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神器爆火!85后小伙靠“亏本”生意摸清市场,如今日销2万台

午休神器爆火!85后小伙靠“亏本”生意摸清市场,如今日销2万台
2024年06月18日 10:00 电商在线

从自身需求到大众需求。

文/易琬玉

编辑/斯问

春困秋乏,夏盹冬眠。午休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习惯,靠咖啡吊住的神,不如眯上一会儿回血来得快。

2009年,刚毕业不久的张勇,从事的是高强度脑力工作,因为午休是他的刚需,他购入了一张露营用的冷门折叠床,一下子办公室里的同事都被种草购入同款。

他意识到午休是个被忽略的场景,于是发帖以比进价还低10元的价格,卖了百来张折叠床,只为了解市场需求。亏损千元的初次生意尝试,却给了他创业的信心。一年后,他揣着8万元存款辞职,成了午休折叠床生意里最早吃螃蟹的一批人,在2014年店铺就年销过亿元。

如今,张勇卖出了1500万张折叠床,因为这门生意复购不高,他们研发了300多款产品应对细微的需求差异,粗略估计有上千万人因此解决了睡觉问题。这是一个从私人经验出发,却不断变得大众的生意,从一天五六通求购电话,到年销超2亿元,供不应求是团队的常态。夏日渴睡,又撞上6·18大促,店铺高峰期日销两万张,销量第一的热门款已有超30万人付款。

靠“亏本”生意摸清市场

对张勇来说,不睡午觉不行。

2009年毕业后,他在四川成都做航空维修系统的软件开发,每日十小时以上的高强度脑力工作,加上晚间睡眠质量不高,午休成了他回血的唯一方式,于是他成了办公室第一个拥有“折叠床”的人。

折叠床并不是午休专用,严格来讲,它是张勇在超市淘到的一张帆布材质的折叠椅,打开后不能完全放倒,人躺下来像躺在吊床里,当时主要是用来露营。

“但能躺着睡,总比趴着强”,张勇毫不犹豫买下这张折叠床,当时露营不像现在火热,这款折叠床在超市被冷落许久,但张勇搬去办公室睡觉后,他的同事们都立马购入了同款。

张勇也留心起这一需求,他想看看这是不是门生意,就在网上发帖卖同款。第一次卖货他不打算赚钱,而是主做市场调研,从超市按零售价99元拿货,却在帖子里以88元出售,他想知道需求多大,这个定价是不是更合理的、更易于接受,所以打算先亏点钱了解下市场。

在本地论坛发帖,附上折叠床产品图以及午睡体验反馈后,张勇也留下了电话。他没想到,之后他基本每天都会接到五六个电话,每有一个订购,张勇就去超市采购,再坐公交车送到客户手中。

他意识到这真是一门生意,因为不到一个月他就通过论坛卖出近百张折叠床,哪怕在运货途中,公交车上只是出于好奇简单询问了他手中折叠床的人,就已经被“种草”有了下单想法。张勇于是决定辞职,拿出了所有积蓄,凑了8万元,在2010年把折叠床搬上了淘宝,成了第一批做午休折叠床生意的人。

店铺就靠他一个人打理,仓库是他租的百来平米的民居,货是他直接联系了成都当地的工厂,做了材质上的升级,谈到了更优惠的进价。这款折叠椅收起来是个圆柱体,展开大概是1.6米的长度,合作工厂原先主打露营场景,但在14年前,露营还是小众消费场景,产品也主做出口,鲜有人问津,“工厂老板接到订单还很惊讶,不知道我要这么多露营折叠床干嘛”。

上架后,张勇每天都能卖出几十张折叠床,下单的多是江浙地区以及北上广的白领,只为了午休时间能浅睡一觉。因为工厂每次供货200多张,巅峰时出租屋里摆了1000多张折叠床,加上偶尔有企业集中采购,为了备足库存及时发货,张勇只好换了间更大的房子。

靠研发完成销量爆发

因为整个店铺都是张勇亲力亲为,他最清楚产品体验和用户反馈,销量上去后,他也很快察觉到产品的潜在问题,“现在的产品只是比趴着睡更舒服,但想要达到舒适午睡的效果,还是要改变结构,让折叠床能彻底放平,人能躺下”。

张勇于是动手设计起了新款折叠床,同时寻找生产和创新能力匹配的供应商,最终与一家浙江台州的工厂达成了合作。

改造后的折叠床,因为能够放平,舒适度提升了一层,也为店铺带来了一大波销量,“以往平均月销量是2000张,新款折叠床的月销量很快突破5000张,是曾经的一倍多”。

明白了研发的重要性,张勇在2012年,掏出做生意两年来的300多万元积蓄,与合作的台州工厂直接合资,成立新工厂专营折叠床的生产。他也在同一时间提出品牌化的战略,注册了“瑞仕达”品牌,取自英文“rest(休息)”的谐音。

因为是最早吃螃蟹的一批人,张勇的天猫店铺迅速增长,当时他的折叠床均价150元左右,在2014年就突破了1亿元销售额,瑞仕达成了类目第一的品牌,也将折叠床市场培养了起来。

但与此同时,一路顺风顺水的张勇,却在2015年底遇到瓶颈。随着市场对折叠床的认知加深,越来越多同质化产品进入,定价属于中高档的瑞仕达很快受阻,全年收支第一次出现亏损。

张勇不得不反思经营策略。折叠床属于耐用品,本来复购率就不高,加上同行加入后一再白热化的价格战,张勇觉得产品在前期营销、物流等方面投入过重,于是收缩了广告营销、物流仓储等费用,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张勇其实也思考过很多,曾经盲目扩张让他置身泡沫,反而看不清合适的经营路线。在躲回老家静心一阵后,张勇明白了变幻莫测的市场里,颠扑不破的道理是把握核心需求。他明白自己想做的以及擅长的,就是让消费者支张床就能睡个好觉。

围绕“睡觉”做生意

张勇开始划分出更多的消费场景。办公室午休的场景,延伸出的细节需求,是折叠床收纳后占地面积足够小,能够塞在办公桌下;而在医院陪护场景中,不仅需要展开后稳当,还需要材质便于清洗……

近些年,张勇也与政府部门展开合作,当地震、洪水发生时,折叠床就是应急救灾的储备物资,这时就需要折叠床结实耐用,长期睡也不变形。

他们还与学校合作,为孩子们的“午睡计划”设计折叠床。在教室里,摊给每个学生的面积比办公室里还要小,所以一方面要求折叠床在收纳及展开状态下都尽可能占地小,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学生年纪,需要将操作设计得足够简单。

如今,瑞仕达有300多项专利,在形成了技术壁垒后,张勇选择收缩利润,扩大规模,“现在我们改进了结构和材料,成本增加了但没怎么涨价”。

他们也确实靠规模效应占领了市场,平均日销1万张,6·18大促期间店铺最高日销能达20000张,而工厂每日最多生产10000张,供不应求是常态。张勇也发现风向变了,曾经他是从露营用的折叠床开始这门生意,等他不断将产品改进得舒适后,不少露营爱好者也购入了他家主要用于午休的折叠床。

到如今,张勇还保持着接听售后电话的习惯,他觉得这是和消费者最直接的沟通方式。曾经有消费者反映某个部位的零件承重存在问题,“哪怕对每一款都做测试,有的问题我们也很难在研发时发现,因为测试时间没有消费者实际使用时间长”。

有顾客还在用店铺十年前的老款,因为没有坏所以就一直用着,想要打动这部分人,只有靠新品刺激需求。近期,他们还在思考办公椅和折叠床的组合产品,这是店铺在传统折叠床之外,进行的全新尝试。

天气渐热,正是嗜睡的时候,今年6·18大促他们没有上架新品,但在加大优惠力度的情况下,销售额却同比增长了15%。他也更加精细化地做不同产品的研发,店铺有300多款折叠床应对细分场景,夏季主推冰丝材质、凉席配件,冬季则以加厚加绒材料为主,同时还上架了眼罩、枕头、毛毯等配件,让消费者更实惠购齐的同时,也提高了店铺客单价。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