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百色,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走进壮族

壮美百色,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走进壮族
2024年05月21日 10:15 纺织服装周刊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锦、壮绣、壮族服饰和绣球是壮族的优秀传统手工技艺,其中壮锦具有四大名锦之一的美誉,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色市作为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生地,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山河、光荣的革命传统,使百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2024年5月11日—5月16日,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共同发起,Burberry集团支持的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走进壮族,在革命老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举办第九期培训。本期培训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百色市人民政府驻北京联络处、百色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百色市妇女联合会协办。

开班仪式在精彩的壮族民俗风情表演中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副会长、中国非遗十大人物、中国纺联非遗办首席专家孙淮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国际合作办主任张蕾,百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陆波,博柏利中国企业责任高级经理王婵媛在开班仪式上致辞,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金顶奖设计师、项目公益大使刘薇作为讲师代表发言,学员黄碧瑜班雁虹作为壮族学员代表发言。嘉宾师资及第九期全体学员共同出席开班仪式。

本期师资:孙淮滨、刘薇、李薇、覃彩銮、刘艳本期课程分别从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当代审美认知与设计理念概述、中国传统刺绣的传承与创新、文创设计与非遗之美等角度,与学员分享非遗文化价值精髓、前沿设计理念及行业优质信息,助力学员升级知识储备,构建设计全局观。除此之外,还特邀壮族历史文化研究资深专家覃彩銮,为学员们讲述《壮族历史及其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强化学员对壮族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和底蕴。在重点课程“产品设计问诊”中,学员们带来了原创设计产品,导师对学员的作品给与了一对一的专业建议。在“创意实践点评”环节,学员们逐一展示其设计学习的最新成果,并向导师和同学们讲述自己的设计初衷和设计要素。培训期间,导师们还带领学员前往右江民俗博物馆,针对壮族传统民俗文化开展参观、学习。

第九期学员主要来自南宁市,百色市右江区、平果市、靖西市、隆林县、凌云县,崇左市龙州县,桂平市西山镇。她们之中既有壮族纺织非遗技艺的省、市、区各级传承人,也有一直从事壮族传统手工艺产品设计开发的企业负责人、工作室主理人、个体经营负责人等,年龄结构分布年轻化,大多为80后,具有鲜活的新时代气息。有的学员拥有海外留学经历,有的学员已在著名社交媒体平台拥有众多粉丝,有的学员作品曾远销海外,作品被省级博物馆收藏。

本期学员大都具有卓越的传统手工技能,这些优势在科学、高效、规范的设计理念、设计流程加持下,让学员可以像设计大师一样思考,让她们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使非遗传统技艺的商业转化更高效。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旨在通过“设计的力量”赋能少数民族女性,促进传统手工艺升级,推动新时代女性创新创业,使纺织非遗产品在时尚化、市场化、功能化等方面突破瓶颈,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经过5天的培训、交流,学员们不仅在设计理念、审美表达上得到提升,她们也开启了融合模式,结伴探索新的商业出路。学员表示,之前虽然每天都在制作服饰,但却从未规范的做过设计,也从未感悟到色彩对生活如此重要,本次培训收获颇丰,让她们“找到组织”,甚至直接帮她解决了客户提出的产品诉求,斩获了订单机会,希望同学和导师们都能成为她商品产业链中的合作伙伴和强助力。学员朱少燕介绍她培训设计成果时提到“培训不仅打破了她设计上多年的思想桎梏,也提升了她经营理念的层次,为她开启了设计之门”。她的作品是一件红色的披风式防晒服和一顶以百色本地传统麽(Mo)乜(Mie)为元素的防晒帽,她尝试从心灵出发,从实用入手,也兼顾考虑百色红色文化属性和如何以量产的方式降低成本,产品既传递出百色红色英雄之城的气势,也饱含百色麽乜守护百姓安康的寓意,她想为游客们打卡百色提供一套网红打卡套装。

“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于2022年1月正式启动,两年多以来,已经走进苗族、畲族、瑶族、彝族、黎族、土族、蒙古族、羌族、壮族等9个少数民族地区,项目最后一站将走进傣族,完美收官。

博柏利 (Burberry)自1994年进入中国,至今深耕中国市场30年。除了服务好中国市场消费者,更希望能够在中国延续品牌热心公益的传统。该项目是博柏利在中国首次尝试的大型公益项目,希望能够真正帮助到拥有优秀传统技艺的女性,助力非遗文化传承,推动中国乡村振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