,隆基绿能紧急发布一则关于《关于媒体报道事项的说明公告》,一口气回应了多个市场关注的舆情信息。

隆基绿能称,留存资金是因为公司业务规模较大,需要保持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支付各类款项的流动资金。再者,截至2023年末,公司账上应付账款、票据及其他应付款合计达553.23亿元,加上其他资本项目支出,故不存在大额资金长期闲置的情形。而发债则是将资金用在“泰睿”硅片、BC二代电池(背电极接触晶硅光伏电池)等先进产能建设等,通过新技术加速实现 BC 等新技术的产业迭代,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

既然没有大额资金长期闲置,又为何能拿出来300亿元去理财呢?

对此,隆基绿能称其购买的理财产品全部为三个月以内的短期存款产品,把短期无需对外支付的钱拿去理财,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费用,提高资金收益和股东回报。

账面资金要应对应付账款,短期不用付出去的钱拿来买短期理财产品,再用发债融资的方式解决部分开展新业务的需求,从逻辑上看似乎“顺理成章”,但是网友和股民似乎并不买账:“账上有钱为什么不回购?”,“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 410.89 亿元、其他应付款 142.34 亿元,怎么不提应收账款呢?自有资金这么多还发行债券,说不过去!”。 

受此风波影响,隆基绿能股价连续下跌,其中6月6日跌幅6.02%,6月7日跌幅2.56%。

风波不断,麻烦缠身:“光伏茅”只剩下“一地鸡毛”

“一边大笔借钱,一边理财”固然算是一个倍受争议的“骚操作”,但股民的担忧并不仅限于此,进入今年一季度,隆基绿能净利润罕见出现亏损。

据隆基绿能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6.7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7.59%;净利润为亏损23.5亿元,由盈转亏,上年同期净利润36.37亿元。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隆基绿能回应“主要原因是组件、硅片价格下降,联营企业投资收益下降,存货等资产减值增加。”

同时,由于产品滞留海关等,导致隆基绿能去年存货跌价计提减值准备超50亿元,今年一季度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超26亿元。据财报显示,2023年隆基绿能全年计提了70.25亿元的减值损失,其中下半年计提了50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达26.49亿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2亿元。

此外,2023年隆基绿能还被卷入裁员风波,当时公开信息显示,裁员主要针对入职未满半年的应届生。有被裁员工对外表示:“他的整个班组的应届生全部被裁,整个基地内160名应届生,最终只留下10人左右。”更有消息称,该公司每个事业部会分配不同的裁员指标,一般是20%-30%,有些部门高达50%。照此评估,这一轮裁员人数可能要超过1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此“内忧外患”的窘境下,隆基绿能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隆基三剑客”之一李春安年初被爆出内幕交易。因其在连城数控(835368.BJ)参与石金科技(833069.NQ)定增的交易中,提前将内幕消息泄露给隆基电磁(873425.NQ)的总经理赵能平,而赵能平在敏感期内交易了石金科技,为此李春安被罚款50万元。而这也为隆基绿能本不景气的股价又蒙上一层霜。

尽管发布公告的公司均强调,被处罚主体仅为李春安/赵能平个人,不涉及公司的相关事项,也未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但资本市场还是有所反应。1月30日-31日,连城数控、隆基绿能、石金科技、隆基电磁股价分别下跌2.87%、5.15%、2.26%、8.15%。

近日还有传闻称,隆基绿能在马来西亚的组件厂本周开始逐步关停,上周早些时候,隆基在越南电池片工厂的五条产线也已全部停工。对此,隆基绿能在回应中表示,目前行业环境错综复杂,公司持续对全球光伏市场和政策等关键因素进行洞察和研判。

难逃周期性旋涡:三年暴跌4000亿,累计跌幅高达77%

隆基绿能的股价波动并非偶然现象,这与光伏行业的整体走势密切相关。

2019年,伴随着光伏平价上网政策正式出台,以及2020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各国相继提出碳中和目标,中国乃至全球都迎来新一轮光伏装机热潮,光伏行业又开始进入到一个新周期,一度创下7个月翻3倍的奇迹,并在2021年一举成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扎堆的热点板块。

乘风而起,隆基绿能乘着这股东风,业绩和股价一路飙升。数据显示,2019年隆基绿能营收为329.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2.80亿元。2022年隆基绿能营收为129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8.1亿元。3年时间内,隆基绿能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上涨292.10%、180.505。在业绩大涨推动下,隆基绿能股价一路走高。2020年隆基绿能全年股价涨幅高达274.62%,2021年再接再厉全年股价再度上涨31.18%。

然而,在利益推动下,再加上行业门槛不高,大量公司进入光伏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就有超过70家上市公司跨界进入光伏行业,有养猪的正邦科技、乳业公司皇氏集团、濒临破产的房地产公司蓝光发展。

在众多市场参与者进入后,光伏各环节产能短期内急剧增加,阶段性供需失衡矛盾突出,上游硅料、硅片、中游电池、组件价格急速下跌,尤其2023年四季度以来,组件招投标价格屡创新低,组件价格跌至每瓦 1 元以下。

根据 InfoLink 数据,2023年硅料(多晶致密料)价格下降约70%、硅片及电池片(PERC 182)价格下降约60%,组件(PERC 182)价格下降约50%。2022年光伏板块下调,行业渐入低谷,光伏产业链上市公司股价开始暴跌。

从2022年7月开始,隆基绿能股价开始一路下跌,不断创造新低。同时,公募基金纷纷抛售隆基绿能的股票。到了2023年12月底,隆基绿能的持仓机构数量从2022年6月30日的2107家下降到152家,近2000家机构清仓。

事实上今年以来,隆基绿能已经跌去了27%,2022年和2023年则分别下跌31%和45%。如果从2021年的高点算起,至今累计跌幅高达77.6%,市值蒸发超4000亿元。

山西证券研报中称,当前硅片环节供需过剩严峻,后续若企业排产依然维持高档,硅片价格仍将持续处于下行通道。

隆基绿能一度被称为“光伏茅”,足可见其过去何其风光,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光伏“一哥”。谁也未曾料到,短短两年时间,隆基绿能就从“小甜甜”变成了今日的“牛夫人”。

古诗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今,风停了,但是雨还在下,“牛夫人”还能再“牛”起来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