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中国打工人的救世主?

谁才是中国打工人的救世主?
2025年03月22日 07:03 弈054

最近关于中国一些公司强制不加班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极大的热议。以美的、海尔大疆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强制员工下班,这与很多企业所宣称的“996”光荣的加班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一些视频博主为了吸引人的眼球为欧美高歌,说是他们帮助我们中国的工人实现了当“人”的权利,这种言论引起了很多人的跟风,他们一起为欧盟唱赞歌,说是欧盟所颁布的《禁止强迫劳动者法案》,让他们不再被压榨。俨然在他的眼里,欧盟成了救世主。为什么这种言论能够博人眼球?除了带节奏之外,我们很多人是不思考的,他们只喜欢看自己想看到的结论和观点。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单一的,它有必然内在逻辑。你只有把他的前因和后果以及他们存在的某种联系进行合理的推理,才会搞懂其背后真正的目的和动机。

就拿这一次欧盟所颁布的《禁止强迫劳动者法案》来说,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让工人得到充分的休息,保证了他们个人的权利,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救世主的形象。我告诉你,世界上根本就不会存在什么真正的救世主,要说有,那也是你自己。欧盟根本就不是什么救世主,他所做的一切根本就是在进行大国博弈。

欧盟颁布的《禁止强迫劳动者法案》到底在针对谁?

经济利益决定上层的建筑,我们只有从经济这个角度出发,才可能发现他所颁布的这个方案的动机。

欧盟的经济怎么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是欧盟的非常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我们和欧盟的经济贸易当中,我们是贸易顺差。我们和美国的贸易当中也是贸易顺差。但是美国和欧盟的贸易当中,欧盟是贸易顺差。我们和欧盟的贸易顺差远大于欧盟和美国的贸易顺差。也就是说,欧盟和美国做生意赚来的钱,不但全给了我们,而且还要倒贴一部分给我们,这是欧盟所不能忍受的。为了方便大家直观地理解,请看以下的图表。

中国和欧盟的贸易

指标

2019 年

2023 年

2024 年

货物贸易总额(美元)

7050 亿

7600 亿

7858 亿

服务贸易总额(美元)

2000 亿

2500 亿

3000 亿

中国对欧顺差(美元)

2200 亿

2900 亿

3360 亿

贸易依存度(占 GDP)

3.5%

4.2%

4.5%

美国和欧盟的贸易

指标

2019 年

2023 年

2024 年

货物贸易总额(欧元)

1.2 万亿

1.4 万亿

1.6 万亿

服务贸易总额(欧元)

8000 亿

9500 亿

1.1 万亿

美国对欧盟逆差(欧元)

1200 亿

1558 亿

1982 亿

贸易依存度(占 GDP)

3.2%

3.8%

4.1%

所以从以上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次的《禁止强迫劳动者法案》主要的针对者是我们中国,这不容置疑。

既然欧盟想扭转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什么它要搬出《禁止强迫劳动者法案》这一招呢?那么我们就要更仔细的分析,中欧贸易当中,中国的贸易顺差集中在哪里?

2024 年中国对欧盟出口的电子产品总额达2036 亿欧元(约合 2240 亿美元),占中国对欧总出口的39.3%,较 2023 年提升 2.1 个百分点。同年,欧盟对华电子产品出口额为580 亿欧元(约合 638 亿美元),占中国自欧进口的21.5%,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等领域。欧盟在电子产品领域对华逆差达1456 亿欧元,占中欧总贸易逆差的 47.8%。

我们做一个细分

产品类别

出口额(亿欧元)

占比

主要产品

电机、电器零件

968

18.7%

锂电池、电源适配器

电信设备

609

11.8%

5G 基站、智能手机

办公设备

459

8.9%

笔记本电脑、服务器

消费电子

380

7.3%

智能穿戴设备、游戏机

半导体元件

150

2.9%

芯片、传感器

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 2024 年贸易报告。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行业有两个基本的特征,第1个是高精尖,第2个是人力密集型企业,所以在中国996成为家常便饭或者是一种企业文化。他用这一招能制裁了我们,难道制裁不了美国吗?会不会也伤及到美国?

法案制裁不了美国

从近几年欧盟和美国的贸易数据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贸易当中,服务类贸易占比很大,可以占到2/3甚至还多。而除去服务贸易,欧盟对美国是贸易顺差。以2024年为例,欧盟对美国货物出口达 5316 亿欧元(约 5780 亿美元),进口 3334 亿欧元(约 3610 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 1982 亿欧元(约 2150 亿美元)。这一顺差主要来自汽车(德国大众、宝马占美欧汽车贸易额的 60%)、机械(荷兰 ASML 光刻机)和化工产品(巴斯夫)。所以这一招对美国无效,对我们却十分不利。

美国和欧盟是盟友吗?

永远记住一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绝对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从这次的俄乌会谈,我们可以看到欧盟被美国摆上了餐桌,这让欧盟十分恼火。特朗普曾经说是欧盟在背后不断支持乌克兰,才导致这场战争没有及时结束。事实是这样的吗?那你们可以想一想。俄罗斯在没有中国的支持下为什么能够坚持着打了三年?他的钱从哪来?而且打仗三年他的经济反而增长了,这是为什么?俄罗斯现在还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军火它已经落后了。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资源,也就是石油和天然气。北溪1号被炸,北溪2号呢?他通过北溪2号把石油和天然气卖给了谁?这样一想你就会明白了,为什么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战争能够持续三年?因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所以这个战争根本停不下来。而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分析,2022年2月24日至2024年10月19日,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化石燃料约2040亿欧元。2024年上半年,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同比增长近41%。2024年,欧盟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增至544.5亿立方米,若按每1000立方米480美元的价格计算,贸易额约为261.36亿美元。另外,2024年6月,欧盟是俄罗斯原油出口的第四大买家,占俄罗斯前五大购买国总出口收入的12%(16亿欧元),且管道油占欧盟购买俄罗斯化石燃料的最大份额(40%)。因此北溪2号,这条输油管线已经成为了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输血大动脉”

被控制的筹码

既然是“动脉”, 就很容易成为别人控制你的筹码。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简称CAI)在2014年1月21日举行第1轮谈判,2020年12月30日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谈判,历经7年共进行35轮谈判。可是,在2021年的5月20日,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了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导致协定生效进程受阻。而理由是中国对欧盟议会成员进行了制裁。5月20日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在5月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北极峰会』上进行了双边对话,而美国居然进行了让步。然后在5月25号,拜登突然宣布放弃对天然气管道项目相关公司的制裁。这就是美国赤裸裸的用『北溪2号』作为筹码来逼迫欧盟进行选边站队。为什么美国对这份协议如此的警觉?因为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金融部分的内容涉及有效和透明的监管、新金融服务、特定例外情况、自律组织、支付结算系统等。此外,在市场准入方面,中国承诺采取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模式,除负面清单中罗列的行业外,所有行业和部门均享受国民待遇,这也包括金融行业。在公平竞争规则方面,双方就金融监管等与企业运营密切相关的议题达成共识,致力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国还纳入了在金融等领域自主开放的举措,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包括再保险)、资产管理等方面,取消了合资要求和外方股比限制,并将继续推进证券、基金市场开放,加强与其他国际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也就是说,当这份协议生效之后,中国和欧盟的合作力度和等级将超越美国,这是美国不想看到的也不能接受的。因此他们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手段和筹码来阻止这份协议生效。欧盟迫于美国的压力,冻结了这份协定,而不是终止这份协定。请注意一下措辞,冻结的意思是暂时性的,等到合适的时机,会有解冻的那一天。

欧盟和美国这两个集团在利益一致的时候,他们会紧密合作,当产生分歧的时候,就会恃强凌弱、欺软怕硬。伴随着中国和美国的贸易战,欧盟紧随美国的脚步,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提高了关税。2025年我们宣布进口乌克兰的谷物和豌豆,这一政策反击了加拿大的同时也触碰到了欧盟的经济利益。为什么这么说?乌克兰的谷物基本上都出口到了欧洲,而这一次我们和乌克兰签署的贸易协定占据了乌克兰谷物出口量的1/3,所以欧盟进口就少了1/3,不是说欧盟粮食不够用,而是俄乌俄乌战争期间,乌克兰大量的低价农产品流向欧洲改变了他们的农产品的市场份额,而中国这一招要让欧盟对其农产品的市场份额重新调整,这是需要时间的。

近期欧洲又将《禁止强迫劳动者法案》进行热炒,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中国回到谈判桌来解冻《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既然想谈判,欧盟为什么非要搞这么大动静要喊要杀的,无非是给自己壮胆而已,喊得越凶心里面越虚,因为谁先认输谁吃亏!因此这个法案落地的可能性不大,我们正在和欧盟进行博弈,在这个法案正式生效之前,我们有很多机会和时间调整战略以适应或减缓此方案可能带来的冲击,从而增加谈判的筹码,而《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能否解冻是最大的变数!

2024年,随着经济走势、房价与利率下行,国内大类资产收益率普遍跌破2%(国债1.6%/存款1.5%/保险2.5%/房租1.7%),且极有可能长期维持在低位。这意味着从2025年起,中国家庭面临长期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保值难题。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